“十月革命”107周年:苏联历史的四个瞬间

学术   2024-11-08 10:18   北京  
1917年11月7日,俄旧历10月25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一声炮响,将人类历史带入一个新的篇章。五年后,苏联诞生,一个超级大国瞬间崛起,并伴随着赤旗插满半个地球。可以说,整个20世纪人类最为激昂的历史与理想,都由他们书写,然而这一切又在世纪末砰然崩溃。
对于这段历史,有人惋惜,有人批判。但无论如何,反思这段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页,都是必要的,因为它不仅仅是历史,更关乎着我们的当下与未来——恐惧它的人,害怕它卷土重来;呼唤它的人,则又在用尽一切办法渴望颠覆现在。
◎苏维埃:一个新型国家制度的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苏维埃”的本意即“代表会议”,它废除了洛克、孟德斯鸠所阐释的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分立,目的是要把“立法”和“执行法律”的职能都集中在“人民代表”身上。这一新型国家制度,被列宁称作“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当天夜里,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把这一新的政权形式全部委托给布尔什维克党,布党成为这个新政权形式的实操者。他们宣称:一,布党代表人民的愿望;二,要在各团体中都成立布党的小组与支部;三,要取得布党在政治上的绝对地位;四,要遵照中央口号,一致行动。
◎苏联:形式上的联邦制,实际上的单一制
1922年苏联成立之际,列宁认为,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联邦等共和国要以平等的身份与俄罗斯联邦共同建立“苏维埃共和国联盟”,然而斯大林却主张,要让它们以自治共和国的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员。对此列宁坚决反对。
然而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表面上继续延续了列宁“平等共组苏联”的理念,实际上实行的却是完全的国家“单一制”,正如著名苏联史专家陈之骅所编《苏联兴亡史纲》中说:“一切都要听命于莫斯科,并不允许民族共和国真正实行自治,更不允许它们拥有主权。
◎大清洗:苏联历史绕不开的一个焦点
1936年7月由斯大林掀起的“大清洗”运动,是苏联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幕,同时也是斯大林逝世后,对斯大林体制进行反思、改变,进而引发苏联剧变的焦点问题。
《苏联兴亡史纲》中统计:仅在1937-1938年,因“反革命和特别危险国事罪”被判刑的就有134万人,其中68万被枪决,139个中央委员中89个被逮捕,其后大多数被枪决,1966个十七大代表中,1108个在“大清洗”期间消失。

◎苏联解体:一场失败的改革,与大俄罗斯主义的恶性膨胀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立即展开了对斯大林体制的批判,拉开了苏联之后近半个世纪艰难改革的历史。但是这场改革终以失败告终,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12月25日,苏联这一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而且以后可能也不会再有的庞大国家形态,在戈尔巴乔夫的电视演讲中宣告落幕。
然而,一个国家的终结并不代表一段历史的彻底结束。苏联留给世界的巨大影响犹在,思想上,人们为它争论不休,现实中,它还左右着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乃至国际战争。此外,苏联解体伴随着大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膨胀,这对当下的影响更为深远。

本文所讲苏联历史的四个片段瞬间,均来自这本部解读、反思苏联全历史的重要著作:陈之骅先生所编《苏联兴亡史纲》。
苏联之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直接改变了中国走向现代的道路选择;苏联之亡,苏东阵营的解体,不但诱发了强烈的政治动荡,更是让改革开放成为一条不容逆转的道路。
可以说,中国最重要的两场“革命”,分别因为苏联的兴与亡,最终确立了自己的方向。读不懂苏联的兴亡,就看不清中国现代之路的深层问题,更无法看清中国问题的现实与未来。

为此,特别推荐“苏联兴亡七书”。其中《俄罗斯史》《苏联兴亡史纲》是两部通史巨著,堪称串联苏俄历史的“资治通鉴”;《大国的崩溃》和《苏联解体亲历记》分别以美国、苏联的视角,读懂读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孤独相伴》和《苏联的命运》是戈尔巴乔夫撰写的回忆录,具有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的俄罗斯道路》,读懂俄国现代和将来的必读书,二手书售价已经高达300多,本店最后库存,售完即止。

众所周知,受限于种种因素,市面上苏联历史相关书籍越来越稀少。想要清晰、完整地了解苏联兴亡真相,这七本书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知书识界
拓宽视野 共享知识 视频号、抖音号同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