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惊讶。
最近,陕西发布了《普通高校202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其中提到:
2023年全省博士的去向落实率为76.68%,同比下滑9.45%。
而作为对比,全省的本科生去向落实率进一步上涨,达到了81.19%。
而另一份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2024 年硕博士毕业生中,只有 44.4% 获得 offer,而大专生的 offer 获得率高达 56.6%。
博士不如本科、大专好就业,难道真的是吃了有文化的亏?
表面的答案看起来只有两个字:过剩。
2017 至 2023 这六年间,中国博士生的招生规模近乎翻倍,从 8.39 万跃升至 15.33 万人。2023 年全国共招收博士生 15.33 万人,在学博士生 61.25 万人。
也就是说,仅仅6年的时间里就培养了超过70万博士生,每年应届毕业博士生数量增长率都超过 10%,而在校在读的博士还有超过60万。
但相应岗位供给并未同步增长。
博士毕业生的两大去处,一个是留任高校,另一个则是流向企业。
先说高校。
数据显示,博士生中45.5%选择留在高校任职,如果是文科博士,那么倾向留在高校任职的比例则飙升到70%~90%。
如果按照2023年招收的15万博士生来计算,那么至少有超过8万的博士想要留在象牙塔内。
但据中国民航大学的调查,全国高校可以提供的教学科研岗位、辅导员岗位和其他行政后勤岗位,加起来只有3.5万个左右,远远无法容纳每年8万的博士就业需求。
然后是企业。
虽然近年来科研单位进行了大量的博士岗位扩招,但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更多社会企业对博士的招收变得更加谨慎,岗位总量上因此增加得非常缓慢。
而据相关企业透露的不愿招博士的原因,我们可以总结为“四怕“:
1、怕学历高,担心干不长久,很快就跳槽;
2、怕自视高,我行我素,没法处理同事关系;
3、怕理论高,理论水平优秀,但实操能力拉胯;
4、怕薪资高,博士期望薪资过高,企业用不起。
而文科博士在这场“学历通货膨胀”中显得更加受伤。
比如安徽,2023届研究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最低的是历史学,仅71.04%。
比如贵州,硕博研究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80%的学科,由低到高依次为哲学、文学、法学、历史学。
留不住的高校,进不去的企业,是当代博士尤其是文科博士的真实写照。
为了快速就业,博士们正在调转枪口,放弃科研事业,转向了地方基层岗位。
嵊州市县城中学招聘,引来包括清北、吉林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博士的大量报考。
深圳当地中学批量招收博士毕业生作为师资,成为清北复交等一流高校毕业博士的“乐土“
包括三四线城市都开始通过人才补贴、住房补贴等方式吸引博士进入当地中小学充实基层教育力量。
这些都给了满怀“就业焦虑“的博士们一丝安身立命的栖身之所。
但是,中国的博士,真的完全过剩了吗?
其实不然。
从博士总体比例来说,中国有128万博士,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0.064%,而美国有342万博士,占人口比重是1.04%,而英国是0.78%,德国是0.8%,日本也有0.52%,我们和欧美日韩差了十倍。
中国博士流向商业企业的比例仅为5%,而美国博士流向商业企业的比例则高达48%。
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总量上,中国经济对于博士的需求,都还有相当充足的空间。
所以,博士并非“过剩”了,而是”相对过剩“了。
理工科博士相对较少,文科博士相对过多;
专业就业博士相对较少,泛就业博士相对过多;
应用博士相对较少,理论博士相对较多。
企业亟待的尖端领域的博士相对较少,企业冗余的管理领域的博士相对较多。
所以,并非总量过剩了,而是结构错配了。
这很大程度上是前几十年高等教育结构性的旧账。因此,国家近年来也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今年7月,国家学位委新增831个博士学位点,其中80%都是以理工医农为核心的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并且大幅提高专博的比例,培养理工类、应用类博士。
今年11月,中办、国办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加快打造符合国家战略、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博士培养教育体系。
未来的趋势,一定是要向着“解决实际问题、实际解决问题“的方向去培养人才,规模化、体系化培养尖端人才,鼓励人才投身国家发展前沿。█
为防走失,也请各位顺手关注一下小号“小马哥看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