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年轻人,正在加速逃离的三个岗位!

职场   教育   2025-01-20 18:31   湖北  
讲话稿范文大全
←长按识别即可获取
最近,在给主要领导撰写抓基层D建工作述职报告的问题部分时,点出了一个问题:D务工作者队伍力量薄弱、更换频繁,年龄结构失衡,业务能力亟待提升。这一问题并非凭空杜撰,而是当下体制内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在于体制内年轻人对工作岗位选择的要求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当下,有三个岗位体制内年轻人正在加速逃离。具体情况如何?我们一探究竟。
01
D建办

D建办,顾名思义,主责主业就是负责单位的组织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基层D组织建设、D员教育培训、发展D员、D建系统的运营维护、服务中心大局等方面。D建办的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着一个单位乃至一个地区的D建工作水平。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D建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按理说追求进步的年轻人应当积极靠拢,现实却是体制内的年轻人一听要来干D务,纷纷拒绝推卸,原因为何?

首要原因就是D建办工作繁重劳累且庞杂。D建工作涵盖的内容多、领域广,D务干部经常需要身兼数职。这一情况越到基层越普遍,比如乡镇上由于班子职数限制,一些小乡镇的D建办,D务干部不仅对接组织室,还要对接干部室,有的也要兼管宣传、统战等工作,这让乡镇D建办干部苦不堪言,加班加点成为常态。

其次,D建工作标准要求高,压力山大。D建工作不管是民主生活会,还是发展D员,抑或是D组织换届等,都有着明确的程序规定,必须规范准确落到实处。这就需要D务干部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政策理论的学习。同时,伴随着工作程序的,是大量的工作材料,这些材料必须规范严谨,经常一个材料修改多次。比如刚刚过去的述职评议,报告修改4、5次是常态。甚至可以说,D建办百分之八十的痛苦都是各式各样的程序和材料赋予的。除了程序和材料,D建工作的风险性也不小,D建工作检查多,通报多,追责问责压力也大。比如发展D员工作全程问责,终身追责,这让许多干部焦虑又无奈,毕竟谁也不想让干部档案上多出一个“污点”影响个人进步。

最后,D务干部进步并不快。同样是干组织工作,不同于“跟着组织部,天天有进步”,单位D建办的D务干部进步速度并不快,在乡镇D建办工作人员尚不能快速进步,在科局特别是职能部门,D建办的作用和重要性在主要领导眼中进一步弱化,“两张皮”的问题就是最为现实的表现,这导致机关里的D务干部出成绩慢,进步更难。当D建办工作人员并没有被“重点关注”,辛苦指数换不回来进步指数,性价比很低的情况下,许多年轻干部自然不愿踏进门槛。其实这样的问题不是不能解决,比如副书记、组织委员必须有几年D建办工作经历方能担任,这样能够为D务干部规划出明确的进步路线。然而现实是这样的想法很难落实,没人能顶住干部选用的压力。
02
D政办
同样是办公室,D政办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不管是哪个单位,D政办都是核心部门之一,承担着上传下达、承上启下、对外协调联络、自身建设、人事管理等工作,传递和贯彻着单位主要领导的意图。我们都知道,越靠近权力中心越有利于提拔晋升,那么,作为主要领导“身边人”的办公室,为什么体制内年轻人也开始避之不及?

第一点,办公室工作“一眼看不到头”。办公室工作同样繁忙,且不像业务科室有着阶段性可言。进入办公室的年轻人,第一件事就是开通办公系统账号,负责随时随地接收通知。之前我在干办公室的时候,这一点让我非常焦虑和难受,上级制发通知时间上的不确定性,意味着自己时刻处于“备战状态”,让自己在休闲娱乐时非常扫兴。特别是周末、深夜以及必须线下拷贝的通知,最为让人难受。除了通知,办公室还要随时听从领导的安排,比如领导周末要去巡河调研,办公室就需要协调准备,拿方案、下通知、勘现场等等,一来而去周末泡汤。对年轻人来说,有一个完整属于自己的生活状态非常重要,而办公室工作恰恰是“随时迎战”“随时加班”,难以保障工作节奏和生活质量,自然不讨喜。

第二点,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伺候别人”。以前相对久远的年代,领导有着很大的资源配置权和用人话语权,因此,服务好领导,获得领导的喜爱和信任,能够收获巨大的现实利益,因此,总有人蜂拥而上为领导服务。而现在,一方面领导的权力空间越来越小,能够给下属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自然受重视程度下降,不听话的下属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现在进入体制内的年轻人都是靠自己考试“卷上岸”的,上岸后也没有享受到父辈的灰色福利,加上娇生惯养,以自我感受为中心的生活方式,牺牲自己的情绪价值去伺候领导这件事自然被视为“封建糟粕”。举个身边的例子,此前在某常委部门工作的时候,科室的年轻人都不会或者不愿意给分管副部长打扫卫生,副部长每天亲自打扫卫生。后来科长实在看不下去,硬逼着给大家排了班。

第三点,“伴君如伴虎”。办公室的工作压力,很大一部分源于领导,碰上一个脾气暴躁、标准要求高等特色鲜明的领导,办公室人员常常会感到非常煎熬。比如我朋友所在的单位,仅仅是一个材料写的不好,朋友给局长汇报的时候,局长当着他的面把材料撕碎狠狠扔在地上并且破口大骂,整的我朋友又尴尬又郁闷又气愤。这样的“荣光”,并非单位某一人独享。除了受到领导情绪和管理方面的压力,其实在领导身边同样有着提拔晋升的负面风险,比如在被近距离的了解和审视中,自己的短板和缺点也被关注和放大,再比如因为工作失误给领导带来麻烦,或是工作总是干不到领导的心里,都会给自己的提拔放上“绊脚石”。再加上办公室工作在统筹协调过程中经常“两头受气”,自然也不被年轻人青睐。

第四点,难以拥有一技之长。办公室工作主要是涉及综合协调,其权力来源也是综合协调,关于核心业务能力涉及不多,导致办公室干部对外缺乏一定的交换资源。在以前,办公室人员还能锻炼出出色的材料写作能力,特别是办公室主任对一些材料把关审核后才能报送主要领导。但是现在许多单位的材料任务并不交由办公室完成,而是只是负责将业务科室的材料梳理汇总,即便是领导讲话,也经常由分管副职及涉及业务科室提供,这样的情况下,办公室人员特别是年轻干部就成了“杂役”,工作中除了增长点见识,熟悉部门运转,了解点领导的思维方式和领导艺术,人身依附以外的安身立命技能收获不多。
03
服务窗口
除了以上两个部门,还有一个部门不被年轻人喜欢,那就是大厅的服务窗口。当下,在政务服务中心、D群服务中心等场所,许多职能部门比如住建、民政等都开设的有服务窗口,面向社会办理业务。在窗口工作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按时上下班,工作节奏比较稳定。比如我有朋友考上乡镇公务员后,主动要求去服务窗口工作,原因就是按时上下班,办完业务就完活,不需要操心其他事。看上去这样的工作节奏能够符合年轻人对于生活品质的需求,那为何还有许多年轻人都希望逃离窗口单位?

首先就是应对群众的压力。在窗口工作,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需要应对形形色色的群众需求,许多人的教育水平、个人素质等参差不齐,经常会出现矛盾纠纷,或是解释不通干着急,让自己一边办业务一边受委屈生闷气,时间一长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比如许多窗口工作人员都有着“结节”,这就是气出来的病。

其次就是应对舆论的压力。当下,许多无良媒体在博取流量和经济利益目的的驱使下,总是喜欢在窗口找茬,甚至“钓鱼执法”,或是宣传一些群众提供的不实信息,给窗口带来巨大的舆情压力,让窗口工作人员时刻处于高度紧绷的精神状态,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为了“网红”被千万人“网暴”。这样的精神压力,通常不被追求情绪价值的年轻人喜爱。

最后就是机制创新的压力。当下许多地方对窗口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考核要求,程序更加规范,标准也更高,增加了窗口工作的难度。同时,许多地方围绕服务群众,提升办事满意度,纷纷创新开设“360无休服务”等,打乱了窗口工作人员的生活节奏。在日益重视政务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的形势下,机制创新给窗口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04
要多措并举关爱年轻干部
其实,不同的岗位都有着不同的工作压力,之所以以上这三个岗位纷纷被年轻人“嫌弃”,既与体制内的政策环境有关,也与年轻人的追求和特征有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三个岗位有着不同的重要性,对年轻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大的助力作用。
要想让年轻人愿干、爱干,一方面必须增强岗位吸引力,将相关工作同干部队伍建设同步规划,完善激励奖励机制和福利待遇保障,让年轻干部有作为有奔头,解除工作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结合新时代年轻人特征,调整和创新管理方式,特别是克服“大家长式”的管理思维,同时做好部门定岗定责,增加年轻干部的认同感。再一方面,要帮助年轻干部提升能力素质,做好“老带新”“传帮带”和教育培养,帮助其克服畏难情绪,提高业务能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担当作为、砥砺奋斗的价值追求。此外,年轻人也要切实服从组织安排,克服任性等性格短板,认真学习,主动成长,为国家和组织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不知道有没有从事以上三个岗位的干部?你们认可这些现实情况吗?欢迎一起交流讨论。


END

作者:归舟

来源:北辰遴选

遴选备考资料

2025年全国各地、各行业新年贺词汇总

下方长按识别即可获取

↓↓↓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深耕于公务员遴选考试研究,提供公务员遴选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遴选考试公告、遴选考试资料、遴选备考方案等,助力基层公务员遴选上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