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该如何掌握说话分寸?

职场   教育   2025-01-30 18:30   湖北  


遴选写作框架70套
👈长按识别即可获取


世间万物,皆有其度。所谓度,是一种分寸,是一种底线,更是一种标准。体制内有太多人说话没有掌握好度,而因此错失良机,也因为没掌握好度,在领导心里边印象大打折扣,如何拥有一份恰到好处的分寸感,说实话,很难。

拿我自身而言,同在一个单位的小姐妹,前一秒还跟你嬉笑打闹,吃同一碗米线,后一秒转身找到领导跟领导说,“XX说了哪些事情,自己觉得夹在中间很为难。”当然,结果是领导对我痛批一顿,而让我最难过的是,我从此失去了一个我真的用心对待的小姐妹,从此只能陌路,点头之交。在不得以不回复通知的时候在下边小心翼翼的跟上一句“收到”,生怕有任何瓜葛,生怕哪个“度”没掌握好,挖坑跳下陷阱。那时候我真的认真认真在认真的反思,恨不得给自己个大嘴巴,我到底做了什么?又说了哪些话?何至于此啊?我们是从同一个战壕里,同一个山沟沟里一起走出来的兄弟姐妹啊,后来也就了然了,不再一个科室也存在竞争,同一个单位之间还存在比对,总之,可能这世间除了你的父母之外,没有人会希望你过的比自己好。

所以,万事万物衡量之后在说出口,人的一辈子,用三年学会了说话,却要用一辈子学会闭嘴。体制内语言表达需要我们学习一生,想要再体制内风生水起,切忌牢记16字箴言:“出言有尺,嬉闹有度,做事有余,说话有德。”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说话?如何掌握分寸?如何掌握度?

1、不该说的时候坚决不说。体制内,没有任何人是你的朋友,除了你自己,除了没有任何竞争关系的同事。“关系好”不等于“什么都可以说”,“生气”不等于“开不起玩笑”,“我不是故意的”不等于“你没错”,“我没有恶意”不等于“没造成伤害”,有时候,可能一句轻描淡写的指责,就会成为压垮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个看似玩笑的评论可能就是轻轻一推的多米诺骨牌,说话的分寸是一个人的高级修养,话说出口前,先在嘴里过三遍,想想应不应该说?有没有必要说?为什么一定要说?切忌,体制内工作的你,人前不说狂话,人后不说坏话,交往不说“笑话”,逢人不说怨话,争吵不说狠话。

2、该说的时候坚决要说。那什么时候要说呢?汇报工作、会议发言、述职报告、竞聘演讲、餐桌应酬这都是你该说话的地方。该说的时候不仅要说,还要说的精彩,说的引人注目,说的让人过目不忘。要给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感觉,当然,说好这几种话真的很难,需要前期大量的准备,需要你丰富的知识储备,需要你圆滑而不世故,需要你极高的情商,需要你的人生阅历。当然,同时也会锻炼你极强的能力。一位作家说过:“会说话的人能让别人从框架之中走出来,而不会说话的人往往会给别人套上框架”。会说话是能力,懂进退是本事,说话的分寸,就是做人的尺寸,柔软的舌头可以条短一个人的筋骨,语言,有时候比暴力更能伤人,有时候也比刀枪棍棒更有力量。



综上所述,体制内最高级的分寸就是说话得体,而屏幕前体制内的你,是一个得体的人吗?


END

作者:

来源:北辰遴选



遴选备考资料

遴选写作黄金框架70套

下方长按识别即可获取

👇👇👇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深耕于公务员遴选考试研究,提供公务员遴选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遴选考试公告、遴选考试资料、遴选备考方案等,助力基层公务员遴选上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