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孩子不迷途?两本给“叛逆少年”的推荐

文摘   2024-09-29 16:55   日本  


文/艾林

我第一次逃学是在小学一年级。

在一个普通的上学日下午,趁课间休息,我背起书包,在混乱中走出了学校,逃了课。

在校门口商业街上,我一圈圈闲逛。看流动摊贩们慢悠悠支起摊,一件件理货,再进入零食铺,认真欣赏每件零食的包装,最终用口袋里的一毛钱买了店里自制的麦芽糖。

当旁边好奇的大人问:“小孩儿,你怎么自己在外面?”时,我平静地看他们一眼,但就是不答话。而平时在我家,大人问话小孩不答,是不被允许的行为。

那个下午,我坐着马路边,一口口吃着糖,直到学校大门敞开,所有学生蜂拥而出。我混进放学的队伍,若无其事地回家,像个缜密的犯罪分子。

不过,之后的我并没成为“逃课惯犯”,却从这次亲身体会,意识到成人塑造世界的表面边界与实际生活的边界是有差异的。同时,我也懵懂但深切地体会到,除了那个光彩、明亮的“本应该如此”的生活,还有我身体里会涌出的厌倦、冒险、不知名的小怪物作祟。

正视了暗面的自己,也就意味着你有机会思考:我作为个体,可以做什么选择?

中国传统的儿童故事中,似乎很缺乏对误入歧途的宽容与共鸣,更多是教化与警示。

我印象中的第一个迷途故事是《木偶奇遇记》。皮诺曹做了一系列错事,误入歧途,但最终他却得以成为一个真正的孩子,拥有真正的心。

以下两本书作为梯度进阶,推荐给青少年朋友,也推荐给所有成年人。

《去往圣克鲁斯的遥远之路》

"Der lange Weg nach Santa Cruz"

《麦田里的守望者》

"The Catcher in the Rye"


《去往圣克鲁斯的遥远之路》

本书作者是广受喜爱的德国儿童作家米切尔.恩德。作为恩德铁粉,我总是建议所有当代的孩子、大人都读读他的《毛毛》、《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这本书很短。4年级以上的孩子们,即使慢慢看,一个小时也能看完。

《去往圣克鲁斯的遥远之路》("Der lange Weg nach Santa Cruz")这个标题是个幌子,它其实是在故事的结尾小主人公赫尔曼的爸爸给8岁儿子念的一个睡前故事。该故事在书中的整个概括不过150字,却如同一个平行隐喻,映射出赫尔曼一天的经历。

赫尔曼的这天是怎样呢?他在早晨“意外”离家出走,而且越走越远,糟了点罪,险些回不了家。说意外,是因为离家出走不是蓄谋而为,但在小赫尔曼累积的意识中,积累了从父母到老师的种种失望与不满,而困苦的他,怎么也无法突破这些甩不掉的恶性循环,便走向了歧途。——是不是像很多困境中的孩子?

这一路又徒劳,又荒唐。赫尔曼总幻想着,有件大事儿正在发生,而他能恰好出现在对的位置上,一举成为了不起的拯救者、大英雄,并且,一箭双雕地解决眼前的痛苦处境。而他这满头幻想,想脱离困境、成就一番的心又天真又宝贵,像一位少年堂吉柯德。

最终,他遇见了一位自称爱因斯坦的酗酒流浪汉。爱因斯坦的胡言乱语正迎合了赫尔曼急迫想成为“人生赢家”的内心,他胡言乱语,立誓下保证,最终骗走了远离住所的赫尔曼身上剩下的六马克——年幼人生中的“触底”,恰能是一个心灵成长的机会。

恩德没有因为这是给儿童的故事就退到一个“愿望达成的廉价世界”(a world of cheap wish-fulfillment)。温暖的作者让赫尔曼凭着点上帝的恩赐——不是奇幻的,而是我们都经历过的那种恩赐——最终顺利而狼狈地回家。幸运地是,来自家庭的、无条件的爱与理解瞬间融化了误入歧途的赫尔曼身上的自我怀疑、悔恨与猜忌。

如果说“离开家,获得心灵成长”是西方儿童文学、乃至当代儿童文学的重要母题,那么《去往圣克鲁斯的遥远之路》更进了一步。它不美化出走,用毫无责怪同时天真平实的叙述,展现出成长中的孩子野心勃勃但对现实的残酷丑陋一面又缺乏认识的处境。我们也知道,几乎所有只用幻想安抚自己的孩子和大人,终究有一天会遭遇现实中的碰壁。

于此同时,故事在结尾稳稳托住了我们代入误入歧途主人公后感受到的失落。家,不仅成为可靠可依的避难所,而且提供了无需口头明白地谴责、忏悔、饶恕就能达成的理解。正因此,读者才有空间去反省误入歧途真正的动机,当我们能在其中发现一个好一点的自我时,心中就会长出一株小苗。

假如你像小赫尔曼一样渡过了上一关,在宽裕和平的家庭中慢慢长大,或早或晚,你的成长航船可能会撞到另一块更大的暗礁——这里有青春期荷尔蒙难以控制,身边都是一群讨厌而怪异的同龄人,身边世界里密不透风的不公平,而最令人无法忍受的是成人世界的虚伪。

你的同学们、甚至你自己都是这样:一边假装正经:申请入团、做立论惶惶的演讲、写主题宏大的作文、争评优秀学生;一边又偷偷逾矩:逃课、作弊、撒谎、拉帮结派、给老师取外号。而家里大人绝不会真正跟你谈论他们的软弱与缺陷,他们总是那么高尚、正统而理所当然。

你已经不信了。你觉得自己看透了他们,甚至看不惯、看不起他们,可是,你真正在乎的东西却无处诉说,你甚至对自己也很厌烦,更糟糕的是,生活中的权力和决定权却都不你这边。你又愤懑又厌倦。

这时候,我想推荐《麦田里的守望者》。

坦白说,我小时候并不喜欢这本书。千禧年前后在中国小城市念中学的我,读的最多的是新华书店里售卖的启蒙运动或现实主义文学经典。即使读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也大抵是《少年维特的烦恼》、《大卫科波菲尔》那些很容易被选来拍教育意义励志电影那种类型。读完了,我便“恨不得世人全都穿上军装,永远向道德立正敬礼”,眼不见现代社会的种种错位、扭曲、虚伪。

等将近30岁,有了不少都市工作与生活经验,并开始那些城市中产家庭的生活状态后,我才读得下这本书。不过,对于一些在双语学校念书的城市青少年而言,虚构美国纽约生活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远比《平凡的世界》更容易让他们有所共鸣。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出生在纽约中上层家庭,是典型的现代城市孩子,他一出场就已经被自己所在私立高中开除了,这已是他换的第三所学校了。霍尔顿看不惯身边的虚伪和愚蠢,虽然他自己也怼天怼地、脏话连篇,是个被惯坏的富家小孩,但你绝不能说他缺乏思辨精神——小说的叙述就在他看似无厘头的骂骂咧咧中展开。

霍尔顿也有他非常珍视的东西。他不幸去世的弟弟是他提笔写作时禁不住想写的人,而他懂事早慧的小妹妹是他眼中在世人类里唯一能理解他的。在霍尔顿内心中,藏着对纯真、完美的至高要求,这与他半只脚初涉的成人世界形成巨大的张力。

换个角度看,他也有理由这么愤世嫉俗。本书成书于二战之后,塞林格亲眼见证了无数无辜年轻生命的枉死,和战后整个成人世界继续不反省,明明把世界搞砸了还颐指气使的虚伪样态。这与今天许多逐渐认识到社会的青少年在社会中的切身感受可能很类似:不信任、厌恶、失望、无力。

可是,仅仅像主人公那样辱骂就好了吗?连霍尔顿去曼哈顿挥霍的那笔钱也来自他看不惯的父母,而整日再混沌中骂骂咧咧并不能让他成为自己尊重的人。他还被自己最欣赏的妹妹戳破痛处:“你对身边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不喜欢(——那你又在乎什么呢?)”

是啊,每个年轻人最终都必须比只能“挑刺儿”走得更远,学会在不完美的世界中,找到存在的理由。正如老师安托利尼对霍尔顿所引:“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而谦恭地活下去。”

《麦田里的守望者》对今天的年轻孩子们提出同样的问题。或早或晚,我们的孩子们会发现在社会中积累并蔓延着的虚假、诡辩、不负责任。而且,正因为他们是内心有过珍视与信念的孩子,他也必然会在看见世界的恶与无力后,经历愤世嫉俗和幻灭。接下来是更重要的:如何在这个传统意义土崩瓦解的时代醒来?并坚韧地找到自身存在的理由。

《麦田里的守望者》正是以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叙述,用另一种声音向年轻人提问:你是怎样的人?你珍视什么?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成长怎么可能不经历迷途呢?——这句话是在观察了许许多多成年人后,我才有勇气说出来的。

如果我们习惯了假扮站在道德高地的“成年完人”,我们就永远无法真诚面对自己,更不可能真的给到下一代孩子们启迪和鼓励。

我喜欢《去往圣克鲁斯的遥远之路》和《麦田里的守望者》,因为这两本书都没有在结尾处给出一个跃升的“英雄战胜式”结尾。

赫尔曼的爸爸给他读了《去往圣克鲁斯的遥远之路》的故事。赫尔曼轻声说:“爸爸,我今天的遭遇跟这个故事一模一样。”爸爸回应他:“不仅我曾去过那里,而且每个人都有到圣克鲁斯去的经历,有人甚至去了不止一次。”

霍尔顿在带着妹妹去玩旋转木马之后决定回家——读完这段,我也好像从头到脚淋了场告别天真童年的大雨。

最后再总结一遍,《去往圣克鲁斯的遥远之路》,推荐给10-14岁的孩子;《麦田里的守望者》推荐给15岁+的孩子,也推荐给所有大朋友们。

花点时间沉思自己的暗面,勇敢面对内心,才能真有成长。

 相  关  文  章  -

我要如何画出风?呼唤6-10岁友伴|儿童艺术社区招募

去村里,见到那些活生生的人 |少年写

从一封令我泪目的家长反馈,回顾一个孩子近两年的成长

- 版 权 声 明 -


部分插图来源网络

文章版权归“游豆岭”公号创作者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关注公众号并留言


- 关 注 我 们 -




游豆岭
游豆岭,见天地,观来去,呼朋唤友,载舞载歌,吟诗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