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们问起: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苏菲的世界》暑期营报名开启

文摘   2024-05-31 14:33   新加坡  



在青少年哲学思考的课堂里,我请不同营期,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提出他们的“大问题”时,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成年人的答案也许很多元:结合自身,具体点儿的会说完成自己每个阶段的目标或责任,以及当下的目标,抽象点儿的会说体验人生。不用动脑筋的答案就更多了:凭感觉说出“为了幸福,快乐”;凭知识谈谈马斯洛需求论中的最高目标“自我实现”;或倡导某种哲学观点,比如现代人们津津乐道的存在主义,斯多葛主义。如果这个成年人臣服于宗教,也许他会提及他的教义。

当然,如果这个孩子最近状态不太好,一个疑神疑鬼的家长在给出答案的同时,内心也会担忧:孩子是不是不想活了?天哪!万万不能。


作为一个哲学咨询师,一个教育者,我那践行应用哲学的经验和习惯,使我头脑里产生了比答案更多的提问:

关于面前的这个人,我想知道——

为什么他会问这个问题?为什么他在现在,而不是过去、将来的某个时刻提出这个问题?是他的经历使他发问,还是他的“智性”特质,亦或其他因素。

他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想法是怎样的?他是如何形成这个想法的?他和亲密的人讨论过这个话题吗?如果他有想法还来问,代表他对答案不满意,还是他想要得到权威的认同,亦或其他可能性。

他一定见证了养育者们的生活,那些养育者们是如何展现他们的生命(是为何而活)的?他们的行为与他们对孩子的教导是一致的吗?


关于这个提问本身,我想知道——

人的一生从什么时刻开始问这个问题?是什么样的觉醒,促使他们发问?

从来不问这个问题,也不思考这个问题的人存在吗?我们如何知道他们的存在?如果存在,他们是大多数,还是少部分?他们的生命状态是怎样的?

进一步地,人活着必须要有意义吗?

活着的意义更多是一种感觉,还是可被定义的概念?如果没有死亡这件事,人可以永生,那么,与“死去”相对的“活着”还有意义吗?

活着的意义和幸福的关联又是什么?


这些提问的产生,促使我在课堂里和学生们对话,去了解他们提问的动机,我发现:

有的孩子是由于青春期,即将走入更大的世界,想要在那个世界中找到存在感和确定性;
有的孩子是基于对现有生活的不满,比如朝八晚五的学校生活,加上课后满桌的作业,即使有考学作为目标,也难以维系持之以恒的动力,他们想以一种更恒常、深刻的意义来驱动自己;
还有一些孩子,天生是哲学家,他们对“虚无”既敏感又好奇,对难以有解的事物感兴趣,渴望洞察无法企及的世间真理……

为了探索答案,在不同的营期,我们曾经一起讨论过关于“幸福”的小视频或广告片,诠释过庄子的寓言《有用与无用》,解读过哲学作品(比如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了解过哲人们(比如古希腊犬儒学派,亚里士多德等人)关于“何为好的生活”的各种观点,(比如叔本华)关于幸福和痛苦的论述,也一起观察现实中不同人们活着的意义,比如父母/朋友/老师/传记里人们的自述。理解、思考这些内容的过程是缓慢的,如同成长一般需要慢慢发酵。


但是,通过不断地提问,思考,去解构已有的认知、再重新建构,是每节课,每个时刻都可以进行的。在这个过程里,孩子们不知不觉也践行了哲学家们的态度——他们开始放弃曾经不假思索的“确信”,在看见、理解多元视角下的不同观点时,他们也要挑战、检验这些观点的合理性,以及与现实、与自我的相关性。


几节课后,少年们曾经表达过的一些想法有:

  • “意义、幸福这些概念其实是很抽象的,不要指望有一个具体的,明确的答案。”

  • “我原以为有谁可以告诉我,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但是我发现,即使我知道了那么多答案,我还是不知道活着的意义。”

  • “我发现如果把幸福当做活着的意义,其实会很难,我们本身就生活在充满痛苦的世界之中。幸福和痛苦一样平常。幸福也不可能一直持续存在,它终究会被各种事情打破。”

  • “过同一种生活,不同的人会赋予不同的意义,有人会把它当做幸福的生活,有人却会认为是痛苦的。如果你有善于观察的眼睛和积极心态的话,你可能会偏向于前者。”

  • “我体会到意义也许有客观定义,但是意义感和幸福感一样是主观的,也许某天,我会发现我所追寻的意义只是我所以为的意义,而当我真正接近它,渐渐理解它时,也许我会发现这根本不是意义。”

  • “目前我对于意义和幸福的认知就是,它就像薛定谔的猫,只有你试过,你才知道究竟有没有意义,幸不幸福。”……


正是如此,哲学思考,是一种手段,但是它绝非终点。漫长的人生中,“知——意——行”的整合才是最大的挑战,也就是说,去理解、认知一个事物后,每个孩子和成人都需要依据自己的意志做出选择和判断,再去实践和调整。如此循环往复,贯穿生命始终。

在暑假,我们将继续推出《苏菲的世界》文学+哲学思考营。阅读《苏菲的世界》,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有难度的,是孩子们有机会第一次通过阅读,自主寻得这条西方思想史的发展脉络——这个思想史历程是我们今天现代世界面貌的重要基础。


本书从神话现象出发,从自然派哲学家们和古希腊哲学家们正式开启哲学之旅;结合地缘历史与文化,引入闪族文化和印欧文化的融合对地中海摇篮思想源头的影响,接着,轰轰烈烈打开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历史中思想史的脉络;然后,文本着重介绍了17世纪以来,近现代一系列伟大的哲学家(比如,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休谟、柏克莱、康德、黑格尔、祁克果、马克思、达尔文、弗洛伊德、萨特等人)的观点——你会不会奇怪这其中一些人为何会也被冠以哲学家之名?他们的观点不断延续“唯物论”和“唯心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等论述,不断交融,并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对于从未接触过思想史的青少年,也许阅读的过程会是艰涩的,而了解这些基础性内容,对他们能够有效思考大问题又至关重要。

在“苏菲的世界”寒假文学+哲学营里,老师们会借助文学性的视角,借助多文本阅读与比较,带领孩子们分析与讨论:

  • 作者乔斯坦是如何借助苏菲和席德的双重故事线,串联起西方哲学史的?

  • 小说包含了哪些主题?有哪些隐喻?

  • 有没有一些情节,让我们关联到其他文学作品,或者影视剧作品中的概念、内容?

  • 作者构建了一个这样的故事,透露了他怎样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哪些哲学思想支持?

除了理解哲学家们的观点,更重要的,孩子们会被邀请独立思考和探讨:

  • 为什么在XX年前,哲学家们会提出那样一个问题?

  • 如果没有现代的科学仪器,实证手段,他们是怎么得出当初那些结论的?

  • 哪些哲学家是同一流派(甚至师生关系),他们反对了彼此的什么观点,又彼此承接、发展了什么学说?

  • 哲学与自然、科学、宗教、文化、历史的关系是什么?又如何体现呢?

    ……

实例:“游豆岭”往届同学梳理《苏菲的世界》中涉及哲学家与哲学理论

孩子们将与“苏菲”一起思考和自我、社会、世界相关的主题,他们需要像哲学家一样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检验答案、重塑观点。老师们则会帮助他们澄清与深化自己的观点,帮助他们发展论证与诠释的能力,解构与思辨的能力。

除了教室里的学习,我们还有“苏格拉底行走”:在户外,他们将一边止语、行走,一边冥思、沉淀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会有“艺术手作”的环节,在共思的环境中,在“脑,身,心”的实践后,交流、记录、书写。


短短一周营期,他们也许不会构建出翻天覆地的新世界,但他们一定可以得到和苏菲一样的学习体验:

“苏菲发现哲学这门课程更有趣了,因为她可以运用自己的常识来理解这些哲学思想,而无需凭借她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她的结论是:哲学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到的,但也许我们可以学习如何以哲学的方式思考。”

“知识一定得从外面进入人的脑袋吧?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苏菲记得有些时候她对妈妈或学校老师教她的事充耳不闻,而她真正学到的知识则或多或少是自己想出来的。有时候她也会突然间领悟一些事情。这也许就是人们所谓的“智慧”吧!”

- 日  程  安  排 -

⬇️ 欢 迎 咨 询 ⬇️

点击文尾“阅读原文”,填写报名信息

- 相 关 文 章 -

与苏菲结伴,像哲学家一样思考


少年写|那时起,我开始思考关于人性、关于世界的话题了


少年写|每个人都是一颗星辰 


从兔毛深处爬出来,跟苏菲走进哲学世界


现在的你,答得出14岁时的大问题吗?


少年写|艾伯特与柏拉图将我拽入书中的世界



- 版 权 声 明 -


部分插图来源网络

文章版权归“游豆岭”公号创作者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关注公众号并留言


- 关 注 我 们 -



游豆岭
游豆岭,见天地,观来去,呼朋唤友,载舞载歌,吟诗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