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把公司搬到珠城,对着广州塔喝咖啡,是很多老板的梦想。
但楼市君发现,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搬离珠城。
单单今年一个月内,就有57家企业迁出,广汽和普华永道也离开了。
这些企业都搬去了哪里,为什么都逃离珠城?
壹
今年企业搬离珠城的风,有点大。
来看一份数据,今年9月天河迁出的企业有1042家,其中珠城核心区所在的冼村街道,就搬出了57家,占比7.67%。
一个月57家公司搬走,确实有点“肉疼”啊。
离开珠城,这些企业一般会搬到哪里?
中介表示,主要是智慧城、金融城、琶洲、长隆-万博或者黄埔。
部分直接搬进写字楼或产业园,有些大企业则自己拿地建总部。
比如引发关注较高的广汽,已经把总部整体从珠江新城搬到番禺化龙,在番禺汽车城和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和广汽研究院做邻居了。
本月初,珠城的普华永道,也有网友拍到已经拆下了楼体上的招牌。
作为有名的四大会计所之一,引发广泛关注。
后来又被扒出,企查查上已经注销了广州公司。
短短2个月内,珠城又失去两家大型企业。
楼市君同步咨询了多个租写字楼的中介,得知今年确实有一些企业从珠城搬出,企业类型有化妆品公司、科技公司、游戏公司等。
比如其中一个中介坦言,他朋友的公司原来在富力盈隆广场,今年也搬去了万博,场地还是他帮忙找的。
他还遇到过一个客户,公司是从村里的写字楼起步的,后来终于如愿搬入珠城,坐上了三面落地窗的办公室,现在也搬走了。
贰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多个企业选择离开珠城,转身投入其他板块?
楼市君总结了以下四个主要原因:
1、降低成本,其他板块的租金更有优势。
仲量联行曾做过调查,企业在办公选址的考虑因素上,租金权重占比超过73%,几乎起决定性作用。
来对比下珠城和其他几个主要迁入地的租金水平。
你会发现,珠城要高出20-100元/平/月,这还只是平均数。
珠城核心区超甲级写字楼,平均月租金高达190元/平,东西塔大概要去到200元/平/月,还不包含物业费。
假设在东塔租个500平,年租金高达120万,那么10年光租金就花掉了1200万,还是不涨租的情况下。
对比之下,长隆-万博、金融城、黄埔的租金就亲民很多。
不过长期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所以现在很多企业更偏向自己拿地盖楼。
比如上个月成交的金融城东区AT101828地块,不是房企拿走的,而是游戏公司四三九九。
四三九九豪掷约6.03亿元,拿下该地块作为未来公司总部。
相比长期租写字楼,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自己拿地盖写字楼当“楼主”,更香。
2、其他板块的成熟度和便利度都起来了。
第二点,随着广州多中心的发展,其他板块的成熟度和便利度都起来了,对企业进驻有很大的吸引力。
比如番禺万博,这两年写字楼、道路、商业等配套已经进入兑现期。
片区营收超50亿元楼宇就有4家、营收超10亿元楼宇8家、税收超亿元楼宇2家,聚集了希音、广汽埃安等独角兽。
去年南大干线开通也打通了任督二脉。
商业也趋于成熟,除了现有的天河城、四海城等超10个商业体,未来K11 Select和华润万象系商业也要来。
琶洲多数写字楼的企业进驻率也已超过了50%,甚至部分已经超过了80%。
与此同时,内部道路、楼下公园、还有板块较大的地下商业花城汇·琶洲正在加速建设,未来地下商业可直通磨碟沙地铁站。
金融城起步区临江大道隧道10月底已开通,鱼珠隧道、临江大道东延线等,也在全面快跑。
商业层面,金融城广场国庆已经亮灯,现在正在紧锣密鼓招商中,预计明年开业。
老黄埔随着新盘入市和多个旧改大盘集中开发,整个片区的城市面貌、配套体系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实实在在看得见的价值升舱、生活配套升级,也是吸引企业落户的重要因素。
3、又免租金,又给真金白银,政策太诱人。
第三,则是其他区域开出的政策及福利,实在太诱人。
比如番禺,那是又免租金又给真金白银,只要你来。
根据番禺〔2022〕1 号文,在万博商务区实地办公的投资基金管理企业,给予前3年租金全免、后2年减半的补贴。
对于符合要求的投资基金企业,还有最高100万元的奖励,每年给予每家投资基金企业的奖励最高500万元。
写字楼也拿出了诚意,番禺信投公司此前推出了限时特惠,入驻华新汇3号楼并满足一定条件的企业,可享受最高8折的租金优惠。
租金没有太大压力,商业氛围又好,还有诸多优惠利好,简直比“回家的诱惑”还诱惑。
4、不用挤3号线,交通没那么堵了。
还有最后有点,那就是不用再挤3号线了。
不可否认,珠江新城的交通便捷程度排名第一,但同样,拥挤程度也排第一。
打工族疯狂挤地铁,老板开上魔幻天架桥的通勤状态,都会得到改变。
还有一点,一些经常需要出差的公司,搬到万博后,靠近南站,出差也更方便了。
当然,企业纷纷迁出,并不是因为珠城“失宠”了。
而是城市多中心格局下,众多企业综合自身做出的市场选择。
结合租金比例、产业发展需求、生活成本、通勤等,做出的最合适的资源匹配。
大家认同吗?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