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3
深耕课堂研教学
碰撞交流提质量
新学期,学校聚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核心任务,立足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碰撞交流,同研共进。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学校教研室每周三持续深入开展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大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安排
高一历史、地理组
2024年10月23日上午由历史组和地理组进行了跨学科同课异构活动,这也是我校对跨学科同课异构的首次尝试,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开始。在“城市化”的大主题下,高一历史组的王卓琳老师以《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为课题,高一地理组的赵艳雷老师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化进程及其影响》为课题,两位老师进行跨学科同课异构。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学校副校长范赟杰、教研室副主任尚化磊、高中历史组和地理组全体教师等参与了听课评课。
回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历史的厚重扑面而来。本课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以“中西两座城市:上海与曼彻斯特的变迁”为线索,通过城市地图的变迁,追溯两座城市"相似的起点";通过城市市政建设的“第一”,认识两座城市带来的“相似的精彩”;通过城市特殊建筑的展示,理解城市化带来的“相似的魔咒”;作为工业文明先行者的曼彻斯特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上海相似又大相径庭的发展路径,给了我们振聋发聩的启示,近代城市化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了近代城市发展状态。通过二战后两座城市发展的不同轨迹,见证了国家的独立对城市化发展的重大作用;通过曼彻斯特的华丽转身与上海的"未来城市"的美好设想,两座城市终于殊途同归,共同见证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时代主题。同课异构活动。
第二节课授课教师是高一地理组赵艳雷老师。赵老师的课以“印象太原”光阴的故事导入,让同学们对比以前和现在的迎泽街街景,直观感受太原的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学生熟悉的48中的前世今生、亲贤村的变化、太原市的变化,空间尺度由小到大,非常全面地展现城市的变化,非常自然地引出城镇化之义——含义和标志。通过太原九牛牧业、太钢等学生身边的案例,让学生探究城镇化之力——动力、推力和拉力。放眼世界,借助图文数据等资料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之异。
课堂最后探索城镇化之路,以“城镇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辩题,组织学生展开激烈的辩论。学生通过辩论,对城镇化的影响有更深的感悟。在此基础上,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我是太原城市规划师”,学生分别扮演太原市区长、环卫工人、导游、公交司机、科学家等角色,为未来太原市的发展建言献策。学生兴趣浓厚、积极踊跃,整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教师不是答案的拥有者,而是方法的引路人。
高老师:
这节课从历史课程的设计和历史教学的深度来看,教学有相当的难度,但完成的很好。本节课的特点:围绕一个核心,突出两个作用。一个核心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两个作用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
1.时空观念。跨越古今,横贯中西,以英国曼彻斯特和中国上海为切入点,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变迁。
2.史料实证。提供大量文字、图片资料,提取信息,分析解读。
3.历史解释。将城市化的含义、表现、原因、特点、问题及举措、方向和愿景等融入分析过程,论从史出。
4.家国情怀。最后一句话提升,最具代表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5.唯物史观。要求用联系、发展、全面、客观、辩证的观点去认识历史、感悟历史。
日
张小娟:
这节课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尤其是在探究城市化背后的原因方面涉及到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工作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大战等综合性知识。本节课以曼彻斯特与上海一中一西两座城市的变迁为线索切入,视角新颖独特。授课过程中运用地图、建筑图片、文本材料、学者观点等史料,让这节课变得有血有肉。在问题的设计上也是层层递进,照顾到学生的学业水平,并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从而自然而然地得出相关历史结论。总之,这是一堂有视角、有材料、有问题、有情怀的“四有”课堂。
高中地理组教研组长郑霞霞老师,从高考跨学科命题到跨学科教学,强调了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意义,它也是未来教学的重要方向。融合课是润物细无声的,教师在教学中融合多个学科,学生也学习了不同的学科思维,这就对老师的基本功要求更高,对老师的备课准备和内容要求更高。
日
高二地理备课组长武鹏老师,从我们学校倡导的“双生双思”课堂要求方面进行评课。生动:“学生”动就是要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本节课学生活动设计巧妙、有趣,学生踊跃参与,学生表达妙语连珠。生成: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鼓励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教师加以引导。双思:本节课设计思路为“忆——义——力——异——路”,素养落实情景化,问题解决思维化,最终落脚点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思维”和“思政”。
高三地理备课组长王莉莉老师补充点评了几点。本节课案例真实、鲜活、复杂,又是学生们身边熟悉的案例,情景设置非常符合现在的教学和考试要求。设问注重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注重学生思维过程。激励手段和方法多样,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各种器官,让课堂更高效。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学有所悟。
教研室副主任尚化磊对两位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提出王卓琳老师的历史课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精心设计了中外对比,史料素材丰富。赵艳雷老师的地理课,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和素材的挖掘,课堂上呈现的情境和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高。但是注意学生生成不是没有边界的,学生发散思维后需要老师的及时评价提升。在课堂中做到“教—学—评”一体化很好,但是注意让学生评价要有标准,这样才能做到有效评价。
范校长指出,首次的学科联动尝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不仅是对历史和地理教学的一种尝试,更是对当前综合性要求导向下的一种提现。两个学科的同课异构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不同学科的差异与侧重,同时也打通了学科间的壁垒与隔阂,于学生而言是十分有益的。将来我们还要将多学科融合打造成项目式学习,进一步探讨学科融合的跨度和深度,推动教学更加深入有效。
高一生物组
2024年10月23日下午,我校生物学组同题异构展示课在五层录课室如期举行。吴琴、孟宏宇两位老师对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这一课进行展示。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学校教研室副主任尚化磊及高中生物学组全体教师等参与听课评课。
两位老师的课堂尽显风采,很能体现各自的教学风格。讲课结束后,先由两位老师分别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阐述。孟老师本节课以“三亲”试管婴儿导入本节课,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细胞核有什么结构和功能,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讨论相关资料,总结细胞核的功能。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总结归纳细胞核的结构。本节课的重点是利用超轻粘土构建细胞核的三维立体模型,学生在构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小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展示讲解,评价巩固本节课知识,提高学习学习效果,最后再回到开始的情境“三亲”试管婴儿,让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更好的巩固和运用。吴老师以克隆猴导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和批判性思维来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总结出细胞核的功能。对细胞的结构部分的设计,则是通过资料分析的方式来呈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奠定了基础,通过运用结构和功能适应观,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了细胞核的重要性,整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高三备课组组长李继萍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点评。李老师首先肯定了青年教师的努力与踏实,指出两位教师的共同优点:都从真实情境展开,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善于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层层递进分析问题。而吴老师更注重对细胞核结构的资料分析,让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孟老师则通过模型构建,让学生边做边学边体会,真正做到做中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高二备课组组长傅晓红老师主要从两节课的差异上进行的点评:孟老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生生互动,教学评一体化,通过模型构建升华课堂,使学生对知识的输入到输出更具象化,他们能用科学的语言表述,更能深入理解知识内容。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更具体、及时,促进了学生的有效思维。同时吴老师更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文本资料有效信息的提取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培养,而且在授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很有驱动性,使学生能进行深度思考。
生物学组教研组长白云飞老师在以上老师点评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多的思考,如学生是否需要提前预习?如何真正地落实概念?本节课吴老师通过分析资料的形式进行概念教学,即支架式教学,使概念落实更扎实。另外对于一些知识点可以继续深入挖掘,比如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可以研讨科学家的真实实验,从而更好得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与训练。
最后尚化磊主任做了总结发言,提出我们学科要注重对文献的研究,从文献中深入挖掘资料,提高学生的分析资料能力。同时就跨学科教学提出思考,要与别的学科相互借鉴,共同打磨新课标背景下的高效课堂。
END
撰文:王卓琳、卫娟娟、潘红艳
图片:刘慧香
编辑:陈 悦
审核:范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