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小萌说
2024年11月6日至8日,第五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在江苏省扬州市隆重举行,本文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先云在活动上的发言。一起来看!
本文字数:10866 字
阅读时间:22 分钟
老师们好,首先谢谢全体上课老师、指导老师,这次观摩活动给我的印象是今年的每位老师都很优秀,基本功都很好,整体素质很高。其次感谢与会所有听课老师、教研员,谢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学会的信任和支持。还要感谢扬州市教育局、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扬州市汶河小学、扬州旅游商贸学校的领导和师生为大会提供的热情周到的服务。
9月30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内容包括书写习惯、书写能力、文化自信、评价等方面。不知道在座的老师们有没有关注到这个通知?比如说“书写习惯”,要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书写能力”,即培养学生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美观、流利。教育部出台这则通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回应社会广泛的关切,解决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存在的问题。汉字规范书写教育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字写不好,问题出在哪儿?我想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出了问题,尤其是低年级,这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说明我们的学生现在的基础并没有打好,也没有打牢,所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切。本次观摩活动的阅读课,基本上没有看到在识字、写字上下功夫,重视得非常不够。教育部通知刚刚下发,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切,但是我们在这样大的一个现场观摩课上没有看到写字的指导,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把字写正确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一次观摩活动,我也看到有的学生板书出现错误时,老师没有及时纠正。
最近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的专项行动,中小学校是禁止使用网络用语的。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用词、用语规范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比如说这次观摩课上的“圆桌派”就是典型的网络用语。所以我们老师要提高政治站位,这不是小事,教育部已经下通知了,而且明令禁止。
下面结合平时听课、看视频课和这两天的现场观摩课,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当前语文教学的认识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评价一节课,没有好与不好之分,主要看全体学生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至少能够做到“一课一得”)、学生有什么发展。教学内容没有难与不难之分。这次的课都是我选的,在我眼里,没有一节课难,但是有的老师抽完课以后,就跟我说“太难了”。其实课没有难不难的问题,只有学生喜欢不喜欢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关键看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一节课预设的目标不要太多,太高,学习任务应该是学生通过努力、通过积极思考能够完成的,“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一节课上什么内容,目标是什么,特别是一篇长课文或者说难度较大的课文,怎么做到长文短教,难文浅教。选择什么内容跟这节课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紧密相关,跟儿童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有关,跟教材编排意图有关,也跟自己擅长什么有关。感觉有的老师素质非常好,但是并没有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回去以后可以找一找原因。总之目标不宜多,更不能拔高了目标,目标太高了,学生跟不上,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或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
先讲第一个方面:看这节课是否基于教科书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目标定位是否合理?
这次观摩活动的课例,能基于教科书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方向基本上没有跑偏,这是我感到非常欣慰的。教学目标的定位也努力立足单元整体、结合单元语文要素,体现出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老师的教学能够重视研读统编教材,关注各册之间的联系,关注单元内容的整体,重视从整体上把握语文要素在各册、各单元之间,以及单元内各课之间的逻辑关联和发展点,这样一种“瞻前顾后”的认识和做法,我觉得是值得充分肯定和大力提倡的。
但是,有的课将之前所学的同一文体或相同题材的课文关联在一起,将语文要素关联在一起,感觉上关联得有点生硬。怎么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值得研究。有的课从小学阶段总目标、年段目标、单册目标、单元目标设计,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我看到这样的教学设计,我非常心疼老师,花的时间和精力太多了。但是,对单篇课文、一节课的教学究竟帮助有多大,不知道有没有作过深入的研究。还有一些课例,从文学性阅读、实用性阅读、思辨性阅读等方面,对执教的课文进行划分、归类。但是,从备课材料和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一篇课文、一节语文课的教学,在“语言运用”的目标上还是有点踏空了。虽然教学设计从文学性阅读、实用性阅读、思辨性阅读进行了划分,可是并没有在相关视角下确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对于一篇课文、一节语文课,在进行字、词、句、段、篇等训练方面,到底要让学生学习哪些具体内容,教学目标是什么,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思维训练和文化、审美教育等到底要达到什么要求,语文课、一篇课文、一节课都应该清清清楚。
所以教师备课、研究课例,首先要能静下心来,在钻研教材编排意图,在读懂、读透单篇课文内容上多下些功夫。本次观摩活动,有的课在读懂、读透单篇课文内容上功夫下得可能也很多,但方向有一点儿问题。
为什么这次(观摩课)选择不同文体、不同课型、不同题材?就是(因为)我们有些老师在文体的把握上还是需要研究和推敲的。比如,神话故事,我们这个会场有一篇文言文神话故事。神话故事学什么?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强调精神品质是不是合理?第三个问题,不同神话故事表达的精神品质有没有可比性?这三个问题也是我的困惑。就我个人理解,神话故事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体会神话的神奇的想象上。教材导语“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点明了神话的特点:神话想象的神奇。实际上这堂课有学生感受到了“神奇”,在板书的时候也展示了“神奇”这个特点。而造福人类(从神话故事的视角来看,人类是女娲造的)、坚持不懈等道德品质,不宜作为重点内容,将不同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比较值得推敲。我们在教学神话故事的时候,应该注意区分出神话人物和历史人物,和英雄模范人物之间的不同——神话人物是虚构的,而历史人物、英雄模范人物是真实的。神话故事中人物之间没有什么特别可比的点,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都很强大,比如盘古开天地,他能把天和地都托起来,表现了他能力的非凡。还有女娲、精卫、后羿、嫦娥、炎帝等都有这样的特点,表现的是人类祖先的智慧,对自然界的一种认识。什么叫文体意识?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诗歌、小说等,我们要上出不同的特点,前提就是我们要把文本吃透了。
再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课前调查结果是学生100%喜欢,有没有了解学生为什么都喜欢?我想是因为这篇课文内容写的是儿童生活,跟他们的生活紧密相关。这篇课文虽然有点难度,但学生是爱读的,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好好地读一读。这次的阅读课有的完全可以放开手,该放的没放,不该放的放得太多了。
就教材中的不同文体,单篇课文的解读、理解、把握,建议我们会后固定开展一些专题性研究活动。这样的活动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选择不同文体进行观摩展示的原因。
刚才谈到的是阅读课,那么口语交际内容怎么选择?比如,“意见不同怎么办”,教材提供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燃放烟花爆竹,一个是城市因拓宽道路砍树。我想扬州的学生在生活中是能感受到的。教材中的“普通市民、消防队员、环卫工人、鞭炮厂工人”“司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道路附近居民、生态环境局局长”,两处例子都用了省略号,意味着还有很多的人物,是需要通过学生的生活来发现的,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看看自己生活中还有没有与两则材料相关的人物。这就是教材给我们老师选择内容提供了一个弹性的空间。要不要局限于只是教材中的几个人物,这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在内容的选择上,两则材料完全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可以自主选择其中的一则材料开展交际活动,而不是局限于一则材料。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大家意见有分歧的事情,怎么协商才能解决。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更开放一些,更有弹性。其实,我们从现场课来看,在燃放烟花爆竹这件事上,小学生是希望春节燃放的,这是儿童的天性。
为什么教材要安排口语交际?就是让学生具备沟通交往的态度和能力,重新回归到社会生活中、学习中和工作中,解决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是口语交际的价值所在,体现的是在社会全球化中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我们不希望口语交际在一堂口语交际课后就结束了,而是要把在口语交际中获得的能力和态度运用到、回归到现实生活中。
开展教研活动,大家一起备课,共同探究语文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是需要把着力点、把功夫放在核心素养“语言运用”上,明确、了解统编教材依托语文要素,在每个年级,每个学期,每个单元,以及每个栏目的学习内容是什么,语言文字学习目标是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对这样一个系统安排要了如指掌。
顺便说一下,这次大多数课前10分钟谈话,没有用好,没有用足,非常可惜。虽然课前谈话不允许涉及新课内容,但是围绕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素材进行谈话是有很多办法的,做得好可以水到渠成,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内容。
我们在研读教材,关注单元整体时,关键是怎么根据单元导语的目标要求,将课后思考练习题,文前、文中或文后泡泡中的学习提示,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等等,作为落实语文要素的主要载体,作为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
这次现场观摩课,一些阅读课在对课文内容整体理解、把握上,包括对整篇课文朗读或默读,做得还不到位,没有发挥好精读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和略读课文前的学习提示的教学价值。教材中的思考题对怎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提供了很好的示例。其实这也是很难的,我们设计一个问题怎样能够引导学生整体上把这篇课文拎起来、读懂,这是很有难度的,但是教材中课后思考题提供了很好的示范。比如,《草船借箭》课后第一题:“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是高年级语文关键能力之一。其实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中年级提供了很多的方法,比如说按照事情的起因和结果,按照抓住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主要内容。
在紧扣教材选择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求、运用学过的方法(如怎么观察细致)、落实语言运用等方面,几节习作课做得比较好,课上得朴实、扎实,基本上体现了40分钟教学时间的最优化,教学效果最大化。有的阅读课为什么不如习作课那样紧扣教材选择学习内容,是不是跟习作课教师没有多少发挥的空间有关?因为阅读课教师自我发挥的空间大、余地多,手脚能够放得开,有可能分散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理解、把握的注意力。阅读课老师能不能不怕冷场,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读书时间,独立思考时间?特别是有的长课文或难课文,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卖火柴的小女孩》《牛郎织女》,学生是喜欢读的,学生一口气能把整篇课文读完的,能不能让学生多读、教师少讲?现场课也不要怕冷场!老师们可能有顾虑,(在现场课上)让学生默读、自主读十分钟。但如果老师提出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和要求默读十分钟,我觉得这个效果应该是非常好的,也是常态化的语文教学。传统语文教育有这方面的经验,比如,五年级上册单元导语苏轼的名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所以非常期待第六届观摩活动能看到阅读课有“冷场”的画面。
再说说习作课。习作课主要的环节,我统计了一下,有指导、有练写、有交流、有修改、有再交流、有再写。我提三个问题:为什么在一节课中,这些环节都要体现?请上课老师们思考。目的是什么?全班同学为什么只写一段话?这是我听了几节习作课一个共同的感受。有的习作课学生是可以写出一篇文章来的,写得真好,从口头交流的时候就能知道,但可惜被老师打断了。期待着第六届观摩活动能出现学生写出一篇文章的画面。有两个期待,一个是阅读课有“冷场”的画面,一个是写作课有写一整篇文章的画面。
一堂课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做到心中有数,语文教学的任务设计、活动安排、情境创设需要我们多想想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教。这次阅读课、表达课表现出了许多教育观念,这是一个很好的进步,也值得我们回去以后好好研究。
2
下面讲第二个方面:是否体现出题材特点、文体特点?是否体现出不同的课型要求?
这次语文教学观摩课例,涵盖了阅读不同题材、文体,比如说: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科普文章、记叙文、散文、现代诗歌、说明性文章、古诗词、文言文、古典文学名著等。记实作文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还有想象作文、实用文写作。口语交际有独白类、功能类、讨论类、交流类话题。内容、表达特点不同,精读、略读课型不同。
这次现场交流的32节阅读课、表达课,每一节都是精挑细选的,没有一节课内容相同。选择这样的课例,就是希望语文教学能体现“文体意识”“课型意识”“类别意识”,“因文而异,突出重点”,语文课堂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能够异彩纷呈。
这次观摩活动课在文体意识、题材意识、课型意识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当然,一次观摩活动是难以达到理想的预期的,我想,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也是能够实现的。
比如,现场课选择了两篇古诗课文:一是四年级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一是五年级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为什么?从单元编排来说,前面是家国情怀,后面是咏物绘景。咏物绘景表达的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的一种感受。那么《山居秋暝》引导学生感受王维的“身在官场,不同流合污”这样的体会是否合理?当时我选择这篇课文的时候,已经预测到老师会这么教,果然没错。古诗词的教学现在问题比较多,这是因为很多上课老师没有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没有体会到教材的编排意图。
年段不同,题材不同,目标要求怎么体现出不同?比如,可以用什么主线贯穿古诗词的教学,用“画”作为(《山居秋暝》的教学)重点是不是合适?作为一篇课文的古诗三首,一节课只教一首,教学容量问题也是值得再推敲的。特别是学生对所学古诗已有了较好的基础,我也经常听课,有的老师在教授古诗词的时候,一上来学生都会背了,有时候老师就感到手足无措,这也是一个普遍问题。文言文教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教材选编的文言文篇幅短小,很多学生读过了白话文,内容也大致了解,这时候教学目标该如何定位?要好好地思考一下。不是以一篇带多篇,现在的文言文越教越复杂,要求拔得越来越高。
再看看古典名著怎么读,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成功是关键是什么?老师们再想一想,我们都教过这篇传统篇目。其实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诸葛亮神机妙算,预测到三天后有大雾,这是老师们最容易能抓住的因素;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鲁肃,如果没有这个人物,诸葛亮是完成不了造箭任务的。这就是古典名著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怎么体会?鲁肃要不要感受到?课后思考题:“课文中还有一些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画出来和同学交流。”课文明确作了一个提示。
再讲现代诗歌。在现代诗的教学中,读的训练是首要的,教师要在教给学生读诗的方法上下功夫。“读”诗,不是“学”诗的方法上,就是在朗读的方法上下点功夫,让他们在朗读中体会诗歌韵味,感受诗歌的感染力和想象力。现在四年级教材有一个单元是现代诗歌,我也听了一些课,有的老师还是把诗歌当成散文来教。
再比如,由于小学各年段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存在差异,他们对寓言这一文体的认识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低年级学生常常把寓言和童话故事混为一谈,看不出寓言中所包含的意义或教训;而中年级学生能看出作品中的意义,并能把它转移到人的身上。这就需要教师关注不同阶段儿童在理解能力上的特点和阅读的发展水平,以确保不同文体教育价值的实现。也就是低年级不把寓言当作寓言来教,我们要当成童话来教,教材的课后题也是这么安排的。
这几年,教师有了课型意识、题材意识、文体意识,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
3
第三个方面:语文课堂上出现的“三多”“三少”问题。拓展活动、创设情境是否为了完成“语言运用”任务?有没有虚假活动、虚假情境?有多少时间用于学生读书,有多少时间用于理解内容、品味语言,有多少时间独立思考?这些问题要引起老师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当前课堂上出现“三多”“三少”现象。教的活动有三多:任务多,活动多,情境多。寻求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寻求课堂面貌创新的意图是好的,语文教学不能墨守成规。活动虽然多,但对学生“学语文”的活动重视不够,课文读得少(朗读、默读、背诵等),理解内容、品味语言少,独立思考时间少。
这次观摩活动的课,对课文的朗读比较重视,既有一定量,也有一定的质。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多种形式的读,能够读出情感。能够通过朗读、默读,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和运用。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上课老师说:“打开书翻到28页,先听老师朗读课文”。我想这是语文课堂上久违的声音。
这次观摩活动的课也重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课堂上,教师利用学习单给了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鼓励他们进行深度思考。传递着老师们正在努力改变语文课堂的“三多”“三少”现象。
但是,阅读课读的整体性不够,几乎没有看到对整篇课文的整体朗读、全篇课文的默读,往往抓住一些关键句段反反复复地去读。二十年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就有老师抓住一句话、一段话,一堂课就这么反复读。这个问题要引起我们重视。有的阅读课在学生还没有自读全文,还没有大致了解课文内容意思的情况下,就抓住了一些句子或片断来理解、体会,从现场看,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1992年的《九年义务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这部大纲我建议老师们找一找、看一看,也可以认真学一学。我觉得是对小学语文教学非常有指导价值的一部大纲。这部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次老师们抓住了部分,但在和整体的关系上还没有完全处理好。这部大纲明确指出了:“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要从整体着眼,进行词、句、段的教学。要注意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每个部分和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的阅读教学的模式。
有的课在真实情境创设上值得再推敲。比如说以主播的身份讲新闻,主播有特定的身份要求,常常是单向的,比如央视的新闻播报,但是我们讲口语交际要求的是双向的、多向的、互动的交流,这才叫交际,才有交际的价值。那么创设主播这样的情境价值在哪里,生活中能不能用上主播身份讲新闻?
老师们最关心“情境”,那么什么是真实的情境?不是说小侦探来破案,做一个导游,给大象做一个身份档案,六一儿童节到了要开展某个活动……这些谈不上是真实的情境。课文描写的内容情境,比如说《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边读,一边想象这样的情境。语文课文本身就构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情境,一边阅读一边想画面,达到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老师要少讲。教师根据学习任务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描述的话语情境,完全可以让学生带入到你创设的情境当中,这些都是真实的情境。
这次观摩课老师的基本功都非常好,有的老师的朗读本身就营造出了非常好的情境,听的时候,我是入情入境了,我想学生也能够通过我们的朗读入情入境。一些虚假的情境、活动,对学生来说感受不到,往往就是老师给学生画大饼,无法落实,下课之后不了了之。举一个例子,《曹冲称象》,我听过一节课,设计的是“为动物园的大象做一个健康档案”。再看课文,课文描写了当时的场景:两种称象的办法是什么,需要从文本中提取信息;课后思考练习第1题,“比较两种称象的方法好在哪里并说明理由”,意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课文主旨表现的是曹冲善于观察、爱思考,能大胆表达的思维品格。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育人价值的实践探索”:培养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语文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育人的主线和要求。比如,习作课《我的植物朋友》,有学生写了银杏果有毒,教师及时提示“观察有毒的、带刺的植物时,要注意安全”,这就是语文课程育人价值的体现。但是有的阅读课还存在让学生说假话、说空话的现象,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不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喊一些口号。
阅读教学要坚持以读为本,如朗读、默读、背诵。课堂上、校园里要时时刻刻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4
第四个方面:是否基于学情开展教学,教与学的方式是否有所突破,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怎样?
教学要基于学生的基础和学习需求,依据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生活经历与发展层次,挖掘每篇课文和各栏目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把促进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实施和评价教与学的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确保学生学习机会的最大化和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基于教材文本和学情的语文教学其实并没那么复杂。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教学步骤安排,等等,需要多问问“为什么这样做”。
语文教师要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假设我是学生,在读这篇课文时,哪些地方不好懂,我该注意什么,该怎样去读懂它。而不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这个地方你该懂, 那个地方你该懂,强拉着学生跟着自己跑。有时候课堂提问,两个孩子回答不出来,老师就急了,硬拉着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老师有一个“筐”,总是拉着学生往自己的“筐”里面装。要弄清楚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容易产生的错误是什么,需要在哪些方面得到提升。有的课老师上得激情澎湃,有点像在演讲,学生有没有受到感染,有没有把课上到学生的心里去,这个问题还需要大家进一步研究、思考。
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可以看出这一次观摩活动所有的上课老师想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这是教学观念的一大进步,比如,有的课以活动贯穿教学过程,增强语文学习的实践性,但是,有没有把每项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各项活动之间的关联点在哪里,梯度是什么?这些问题,我不知道讲“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的老师们有没有考虑过。感觉虽然有“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等等,但只是将过去的“教学环节”或“步骤”的提法换了一个说法,换成了“活动”,特别是“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的教学设计,从教学流程和目标来看,实际上没有多少任务,我们在课前备课的时候设置的任务,那个是真正的任务和目标,而教学过程中的“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实际上不是任务,只是教学的一种流程、过程,所以我们还要深入研究一下这些名词的内涵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这次教材修订在这方面是有体现的,就是希望改变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挑选课文时,也是希望有的课能够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能够结合学习的主题,能够把这个单元的课文内容打通了学。有的课很遗憾没有看到,我当时选这个课时的想法是希望在处理的时候能够把这个单元打通了学,甚至是学了后面的课文以后,能再看看我们学到的课文里是运用了哪些方法,实际上是读书的方法。让学生学得更加主动一些,更加体现语文学科综合性特点,(这次)好像并没有看到这样的课。
观摩活动以后,建议再深入研究,在一次次的学习、反思、实践、创新中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12月1日下午,中国教育学会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有一个栏目叫“中国好课堂”,小语专委会承担一节示范课,选取的就是五年级上册读书单元的内容,这个课线上直播,请大家给予关注。
5
第五个方面:课程资源利用是否聚焦语言学习,做到适切、适度?
这次观摩活动,图文、音像等资料的选择与利用,能够结合教材和教学内容,目标导向清楚,基本上能够聚焦语言学习。
在适切性方面,几节习作课运用记录卡,经济实用,简便易行,发挥了课程资源的教学价值。传统的习作评改常利用投影仪将学生的习作投放出来,师生共同评改,并运用修改符号修改,比如:字词错了没有,这句话不好怎么改,这段话太长可以分几个自然段……学生看得见,印象深,可以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一些情况下教学手段求新,却把传统的教学手段忽略了。今天几位老师做得非常好,很重视投影仪在习作评改中的作用和价值。
但是有些课在课程资源的运用上还需要再推敲,如:是用视频中的学生学习活动作为示例,还是立足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阅读课和习作课都有这个问题。这个现象比较普遍,在以前的观摩课中也经常出现。老师拿别的班或者自己学校自己班的学生在学习中的活动、体会或者感受让这个班的学生来看。我个人觉得,还是立足于自己执教课的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比较好,从学生真实的学习活动状况需要出发,引导学生交流,总结学习心得或学习方法,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毕竟你教的是本班学生,不是你自己学校的学生。
课程资源使用要增强目的性,需要多角度分析、筛选、组合、使用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它的教学价值,增强实效性。比如,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时,有的老师为什么喜欢播放配乐?比如在课堂上学生抄写、写作文或默读课文时播放音乐。但是有没有老师进行过对比研究:在安静的环境下学习和在音乐背景下学习,哪种效果好?这次听课,我的感受是放音乐我们评委听上去效果挺好,在座的老师听上去效果挺好,但是学生们正在写作,眼耳并用,古人说“一心不二用”,那肯定是专心写更好。虽然我们国家没有人作这样的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出现,但是我看过一个非常好的材料,国外有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下学习效果是最好的。有一本书,它是讲有音乐没有音乐,有歌词没有歌词,交响乐还是其他音乐,到底哪种环境下学生学习的效果最好,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没有音乐效果最好。
要重视把教材中的插图、课文等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料。教科书是学生的学本,要让学生知道所学内容在课本中哪一页,要打开课本,至少朗读课文时能让学生拿起书来读,而不是读课件。这次有两位老师,一个是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一个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两位老师让学生打开课本,让学生知道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哪一页。
另外,AI的使用有没有必要?估计下一次观摩活动使用的老师会更多。从这次的使用效果来看,叫“高射炮打蚊子”,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怎么更有效地辅助教学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各位老师,如果我的评课有什么不当之处,诚恳地接受大家的批评,我自己也愿意就不同文体、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课例,跟大家一起继续探讨。最后说一句话:“语文教学本没有那么复杂,有时候是上课老师自己想多了,想复杂了!”
谢谢大家!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击关注我们吧
作者 | 陈先云,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长按二维码关注
人教教材培训
微信号 : rjjc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