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创新突破与落实建议

教育   2024-10-31 20:32   北京  

教小萌说

一起来看!


本文字数:7866 字

阅读时间:16 分钟


2022年4月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艺术新课标”),提出将以美育人、以美培元、以美润心的美育目标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艺术新课标的颁布,符合国家改革和深化美育的战略需求,反映出新时代学校教育对培养人文精神和提高艺术修养的重视。这既为推动艺术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建设高质量的中小学艺术课程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切实发挥艺术新课标的指导功能,必须深入研读艺术新课标,坚定落实新课标的新理念,进一步提升学校艺术教育质量。


1


艺术新课标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把某种价值作为行为准则和目标追求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态度。艺术新课标的价值取向,是在对艺术新课标加以判断的基础上,研制课程标准时表现出来的倾向性,集中体现了艺术课程开发、设计、实施和评价等的立场和旨归,为义务教育学校艺术课程构建提供了方向性指引。艺术新课标渗透着新时代艺术教育改革的新精神和新期待,对于发展艺术核心素养、建设艺术综合课程和加强艺术学科实践具有独特价值,呈现出鲜明的素养取向、整合取向和实践取向。


(一)素养取向:以培育艺术核心素养为逻辑主线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既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也不是单纯的兴趣、动机、态度,而在于重视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现实课题所必需的思考力、判断力与表达力及其人格品性。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指出,课程标准编制应坚持素养导向,凝练各门课程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因此,明确艺术课程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基本贡献,成为此次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的逻辑起点。艺术新课标以落实核心素养要求为目标 ,结合艺术课程的本质属性和育人价值,概括出包括 “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的艺术核心素养,并将其当作整个艺术课标构建的逻辑主线。


具体而言,“审美感知”是对审美对象特征、意义与作用的发现、感受、认识和反应,侧重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和欣赏美等能力。“艺术表现”是以必要的艺术技法、语言和媒介等呈现作品、表达思想、交流情感,强调通过艺术课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创意实践”是综合运用艺术等多学科知识参与创作、表演、展示等艺术实践活动,将所搜集的生活素材转化为艺术作品,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文化理解”是对艺术作品背后人文内涵的领会,以及对艺术与文化发展关系的阐释,目的在于借助艺术课程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培养学生向往并勇于追逐真、善、美的良好品性。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构成了艺术课程所应该且必须培育的艺术能力和审美品格,集中体现了艺术教育的育人目标和精神内核,成为艺术新课标的基本价值追求。


(二)整合取向:以打造艺术综合课程为关键任务


为提高学生艺术综合素质,整合成为艺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艺术综合课程是当前推崇的艺术课程形态。艺术综合课程是基于音乐、美术 、舞蹈、戏剧、影视等不同艺术之间的重叠元素,以及人类生活各领域的美学共通原则。它使得寻找各个艺术门类的天然关联、建立艺术与非艺术的广泛联系愈加切实可行,培养学生艺术综合素质的实效性和操作性也愈加增强。艺术新课标遵循整合理念,力推艺术综合教育,将打造艺术综合课程作为一项关键任务,以弥补现有艺术课程在全面融合育人方面的不足。


从内部整合来看,艺术新课标新添了舞蹈、戏剧和影视,与音乐、美术统称为 “艺术课程”,通过增加艺术学科门类,让学生感受不同艺术的魅力和特点,拓展艺术视野。各艺术门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统整的,这种由单学科艺术课程向综合性艺术课程的转变,意味着艺术新课标正运用整体艺术观思考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共通性,“以各艺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至此,营造出五大艺术门类及多种艺术元素沟通和交融的新局面,形成相互衔接、有机整合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体系。从外部整合来看,艺术新课标突破学科本位造成的分科限制,明确提出“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艺术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关联”, 通过设置综合性较强的学习主题和单元活动,达成融合审美要素和培养艺术通感的目标。按照艺术新课标的要求,中小学艺术课程将充分汲取相近或相关学科领域的艺术素材,广泛吸纳与自然生态、人文生活和现代科技等相联系的艺术资源,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以此,建设具有跨界性质的艺术综合课程,把艺术学习置于更加多元和广阔的空间中,实现多维联动和全方位育人。


(三)实践取向:以强化艺术学科实践为重要路径


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育人方式,而学科实践是适应新课标内在要求的最佳育人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都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的人,揭示了实践“是人的生成的现实基础、是人的本质的自我确证”, 也是人的教育的真正根基。教育应该通过多样且具体的实践活动增强个体的学习经验,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的思考和行动尤为重要。实践在个体知识学习、技能掌握和素养生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义务教育阶段育人方式变革的方向。艺术新课标突出实践导向,不断强化艺术学科实践,注重创设富有意义的艺术实践场景,为深化学生的艺术理解、探究和创造寻找到恰当路径。


艺术学科实践是一种以艺术知识学习为基础,以复杂艺术情境和高阶思维参与为核心, 以深化艺术学科特质与艺术实践方式的耦合为突破口,最终指向艺术思维培养、问题解决和素养提升的多维实践探究活动。艺术学科实践应具有两大典型特征。其一,强调真实的艺术体验,即以学生能够触及和理解的艺术现象等为切入点,设计贴近真切情境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以沉浸式投入和具身性参与的状态,全身心地与大师对话 、与自然对话、与生活对话,获得可满足真实艺术需求的体验,积累解决真实艺术问题的经验 。其二,强调个性的充分展现,即为学生提供立体的艺术实践空间和多维的艺术问题情境,尊重学生在艺术学科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独特艺术视角 、艺术感知和艺术表达,鼓励学生建构富有个人意义的艺术话语体系,体会自主化、个性化艺 术创造的乐趣。如此一来,艺术学科实践作为艺术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实现着艺术教育“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目标追求。



2


艺术新课标的创新突破

结合前文分析可知,艺术新课标澄明了新时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改革的总体方向和要求,我国艺术教育向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为深入推进中小学校艺术课程改革工作,切实发挥艺术 课程所肩负的以美育人使命,艺术新课标在课程结构、教学设计和学业评价等方面作出创新,引领艺术课程建设迈向新征程。


(一)整体优化艺术课程内容结构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持续彰显着人们对美的向往,为美育的蓬勃发展带来契机。艺术课程作为学校美育的主干课程,其内容和结构应不断调整,为追求美好生活赋能添彩。对此,艺术新课标对艺术课程进行了一体化设计,重新架构和组织课程内容,进一步优化艺术课程结构。


首先,在课程组织时,充分体现艺术的实践性特点,围绕艺术实践规划学习内容,设置学习任务,将学生需要掌握和应用的艺术知识技能嵌入其中,形成“艺术实践—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层层递进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结构。在艺术实践的选择上,虽然不同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但学生学习艺术大致都需要经历欣赏—表现—创造—联系四个过程, 由此确定了“欣赏(欣赏·评述)”“表现(造型·表现)”“创造(设计·应用)”和“联系/融合(综合·探索)四大类实践活动。其次,在学段设计时,尊重艺术学习规律和学生发展的连续性、进阶性特点,划分一至二年级、三至五年级、六至七年级和八至九年级四个学段,在分段设计艺术课程的同时加强学段衔接,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比如,一至二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干,安排趣味化、生活化和情境化的综合艺术活动;三年级之后逐渐在音乐、美术课程中融合其他艺术门类;八至九年级开设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和影视多门艺术课程。最后,在内容选择时,增加“内容要求”板块,对不同学段学生在相应任务中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作出具体规定,特别提到遴选中华优秀艺术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进课程。同时,强调艺术学习与真实生活的整体统一,并强调将艺术活动作为 课程内容的主要组织形式,引领学生在积极健康和丰富多彩的艺术熏陶下扩充艺术视野,提升文化修养,坚定文化自信。


(二)合理完善艺术教学设计系统


艺术新课标言明了艺术教育的本质,认为其不是单一的艺术知识呈现和技能训练,而是对人的精神、品质和人格等加以培养的综合性教育活动。艺术教育本质的复归,需要作为方法论的教学设计提供指导。这对艺术教学设计提出新的要求。为此,艺术新课标在教学相关方面有了全新的变化,对艺术课程“为何教”“如何教”等问题作出了详细解答,吹响了中小学艺术教学设计改革的号角。


一方面,艺术新课标在学习任务后新增了“教学提示”,从教学策略、情境素材和学习活动等维度,把艺术教育的新理念融入教学系统,启发艺术教育者的教学设计思维。其中,教学策略是与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相关的提示,希望通过对艺术教学重难点的剖析,帮助教育者确定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有效的教学策略。情境素材是与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相关的提示,为教育者选择有教育价值的教学素材和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情境提供思路。学习活动指向学生该如何学习,提出活动性、趣味性、探究性等艺术学习特点,利于教育者设计新颖、多元、适切的艺术学习方式。另一方面,艺术新课标在 “教学建议” 中对艺术教学目标、方式和资源等进行了系统性说明,以期优化艺术教学具体设计。在教学目标上,提出艺术教学应强化素养立意,充分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温润心灵的功能,积极践行以美育人的价值理念。在教学方式上,主张艺术教学应注重感知体验,通过各种实践性活动提升 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推动学科实践改革落地生根。在教学资源上,倡导教师  跳出教材的限制,以开放的态度开发生活中的艺术资源,盘活用好各种适宜的艺术器具和材料,利用新时代信息科技成果和现代媒介赋能艺术教育,丰富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艺术的深层体悟。


(三)科学建立学业质量监测标准


课程标准是 “对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课程所设定的基本准则、内容规定、教学规范和质量评价要求”,内容标准和质量标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过度关注学科体系和学科知识,内容标准一直是课程标准编制的重点。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影响下,质量标准的作用和意义日渐显现,研制科学规范的质量标准刻不容缓。为此,艺术新课标增加了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用以界定学生在艺术课程学习结束之后应具备的素养及应达到的水平,带来了艺术课程质量评价的新突破。


总体来看,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是对学生学习结果和学业成就的刻画,目的在于将抽象的核心素养目标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从而使内化和潜隐的艺术核心素养成为艺术课程实施和评价的风向标,最终促成“教—学—评”的连贯和一致。其中,学业要求侧重对学生学习“量”的规定,是对学生在相应艺术内容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形成的能力和产生的品格等方面变化的具体要求,通常用动词形式表达学生需要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和会做什么。学业质量标准侧重对学生学习“质”的规定,是以艺术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生成学生在不同学段和不同艺术学科中的学业成就表现, 以确定学生在每个学段和每个学科应达到的合格标准。这两者不仅精准描述了学生在艺术课程学习中最有意义和最需要关注的学业表现,而且呈现了这些学业表现在相应学段所要达到的具体程度。作为艺术新课标的一大亮点和突破,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通过对学生艺术学业表现的量化和分级,构建了关于艺术学习效果的预期模型,为研制能够客观反映学生艺术学习广度与深度的学业水平考试和表现性评价方案提供了科学参照,推动艺术课程学业质量监测的科学性变革。



3


艺术新课标的落实建议

艺术新课标作为指导和规范艺术课程的纲领指南,直接决定着艺术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改革产生着深远影响。艺术新课标的落实,是义务教育学校艺术教育健康发展无法回避的重要一环。鉴于此,要通过艺术教育理念重塑、课程管理机制改革和艺术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为艺术新课标的落地保驾护航。


(一)追求 “美美之教”,重塑以美育人的艺术教育理念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追求美和表现美是其应然之举,以美育人和以美化人是其根本宗旨。换言之,艺术教育是“美美之教”的重要表征形式。然而,通过现实考察可以发现,艺术教育正逐渐“被功利绑架、被技术占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异化为“应术”教育和“技术”教育,导致审美教育降格为技术训练,变成工具性色彩浓厚的 “无美之教”。艺术新课标揭示了艺术教育的基本法则,即“以形象的力量与美的境界促进人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引领着艺术教育回归美育本位。以“美美之教”为重要价值追求,重塑以美育人的艺术教育理念,成为贯彻落实艺术新课标的实然之需。


新时代的艺术教育不只是技能才艺训练,更是提高审美修养、激发创造潜能和弘扬真善美的重要美育形式,必须树立“以美育人”的正确理念。从艺术教育的视角看,以美育人具有双重特性。一是极力彰显艺术的融通性,摆脱把艺术当作一个封闭系统的传统认知,在合并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多学科和多领域的美的内容。不仅发挥艺术特性以丰富个体的审美体验,培养对艺术和美的整体感知能力,而且在课程融合中锻炼个体的艺术思维和跨学科思维 ,培养艺术表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最终施展艺术课程在综合能力素质培养中的复合价值。二是深刻认识艺术的文化性,将艺术教育视为记录和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再现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文化信息,在潜移默化中加深文化理解、提升文化品位、培养人文素养。以人文精神为统领带领艺术教育走出技能才艺训练的误区,使其真正对学生的品行熏陶、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培育等产生正面影响,最终实现以美启真、以美 育善和以美怡情的根本目的。以美育人的艺术教育理念与艺术新课标致力于发挥艺术在培养审美和人文素养中的重要作用的诉求相契合,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当前艺术教育中存在的功利性和实用主义倾向产生纠偏作用,将有助于艺术教育不断向“美”而行,更好地落实和践行艺术新课标。


(二)聚焦课程育人,深化艺术课程管理机制改革


课程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场域, 因其本身承载着一定的教育意志和教育内容,而担负起“塑造人、引导人和解放人”的重任。课程育人故而成为实现教育应然价值和实然功能的基本行动方略。以课程育人为导向,艺术新课标重新审视并调整艺术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结构、实施要求和评价制度,以期充分挖掘艺术课程的育人价值。要使艺术新课标的宏伟蓝图得以实现,需要深化艺术课程管理机制改革,积极建立艺术课程育人的相关配套保障体系。


艺术课程管理是围绕艺术课程开展及其保障条件进行的指挥和决策活动,能够促进课程发展,保障课程实施。深化艺术课程管理机制改革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加强对艺术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组织与管理。随着艺术课程改革的深入,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化艺术教育研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对此,应加紧成立艺术教育研究领导小组,完善组织架构, 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文化部门协同负责艺术教育领域科研和教学的顶层设计、协调管理、督导检查等工作,由艺术类教育专家提供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的专业支持,由教师从学校实际出发潜心反思和改进艺术课堂,促使艺术教育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齐头并进,群策群力产出优秀科研成果和典型教学案例,提升艺术研究水平和艺术育人质量。第二,重视优质艺术教材开发。教材是课程育人的最直接工具,一方面,应坚决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由国家教材委员会牵头组织中小学艺术教材的编写、审定、出版和使用等工作,尤其注重对教材内容的管理,选择能够体现中华美学精神的素材,确保艺术课程育人有正确的价值 导向和相应的内容支撑。另一方面,应优化教材结构和形式,将艺术学科逻辑和生活逻辑相结合,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情境和任务串联经过严选的内容,并借助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开发纸数联动的新型艺术教材,以灵活、新颖的教材形态保障艺术课程育人价值的实现。第三,加强对艺术课程的实施督导和评价监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指导和监督,确保各中小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艺术课程,切实保障艺术课程的课时安排和实施效果。在课程评价过程中,应将严密性和规范性的学业水平测试与个性化和人性化的表现性评价相结合,客观呈现学生的艺术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和艺术核心素养发展程度,通过权威、有效的艺术水平测度检验艺术课程的实施情况和育人效果。


(三)立足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小学艺术师资队伍建设


高质量的教育和课程建设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艺术教育的发展对艺术教师的规模结构、知识体系和专业素养等提出了更高期待和更严要求,使中小学艺术师资队伍建设面临新的挑战。目前,我国艺术教师数量明显短缺,尤其是乡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职称结构、 学历层次、学缘结构、能力素养均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将直接影响艺术教育的整体质量和艺术新课标的真正落地。为了科学、扎实、有序地实施艺术新课标,必须加强中小学艺术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提高艺术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不断以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团队推动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障艺术新课标落到实处。


结合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现状,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行动。首先,针对师资力量匮乏和教师队伍结构失衡问题,师范院校应加大艺术教师培训力度,尤其需要加强对舞蹈、戏剧、影视“新三科”教师的培养,为艺术教育提供充足且高质量的后备军。同时,探索中小学艺术“双师型”教师的聘用机制,积极选聘高校相关艺术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和社会艺术类教培机构的优秀从业人员,逐步建立一支高学历、年轻化的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其次,针对教师可持续成长问题,探索职前教育和在职进修一体化的艺术教师培养模式,稳定艺术教育教师队伍质量。不仅在高等院校开设艺术专业知识、艺术课程教学法等理论性课程和艺术见习、实习等实践性课程,训练准教师的艺术素养和教育能力,而且通过国培计划、区域性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等,向一线教师传达艺术新课标的实质内涵和新课改的最新动态,解决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难题。最后,针对乡村艺术教师“脱域”问题,开展在地化艺术教师培训。在培训团队上,组建一支以本土艺术教育名师和教研员为主力、汇集 艺术大师和培训专家的专业队伍,打造高端培训平台。在培训内容上,精心筛选与乡土资源和乡村场域相匹配的培训内容,设计能够精准反映乡村艺术教育需求的培训项目,从而帮助教师立足乡村理解并内化艺术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培训方式上,采用云端讲座、现场交流等多种形式,给予乡村艺术教师实施本土化艺术课程的专业性示范和指导,不断强化其对艺术新课标的转化执行能力和对乡村艺术教育的胜任力。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击关注我们吧


来源 | “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公众号
内容来源 | 《中小学教材教学》2024年第10期
作者 | 何茜,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卞含嫣,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长按二维码关注

人教教材培训

微信号 : rjjcpx

人教教材培训
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全国中小学教师的育人帮手,为你提供统编教材和人教版教材的权威解读、培训服务、云教研和电子版在线阅读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