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解决问题关键能力 助力落实历史核心素养——新修订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的作业系统

教育   2024-10-29 20:33   北京  

教小萌说

一起来看!


本文字数:10416 字

阅读时间:21 分钟


2022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正式出台,基于新课标、新理念的义务教育历史统编教材修订工作随即正式启动。在历时两年多的修订过程中,教材编修委员会及修订组就义务教育阶段历史学科作业设计进行了大量调研工作,收集、梳理各方对现行教材作业设计的意见,发现共性问题,探究问题背后的实质;走访教育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学校,主要通过座谈、听课等方式,了解一线教师的教学困难和学生的真实学情。


在此过程中,修订组收集到大量信息,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历史学科作业设计有了更全面、具体的了解,发现了一些普遍性问题。



1


义务教育阶段历史学科作业设计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核心素养培养方式流于形式


随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出台和推广,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逐渐渗透到义务教育阶段,许多教师尝试以落实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作业设计。但由于对以上五大学科核心素养认识不够深入,或受到实际教学情况限制,很多作业设计仍以知识为导向,未能充分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以时空观念为例。很多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在作业设计中使用了历史地图,就算落实了时空观念,比如,出示一幅中国地图,让学生在上面标出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的位置,写出它们出现的大致时间;或者让学生在一幅世界地图上画出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路线,说说这些航路开辟的时间;等等。


但按照新课标要求,“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通过时空观念的培养,学生要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存在的”。也就是说,仅仅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需要理解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在这里发生了这些事情,更进一步地说,考查时空观念落实情况,不应落脚在知识点的记忆上,而应落脚在对“联系”的阐释上。比如,在新石器时代,为什么中国的某些地方留下了重要的文化遗址?这样的遗址分布情况说明了什么?迪亚士、达·伽马等人为什么选择向东开辟海上航路?哥伦布为什么要横渡大西洋?麦哲伦船队为什么能够完成环球航行?等等。


(二)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调研发现,很多教师会自行设计作业,指导学生课上或课后完成;题型多受考试影响,以选择题、问答题和材料阅读题为主,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实践性和互动性,学生参与感低、体验性差,久而久之,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有的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会有意识地在题干中创设情境,但这类情境创设大多只是一层漂亮的“外衣”,缺少实际意义。情境与设问转场生硬,问题指向的仍是教材给出的明确结论,学生答题依靠的还是对知识点、结论的记忆,而非对问题的主动分析和思考。在设计材料阅读题时,一些教师对材料甄别和问题设置不够重视。选择的材料大多摘自研究者的专著或论文,侧重观点阐释而非现象描述,设置的问题也倾向引导学生将教材观点复述一遍。这就导致学生既无法从材料中提取足够的信息进行历史解释,也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观点或者教材观点的推论过程。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养成路径依赖,只是机械性地重复记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结论,放弃探究历史、解释历史的主动性。


(三)忽视构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联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围绕各子目核心内容和全课教学重点设计作业。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缺点在于容易使考查内容碎片化,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过多地集中在某一点、某一课上,而忽视引导学生构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联系,导致学生将整体的历史、长时段的历史割裂看待,只知道一些零散的历史现象,而不去思考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和因果性,不能宏观认识它们的地位、意义和影响。


以《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为例。很多教师在设计本课作业时,会将考查重点放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华夫脱运动和卡德纳斯改革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和带来的意义上。强调亚非拉人民与殖民者矛盾激化和民族意识觉醒是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殖民地人民英勇抗争和不懈努力沉重打击了殖民力量,推动了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等等。


这种设计思路在内容上没有问题,但在结构上可以进一步优化。本课介绍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殖民力量遭到削弱、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是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无法调和殖民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矛盾的重要表现;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是19世纪民族解放运动的扩大和深入发展,在持续约200年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它与本册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甚至和《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部分内容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如果教师打开思路,从这个角度深化作业设计,就不仅能帮助学生将学过的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知识有机整合起来,还可以引导学生站在整体世界历史的高度,理解民族解放运动的阶段性特征和20世纪国际格局、国际关系的变化,认识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2


新修订历史统编教材

作业系统优化的主要内容

针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历史学科作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修订组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一线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较深,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够全面;不同地区课程资源分布存在差异,一些教师在有效利用线上线下资源、组织实践性较强的探究活动方面存在客观困难;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联系,对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理解不到位;等等。为了最大限度地在教材中解决这些问题,修订组依据新课标相关要求,结合实践调研中收集到的建设性意见,综合考虑不同地区师生实际需要,对现行教材作业系统——“课后活动”板块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大规模修订。


(一)形式上的修订


其一,明确分工,凸显层次性。数量上,沿袭现行教材模式,围绕课文重点内容设计2道习题。类型上,第1题以知识巩固题为主,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强化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第2题以探究活动题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在不增加师生负担的前提下,落实新课标作业评价建议,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和便利。


其二,丰富题型,提高趣味性。知识巩固题在过去选择题、判断题和问答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填空题、连线题、制表题、绘图题、对比题、归纳题、列举题等诸多类型;探究活动题在原来材料阅读题、查资料、讲故事、写读(观)后感和介绍词的基础上,增加了临摹仿制、开朗诵会和辩论会、办展览、做手抄报、阅读课外书、采访、寻迹、编演历史(情景)剧等。通过多种多样的习题类型,尽量减少学生练习时的抵触情绪,也让他们知道学习历史、探究历史还有这么多有趣的方法,进而爱上历史、爱上学习。


其三,增强探究活动的可行性和实践性。修订组在设计探究活动题时,综合考虑了全国各地的教学实际情况,降低资源获取难度,提高作业可行性。


例如,《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以下简称“九上教材”)第1课的探究活动题原本是让学生自行查找世界不同地区原始时期的壁画,说说从中能获得哪些信息。但在修改过程中,修订组意识到无论通过网络还是书籍,师生查找、甄别这些资源的难度都太大,于是改成直接出示两幅分别发现于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土耳其恰塔尔·休于的壁画(岩画),让学生说说观察到的场景。这不仅能保障所得资源的准确性,也大大减少了寻找资源耗费的时间,让学生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探究历史之中。


此外,修订组还设计了许多实践性较强的探究活动题。例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以下简称“七上教材”)第2课就有这样一道题:“查阅资料,选择纸张、木棍、黏土等材料,仿制本课中你感兴趣的一件文物,配上文字说明,向同学说说你所仿制文物的特征。”


题干所说的文物主要包括锛、箭头、渔叉、埙、纺轮、杯、罐等。学生要仿制它们,就需要根据它们的特性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制作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对史前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体会远古先民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资源的智慧。


在仿制文物时,学生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如何打磨、削砍、钻孔?如何调配水土比例,使黏土更具可塑性?如何将分散的零部件组装起来?如何使文物定型?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就需要利用生活中积累的常识和学过的自然知识,或者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办法,从而了解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方式。


通过这次手工活动,学生不仅能掌握本课的重点内容,还能锻炼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及“劳动创造人”的道理,在实践中领会本课主旨思想,落实劳动教育。


其四,构建联系,强化结构性。了解历史发展中的各种联系是学生全面认识历史、解释历史的前提,也是新课标规定的学业质量要求。为引导学生主动构建历史联系,修订组强化了“课后活动”的结构性,打通了不同册次之间的“壁垒”,帮助学生厘清历史发展脉络,学会多角度地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例如,《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以下简称“八上教材”)第4课第2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梳理中国历代王朝对新疆和台湾地区的管辖措施。这道题涉及七年级上、下册内容,学生需要回忆从西汉设西域都护府到清政府收复新疆、从三国时期卫温抵达夷洲到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再到清政府在台湾建省的过程,找出其中的关键节点,并说明每个节点的重要意义。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建立起历史发展的“古今”联系,切实认识到新疆和台湾地区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而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树立捍卫主权的意识,落实国家安全意识教育。


(二)内容上的修订


其一,尊重学生认知规律。根据布卢姆认知分类法,人的认知过程由简单到复杂可以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对于七至九年级学生来说,随着认知能力的增长,这六个层次可以陆续达成。因此,修订组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阶段性认知特点,统筹规划了3个年级6册新修订教材“课后活动”的难度。总体来看,随着学生年龄增长,不同册次“课后活动”的难度和与之对应的认知层次在逐渐提高。


例如,同样是连线题,七上教材与八上教材的考查内容和需要学生达到的认知层次有明显区别。七上教材第1课的连线题要求学生把具体的石器文物图片跟与之匹配的文字描述对应起来。这主要考查学生观察图片的能力和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只要找出图文一致之处,就能顺利完成。


而八上教材第14课的连线题,则是要求学生将差不多同一时期发生的不同历史事件(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三湾改编、秋收起义、古田会议)与它们的内容或意义连起来。这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还考查学生能否对历史事件作出合适的分析与评价,能否科学、准确地解释历史。


但这一趋势在九上教材中表现得不太明显,甚至可以说,九上教材“课后活动”的难度较前面几册还有所降低,这主要是出于对学生学情的考虑。


九上教材是世界历史第一册,这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接触世界历史知识,其中的很多概念和名词,大部分学生一知半解,有的可能都没有听过。而且与中国历史相比,世界历史范围更大、线索更多、内容更细碎,因此,学生若想夯实基础,为高中阶段世界历史学习做好准备,就必须在义务教育阶段强化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因此,修订组特意降低了本册“课后活动”难度,设计了大量填表题、列举题、排序题和连线题,考查学生对重要人物的成就、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的掌握情况,旨在强化学生对世界历史常识的记忆与理解。


除了不同册次的“课后活动”之间存在梯度变化,同一篇课文的两道习题在考查内容上也各有侧重。


新课标在学业质量描述中,将学生在完成阶段性学习后需要达到的学业要求划分为三个维度,从易到难、从微观到宏观,层层递进。编写组也遵循这一原则,在设计每课的“课后活动”时,有意识地在考查内容上拉开了两道题的差距。


一般来说,第1题对应第一维度,主要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事,比如,能不能历史地看待问题、评价人物,能不能准确地理解史料、运用史料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能不能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等等。第2题对应第二维度和第三维度,考查学生是否了解历史发展中的各种联系,比如,历史发展的古今联系、不同史事的因果联系、不同领域的横向联系、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等,能否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


以七上教材第7课为例。本课“课后活动”的两道题从题型上看都属于材料阅读题,但考查的维度不同。


第1题列出了《论语》中流传甚广的5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要求学生说说这5句话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这道题首先考查学生是否理解这5句话的意思,其次考查学生能否以利用这些材料,佐证自己的观点,最后考查学生的观点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人文情怀。它们属于第一维度的内容。


第2题摘录了《墨子·尚贤上》中的一句话:“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让学生先说说墨子的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主张,再结合墨子生活的时代,说说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主张。这明显提高了一个甚至两个层次,学生除了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概括出墨子的观点,还要知道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了解社会与思想之间的相互影响(联系),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


其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初步学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历史;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初步学会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初步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形成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具有国际视野,有理想,有担当。而帮助学生培养核心素养、考查学生是否达到目标要求,是“课后活动”的重要任务。因此,修订组在本次修订时遵循新课标要求,强化核心素养培养,增强作业指向性。


(1)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非常复杂抽象。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理解唯物史观,最适宜的方式就是将它们细化为一些易懂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比如,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和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等等。如果学生可以理解这些基本原理和规律,并能运用它们合理地解释历史现象,就说明初步学会了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看待历史的方法。为此,新修订教材设计了多道作业题考查学生对唯物史观的掌握情况。


例如,七上教材第5课有这样一道题:“结合所学,梳理从原始社会到春秋时期生产工具材质的变化,分析金属生产工具的优势是什么。”这道题看似让学生比较不同材质生产工具的优劣,但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能否解释生产力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因为学生回答这道题需要思考几个问题:首先,原始社会到春秋时期,我国主要的生产工具的材质是什么?其次,生产工具材质变化的趋势和原因是什么?最后,为什么从春秋时期开始,人们选择了金属作为生产工具的主要材料?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它的进步既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也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原始社会到春秋时期,我国劳动人民的生产工具的材质大体经历了从木、骨、石到金属(尤其是铁)的变化过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与传统木制、骨制、石制生产工具相比,金属生产工具具有锋利耐用、使用轻巧、易于加工等优势,生产效率高,更适合开发山林和荒地。随着金属生产工具的使用,农业得到发展,农业剩余产品增加,社会人口增多,这些都推动了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刺激手工业规模扩大。作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采矿业、冶铁业有所发展,这更加推动了金属工具的普及,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2)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学生要知道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学会阅读历史地图,能够将事件、人物、现象等置于历史发展的特定或总体进程及具体的地理空间中加以考察。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以下简称“七下教材”)第13课第1题就很好地落实了时空观念。这道题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两幅地图《宋代海路交通路线图》和《元朝交通路线图》,谈谈宋元时期中外交通路线的发展变化。学生要回答这道题,不仅需要读懂地图,说出宋代和元朝中外交通路线的不同之处,还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


这两幅地图蕴含的信息很多。学生首先要通过注记和图例,知道两幅地图表示的时间,知道哪些符号表示交通路线。


然后,学生要观察交通路线的类型、数量和线路,发现不同。比如,元朝中外交通路线在类型和数量上都明显多于南宋,而且元朝的海上交通路线覆盖面更广、路线更加合理,船只可以沿着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航行,到达高丽和日本。而在南宋,船只只能从明州出发,横渡东海(含今黄海)前往高丽和日本。


最后,学生需要说明为什么南宋和元朝的中外交通路线会有这些不同。这就要求学生将这两个时期的中外交通置于南宋和元朝的政治经济背景之下进行解释。比如,随着陆上丝绸之路重要性下降和宋代经济重心南移,海上路线取代了陆上路线;南宋时中央政权统治范围没有涵盖山东半岛及渤海一带,所以这一时期南宋船只很少能沿着这些地区航行;元朝时我国控制和影响的范围更广;等等。


(3)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要求学生知道史料的主要类型;能够解读史料,并甄别史料是否可信;可以区分史实和观点;重视史料价值,做到论从史出。


材料阅读题和资料搜集题是最能落实史料实证的题型。修订组在修订“课后活动”时增加了这两类题的数量,并反复甄选材料,确保科学性、权威性、可读性和适宜性;在设置问题时,修订组也侧重让学生根据材料,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作出解释和评价。


例如,九上教材第19课的材料阅读题就先出示了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的一段话。


60年至80年以前,英国和其他任何国家一样,城市很小,只有很少而且简单的工业,人口稀疏而且多半是农业人口。现在它和其他任何国家都不一样了:……有巨大的工厂城市,有向全世界供给产品而且几乎全都是用极复杂的机器生产的工业,有勤劳智慧的稠密的人口,这些人口有三分之二从事工业……工业变革的最重要的产物是英国无产阶级。


然后告诉学生《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写作于1844—1845年,最后让学生结合材料,说说工业革命对当时的英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在答题时,首先要理解材料内容。这段材料描写了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变化。而这段时期正好是英国工业革命快速发展的时期,所以,材料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接着,学生要知道材料性质,区分史实和观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写作于英国基本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期;作者恩格斯长期生活在英国,对英国社会有着深入观察;材料语言平实,少有情绪化表达,多为对历史现象的客观描述。因此,这则材料是一手史料,其中的历史现象可信度很高。


最后,学生要提取材料反映的信息,归纳总结作者的观点。恩格斯主要从城市规模、生产方式和人口结构三个方面说明了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社会的变化:城市越来越大;采用大机器生产,产品数量倍增;城市人口剧增,工业人口数量大幅超过农业人口数量,工业无产阶级兴起;等等。其实,工业革命的影响还有很多,但本段材料只能反映出这些方面。秉持论从史出原则,学生要克制表达,不宜过于发散。


(4)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这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核心素养,需要作出解释的人有科学、正确的历史观,能辩证、客观地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进行评价,评价的依据要准确、可信,因此达成难度非常高。不过,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即可。


从这个角度看,新修订教材中的很多“课后活动”都在引导学生作出历史解释,只是形式不同,其中问答题和材料阅读题比重较高。但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因此,修订组又设计了一些辩论题,希望学生能在不同观点的对立和碰撞中深入思考,得出自己的看法。


例如,九上教材在第16课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有人说‘光荣革命’不彻底,有严重局限;也有人认为‘光荣革命’避免了流血牺牲,是值得赞扬的。你怎么看?”这道题涉及对“光荣革命”的评价,两种观点都有道理。


第一种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认识到“光荣革命”只是重新分配了上层阶级之间的权利,普通民众的生活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它虽然限制了君主权力,但没有实现广泛民主,很多人没有选举权、参政权。在“光荣革命”结束后的约200年间,英国人民仍在为取得平等的经济政治权利而斗争。这种观点的不合理性在于,它脱离了“光荣革命”的时代,没有将“光荣革命”放在17世纪的英国这样一个历史大背景下看待。无论从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从新旧贵族与资产阶级跟王室的矛盾,还是从人们的传统观念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上看,废除君主制都不太可能。“光荣革命”虽然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但在当时它体现了时代的进步性。


第二种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光荣革命”实现了政权的和平过渡,避免了大规模流血牺牲,维持了社会稳定,确实值得赞扬。但它过分强调“温和的形式”,而忽视了“光荣革命”最值得赞扬的地方,也忽视了它的局限性。


当然,这道题没有唯一答案。让学生在辩论中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加以论证、表达观点就是本题的设计意图,教师略作引导即可。


(5)家国情怀。家国情怀体现了历史学习的价值追求,是学生学习历史、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和社会责任。历史学科是落实家国情怀的重镇,修订组在各册都设计了很多习题,来帮助学生形成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例如,七上教材第3课第2题让学生当黄帝陵的导游,向游客介绍黄帝的事迹,加深对“炎黄子孙”的身份认同;七下教材第18课第1题让学生说出清朝疆域的“四至”,引导学生理解“清朝奠定了我国今天的疆域基础”的含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八上教材第18课第2题让学生讲述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日英雄的抗战故事,感受革命文化,体会英雄气概,传承民族气节;《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6课列举了《歌唱祖国》《英雄赞歌》《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歌曲,让学生在歌声中了解时代风貌,认识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九上教材第14课第2题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西方历史的影响,让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世界影响,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九下教材第18课第2题让学生通过制作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手抄报,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其三,体现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为了加强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新课标加入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程内容,即让学生将所学历史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方法等结合起来,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深入探究。按照新修订历史统编教材的编写体例,每册最后的“活动课”集中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但在一些综合性较强的课文中,修订组也视情况进行了相应的跨学科作业设计。


以九下教材第7课第2题为例。这道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文学、音乐和美术3个小组,分别选择巴尔扎克、贝多芬或梵高的某一作品,结合历史背景并运用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知识和技能对该作品进行赏析,并在班级分享交流本组的赏析报告。


这是一道典型的跨学科作业。无论加入文学组、音乐组还是美术组,学生都要去了解作者生平和他创作所选作品的经历,并运用相应的课程技能和方法分析该作品,体会该作品表达的主旨思想和蕴含的丰富情感。不仅要“赏”作品本身的文学性或艺术性,还要运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析”作品的历史性。比如,它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文化特点?它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怎样的社会状况和思想观念?这些作品在各自领域具有怎样的地位?它们的风格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等等。


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的视野会变得更加开阔,视角更多元,不仅能从宏观角度理解作品与时代的关系,领悟必然性,还能从微观角度了解作家与作品的关系,感知偶然性;不仅能从横向角度理解文学、音乐、美术在理论和表现形式上的相互影响,还能从纵向角度知道文学史、音乐史、美术史的发展历程和阶段特征。


总体来说,新修订历史统编教材的作业系统严格落实新课标要求,紧扣课文主题,尊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现行教材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希望新的作业系统能在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更好地落实历史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历史学科育人作用。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击关注我们吧


来源 | “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公众号
内容来源 | 《中小学教材教学》2024年第10期
作者 | 王婉旎,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主任编辑


长按二维码关注

人教教材培训

微信号 : rjjcpx

人教教材培训
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全国中小学教师的育人帮手,为你提供统编教材和人教版教材的权威解读、培训服务、云教研和电子版在线阅读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