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名片」,关注「教师营」,阅读更多好文。
教小学数学的小李要调走,立刻有好几个语文老师盯上了这个空缺,申请转行。校长有点发懵,找几位老师谈心:都是为啥啊?
大家异口同声:要不是因为教语文实在太难了,谁愿意半路改嫁!
张老师第一个讲:每天备课,其他老师就带教科书,我们还得抱上字典词典,累得慌!
那些五花八门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近义词反义词,傻傻分不清,还有飘忽不定的轻声儿化变调,没事大家就争争争,还老争得面红耳赤。
这天,语文老师们又吵起来:“到底是‘问渠那得清如许’还是‘问渠哪得清如许’?”
有的说是“那”,有的说是“哪”,有的说字是“那”也读“那”,有的说字是“那”但读“哪”。
一时间,问度娘的、查古汉语字典的、找教师用书的,忙成一团,还有找到了央视主持人视频的,却还是没有定论。
还有次,问“转”的读音,为什么在“旋转”里读第三声,到“天旋地转”又读第四声?吵得那叫一个热闹,数学和英语老师都被吸引了来,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汉字捉摸不透,只能善罢甘休。
更要命的是,隔个三年五载,某些字的读音、笔顺就要改一次,一些笔画、部首的名称也会换一换……
陈老师接着说:改作业才最难,我们教语文的,哪个不是眼巴巴地羡慕其他老师!
数学、英语布置在班级群的作业,两行就搞定,语文作业一发出来,满满一整屏。
生字、词语、基础训练、课外阅读、朗读、背诵、听写、默写、查资料、小练笔、日记、作文等等等,别说学生看了发晕,老师自己也是头疼不已,布置了就得改啊!
再到到办公室里一看,堆了一桌子作业的,肯定是语文老师的座位。
改作业时,数学、英语老师能边改边聊热播剧,填空、选择、判断,123、ABC、√×√×,一节课刷刷刷改完两大摞。
语文老师呢?改一本,翻下书,改两本,翻下词典,改三本,拿起手机查。通常,她们聊的是——
“老王,你看这两个词算不算近义词?”
“张老师,这个句子正确的缩句到底是什么?”
“你们帮我看看,这段话的说明方法是哪三种?”
就这么着,一摞语文作业能改上两节课,改不完的还得用袋子拎回家继续改!
秦老师抢着说:马上期末改卷,那才叫赤裸裸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数学老师在计算总分了,
语文老师才改三分之一;
数学老师在分析试卷了,
语文老师还在奋战作文;
数学老师全部完工去逛街了,
语文老师还在吵和标准答案不一样怎么给分。
尤其是阅读题,学生的答案是千奇百怪,觉得好像是表达了那个意思,又好像没有一个词语能踩中正确答案的点。既没有完全错,也没有完全对,真让人崩溃。
改作文为了公平,得安排两个老师改,再取平均分,俩人打分差距过大还要让教研组长定夺。
好嘛!教研组长只俩小时就定夺了上百篇作文。一个说作文创意有想法应该得满分,一个说作文离题不符合要求要扣20分!唉,太难了!
马老师立刻接上:改考试作文还算好,平时改作文才是改到怀疑人生!
题目、选材、布局、中心、详略、语句、描写……就算只改下错别字病句什么的,一篇最少得5分钟吧。一个班按50本算,就是250分钟,要4个多小时不动不移,还必须是一直维持高效率的批改才可以。
但事实是:一会儿要上课,一会儿要上操、一会儿学生来打个报告,一会儿同事来问个问题……
好不容易遇到一节空堂,想静下心来改作文,看到那些写得单纯懵懂的作文——
一会儿,数数改了几本了?
一会儿,再数数改几本了?
一会儿,又数数一摞还剩几本?
下课铃响,发现一组才改一小半。
还有日记、写话、练笔等等这类的作业,此起彼伏,前赴后继。一个学期里,不是在改作文,就是在改作文。
年纪最大的老何幽幽地开口:不光这些,我教了二十多年的语文,现在倒越来越不知道怎么上语文课了。
课改年年搞,教材总是换,花样百般出,看你可迷眼。
参加培训,来一堆名词:
人文性、工具性、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基础知识、提升核心素养、合作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沉浸式学习……
听一回课,就冒一个主题:
“阳光语文”“青春语文”“绿色语文”“智慧语文”“新课程背景下”“信息化背景下”“翻转课堂背景下”……
语文老师哪忙得过来,天天就是学习新课标、学习信息技术、学习翻翻翻转转转,学习解锁各种新技能。
还有普通话、粉笔字、下水文,没事就得练练练,但凡有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校园报道、剧本表演、客串主持什么的,还不都是喊语文老师去应对?
哎!真是上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