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山水小景册》局部
明清易代之际,清初的画坛呈现出繁荣的景象。除以“四王”为首的正统画派外,还涌现了一批以明末遗民为主的画家,隐迹山林,寄情翰墨,其中以艺术风格独特,情感真挚强烈的石涛、弘仁、髡残、朱耷合称的“清初四僧”最具代表。石涛《山水小景册》局部
此八帧山水为石涛所作。与四王纯粹师古为法的正统画派相异,石涛其画在于“搜尽奇峰打草稿”,师古但为我法所用。构图新奇,笔墨淋漓,面目独具。此小景杰品虽无年款,但根据其一落款“小乘客”可推测是其中早时期作品。石涛早年在松江时,拜一代名僧旅庵本月为师,后避难旅居于宣城,此时石涛沉心于佛门下,佛法尝曰:大乘渡人,小乘渡己。想是引此意,故有“小乘客”此号。清代李驎《大涤子传》也载,在宣城时期石涛“自称为小乘客”。石涛《山水小景册》局部
全观此八帧山水,构图以“截取法”特写其景,传达深邃之境。正如石涛所认为“不可拘泥于三叠两段”,此套无论取景构图,都更侧重强调所绘之景的虚实变化,仿如相机聚焦前景,后景因景深过小而适当虚化。每开主景枯木茅屋,坡岸重苔均细致描绘,反观远山则墨笔更为氤氲,用以强调虚实意境。其三开虽稍显不同,但此意更强:中段渴笔精绘山塔林木,横直交错,焦点于此;而前后山景只缀以苔点,并无多绘。《苦瓜和尚话语录》皴法章第九:“笔之于皴也,开生面也”。此册从画风来看,石涛已受到一定梅清的影响,除其善用的湿笔墨法外,皴法参以解索。笔墨章第五记:“墨之溅笔也以灵。墨非蒙养不灵”,枯湿浓淡兼施,水墨渗化笔墨融和,体现山川小景的深厚。大部的留白则辅以画面极强的空间感,又如《画荃》尝云:“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石涛《山水小景册》局部
本山水册原为一套八开,约百年前散佚。其中四开被张善孖、张大千兄弟收藏,后归刘力上收藏并题跋。另四开流入日本,有长尾甲题盒。今合成完璧,重现原貌。张善孖、张大千旧藏石涛山水四开,刘力上长跋于后:“此册是石涛早期之作,用笔俊俏,用墨秀润,虚实相生,干湿得宜,非有高深造诣不能得之。大千夫子十分珍惜,经常携带身边,细心观赏……”石涛《山水小景册》刘力上题跋
石涛一生云游多处,师法造化,诗书画自成一家,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时代气息。其重要作品也多以小景册页呈现。石涛曾题画诗云:“小水小山千点墨,一丘一壑一江烟”,也正呼应了石涛的笔墨情怀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