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4个典型案例!

文摘   2024-11-06 16:27   柬埔寨  
关注[中柬赛尔生命公众号],最新消息不错过~
点亮星标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导读

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干细胞移植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大脑中的黑质和纹状体通路,导致肌肉强直、震颤和运动障碍等症状。尽管医学界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目前还没有能够完全治愈帕金森病的方法。


帕金森的治疗现状


目前,对于帕金森的治疗手段主要集中在药物和手术两种。而最广泛试用的药物就是左旋多巴,早期多巴胺能药物能够很好地控制PD症状,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帕金森治疗“蜜月期”,一般只有3至5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药物会逐渐失去疗效,常会引起异动症、冻结步态症状、关节僵硬等副作用,同时具有成瘾性,大多数患者需要终身服用。

当药物也无法控制症状时,则需要考虑使用脑深层刺激手术(DBS)。通过手术向脑中植入电极,并通过脑部节律器发出规律的电信号,用以调节脑部活动信息,控制运动症状。

然而DBS手术较局限:

①手术治疗费用较高;

②适用范围有限,较适用于PD晚期且无痴呆症的患者;

③手术副作用较大,或导致永久性认知障碍。

但很遗憾,这些方法并非对每个患者都有效,更重要的是,传统的治疗手段均无法逆转神经变性,无法增加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数目。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治疾病。因此寻求一种从病因上提高神经系统细胞数目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干细胞可有效干预帕金森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细胞,用于修复或替代受损的细胞。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干细胞移植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通过将健康的干细胞移植到患者的大脑中,可以替换受损的神经细胞,改善神经网络的功能,从而缓解帕金森病的症状。

其中,来源于新生儿脐带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的多向分化潜能逐渐应用于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中,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UC-MSC移植后能够定向迁移到病变部位,表达替代缺损的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使其发挥正常的细胞功能,从而缓解帕金森患者的病症。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的研究案例


国内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研究也已取得了许多可喜的临床效果。

案例1:

国内研究者为9例帕金森患者采用经腰穿蛛网膜下腔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28天后所有患者震颤、强直、迟缓、走路不稳等症状均显著改善,小脑平衡功能亦得到显著提高。

结果显示: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帕金森,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症状,提高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

案例2:

国内某医院发表在《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的一项临床研究,选择收治的38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结果:所有患者的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障碍均不同程度缓解,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均较平稳。38例患者移植后UPDRS评分显著低于移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治疗过程中患者有低热、头痛、腰痛、兴奋症状出现,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完全缓解。均未见抗移植物宿主病。

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案例3:

国内某医院内分泌科选择院内收治的10例帕金森患者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

通过颈动脉移植途径植入10例帕金森病患者体内。每周1次,移植3次后,对患者进行移植前后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和改良的Webster评分,并评估移植后不良反应。

结论:患者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能够有效控制帕金森病的发病进程,有效改善受损的脑组织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案例4:

河北某医院神经内科纳入34例帕金森患者,应用经体外培养无菌分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外周静脉滴注移植治疗。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开始至随访结束,34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及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后1个月内,9 项量表评分明显改善,治疗后3个月,10项量表评分明显改善。

结果显示:hUC-MSCs经静脉移植对帕金森患者安全有效,可以改善MS(多发性硬化)及大部分NMS(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与移植前相比较,移植后1个月、移植后3个月均有效,疗效可维持到第3个月,1个月到3个月期间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综上所述,间充质干细胞对临床治疗帕金森病、逆转病程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未来前景非常广阔,有望造福更多患者。

-End-

「有用就点在看」

📮赛尔健康专员客服微信:Cell-Life-Science

免责声明

本账号文章若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删除

中柬赛尔生命
干细胞知识分享,生物技术科研与转化,新技术推广与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