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疗法有望拯救3亿人的睡眠障碍!

文摘   2024-10-11 11:23   柬埔寨  
关注[中柬赛尔生命公众号],最新消息不错过~
点亮星标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一沾枕头就睡着,“秒睡”让饱受失眠困扰的人群羡慕不已。但入睡快不等于睡眠质量好,秒睡也可能是一种病!“秒睡”有生理性与非生理性两种,生理性的“秒睡”是由于过度劳累或者有良好的睡眠习惯;而非生理性的“秒睡”被称为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睡眠障碍


01

什么是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一种目前病因尚未彻底阐明的终身性睡眠失调疾病,常见于8至20岁的年龄段人群中达到发病高峰。据统计,每10,000人中就有2至6位遭受此疾困扰,全球范围内估计约有300万人生活在由这种难以治愈、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带来的阴影下,而在我国,约有70万发作性睡病患者,但遗憾的是,实际得到确切诊断的病例不足5000例。


该病的核心特征表现为日间过度嗜睡,即患者在正常应保持清醒的日间时段内频繁产生强烈的睡眠欲望,甚至可能随时随地快速陷入睡眠状态,且这种状况具有突发性和不可抗拒性,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更为多见,并具有显著的家族遗传倾向。



部分发作性睡病患者在入睡时意识依旧清晰,虽无法发声或行动,却能听见周围的对话内容,同时可能伴随出现焦虑情绪及幻觉体验。


更为严重的是,虽然此类患者在白天频繁打盹,夜晚的总体睡眠时间并未因此增加,反而经常出现夜间失眠的现象。即使成功入睡,也可能遭逢睡眠幻觉、睡眠麻痹等问题。这样的恶劣睡眠质量长期累积,将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心悸不安、紧张焦虑、体力衰弱,乃至引发抑郁、焦虑症,进一步增加肥胖、儿童性早熟以及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的风险。


02

睡眠障碍影响造血和免疫反应


长期缺乏充足睡眠会对免疫系统的细胞产生负面效应,进而提升罹患炎症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具体而言,每晚持续缺失1.5小时的睡眠就有可能加大患病概率。


来自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Filip K. Swirski和Cameron S. McAlpine团队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Marie-Pierre St-Onge团队在《实验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揭示了碎片化睡眠(SF)通过影响造血干/组细胞的表观遗传修饰,从而对免疫反应产生长远影响的内在机制。



研究中,科学家们对14名健康成年人进行了为期六周的追踪观察,保证他们在每晚至少获得八小时的连续睡眠。在此期间,他们采集了受试者的血液样本并分析了其中的免疫细胞。


接下来的六周里,这些健康成年人每晚的睡眠时间减少了90分钟,再次抽血以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在睡眠受限的情况下,所有参与者的免疫细胞均出现了明显变化——细胞数量增多,DNA结构亦发生改变。在六周的睡眠限制后,他们的免疫细胞数量增加了。这意味着他们体内出现了炎症。


为进一步验证结果,研究者采用小鼠模型进行了深入实验。若干组小鼠被分别设定为:自然整夜睡眠、持续性睡眠碎片化(每隔一段时间通过触觉刺激使其苏醒,总计16周),以及在经历睡眠碎片化后接受为期十周的连续充足睡眠恢复。


在各阶段,研究人员分别收集小鼠的免疫细胞进行分析比对。实验结果与人体研究相吻合:经历睡眠碎片化的小鼠,其免疫干细胞(生成免疫细胞的骨髓多能干细胞)同样表现出显著变化,包括免疫细胞数量的增加以及DNA重编程的迹象。


SF影响了LSK细胞的表观遗传修饰


即使经过长时间的“补眠”,睡眠碎片化小鼠的免疫干细胞依然留存有一系列表观遗传标记,这使得它们在后续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可能出现骨髓分化偏向,增强炎症激活状态,从而使小鼠更易患上炎症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深刻揭示了睡眠不足是如何通过内在机制对造血机能和免疫系统产生持久不利影响的。


03

睡眠障碍的治疗困境


在现代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充足的睡眠被视为维护身心健康的核心要素,然而,睡眠障碍这一现象正逐渐成为影响广泛人群健康的隐性威胁。在中国,据统计有超过3亿人深受睡眠障碍之苦,长期的失眠问题不仅是对身体正常功能的持久侵蚀,更是各类疾病的潜在诱发因素,可谓是一种渐进式的健康损害,其危害程度堪比“慢性自杀”。


长期的失眠问题与心境障碍的风险升高有着直接关联,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众多躯体疾病的发病风险,涉及范围广,从慢性疲劳、高血压直至冠状动脉心脏病、动脉硬化,乃至糖尿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失眠往往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国的相关科研成果表明,长期失眠人群罹患重度抑郁症的概率比常人高出约6倍,这使得解决失眠问题成为了当前公共卫生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针对长期失眠的临床治疗手段,目前主要包括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两大类。尽管传统的镇静催眠药物能在短期内有效地缓解失眠症状,但其伴随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而非药物疗法,则涵盖了认知行为疗法以及中医的非药物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尽管疗效确切,但疗程较长、实施过程相对复杂,并且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


鉴于此,开发更为有效的、既能改善短期睡眠障碍症状又能优化患者长期康复效果的治疗策略显得尤为迫切。未来的研究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旨在实现对睡眠障碍更为安全、持久且无明显副作用的干预,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受睡眠障碍困扰的患者群体。


04

干细胞治疗眠障碍的探索


随着医学科研的不断突破,干细胞治疗为我国3亿受困于失眠困扰的人群带来了一线曙光。


2017年,国内的一项开创性临床研究聚焦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治疗慢性失眠症方面的效果及其安全性。



在这项研究中,共有39位经过中药、认知行为疗法等常规治疗无效的慢性失眠患者接受了临床观察研究,他们都面临严重的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低下以及总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问题。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了移植组和对照组,其中移植组的19位患者接受了一次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而对照组的20位患者则按照病情严重程度相近的原则,服用安眠药阿普唑仑长达一个月。整个研究对两组患者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跟踪随访。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一次静脉输入间充质干细胞悬浮液治疗后,移植组在治疗1个月后取得的睡眠改善效果与口服安眠药物的效果相当;而在治疗2个月后,移植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已显著优于对照组;到了3个月时,移植组的生活质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除了极少数患者在接受干细胞移植当晚出现短暂的兴奋和睡眠不适,但在2至3天内自然恢复正常外,整个观察期间并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此项研究有力证实了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慢性失眠症方面具有的显著成效,一次性治疗即可产生持续一年以上的积极效应,不仅能有效改善失眠症状,还能大幅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这为寻求安全、长效治疗失眠的新途径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实践支持。



国外一些研究也在探索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其他疾病时对失眠症状产生的间接改善效果。比如,Boika 等学者开展的一项研究专门检验了间充质干细胞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尤其是失眠)的影响。


在这项研究中,12位PD患者接受了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移植方式包括静脉注射和组合式(鼻腔+静脉)注射。随后,通过运用一系列标准评估工具,诸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Epworth嗜睡量表、非运动症状量表以及39项PD专用问卷等,对患者的非运动症状特别是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进行了详细的量化评估。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移植的患者群体中,非运动症状的整体强度,包括睡眠障碍在内的症状,得到了显著减轻。



研究成果进一步强化了干细胞技术在应对睡眠障碍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与此同时,深化对干细胞与睡眠状态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解,将进一步稳固干细胞疗法在治疗睡眠障碍问题上的理论基础,并有望推动其临床应用更加科学有效。


总结:干细胞疗法的独特优势体现在其安全性及持久性上,相较于传统的药物疗法,它不易导致药物依赖,且副作用较少。更重要的是,干细胞因其天然的自我复制和分化潜能,使得治疗效果更加长久。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和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干细胞治疗将会为越来越多饱受失眠困扰的患者带来切实有效的康复希望。

-End-

「有用就点在看」


免责声明

本账号文章若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删除

中柬赛尔生命
干细胞知识分享,生物技术科研与转化,新技术推广与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