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文物低语的时代回响
齐伟
《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深度聚焦水下沉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再现了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发现、打捞、保护与考古全貌。影片聚焦城市文明、回溯历史长河,细腻记录了“长江口二号”从初探至整体打捞的艰辛历程,以科技之光照亮深渊沉船,勾勒清末航运、上海港兴及传统造船的辉煌篇章。该片不仅在时代浪潮下以历史探寻增强文化自信,更是对上海打捞局水下考古工作者坚守精神的颂歌,展现了上海水下考古工作者态度开放、视角前瞻、品格坚韧、敢于开创的海派精神,彰显了我国在水下打捞、研究与保护领域的崛起与卓越成就。
悬念叙事下的沉船重现与时代拼图
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以“江海撷珍”文物展为伊始,以“沙船”在水岸的消失为悬念,对长江口二号科学考古工作进行了回溯,引领观众以“进行时”的视角,走访上海崇明、翻阅史料文献、咨询各界专家、打捞沉船文物,通过层层抽丝剥茧、终得以还原出百年之前波澜壮阔且暗流涌动的海上交通图景、窥见晚清贸易商品在上海的集散,见证历史狂浪中清末社会的变迁。
在探寻清末长江航运史、上海港口发展史和中国传统造船史的过程中,观众仿佛化身考古科研团队一员,真切地体会到在浑浊的长江水中无法寻觅沉船的彷徨、确认古船年代时的期盼与忐忑、打捞受阻时的紧张不安,直至最终沉船归港、考古目标达成的激动欢呼,从而真正走近中国水下考古的志趣天地,走进中国造船和贸易的历史时空。
科技赋能水下考古的“超级工程”
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清晰地还原了考古技术团队的“水下作业”流程,向观众全方位、立体式地呈现了当代水下考古技术的革新风貌,不仅彰显了沉船发掘作为水下考古领域里程碑式的成就,更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典范。在影片中,考古工作人员不仅通过建立三维数字化模型,剖析沉船的结构,还原船体的形状、大小,确定船舱的位置,而且利用深水潜水技术、声呐探测技术、物理海洋学、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生物基因溯源技术等学科技术,逐一解锁长江口深邃水域中沉船的秘密。
这一系列科技成就,不仅极大地便利了水下考古工作,让沉船遗址重见天日,也成为展现我国科技考古雄厚实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的亮丽名片。它激发了公众对科技自强精神的深切共鸣,同时也唤醒了人们对悠久历史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让传统文化在科技的光芒下焕发新生。
沧海横流、潮头击楫:大国工匠的责任与担当
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中塑造了一批匠心独运、治学严谨的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展现了大国工匠“一生一事,矢志不渝”的责任与担当。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远渡重洋,花费近四年时间整理哈佛大学图书馆内所藏的中国旧海关史料,填补了中国旧海关史学研究的空白;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翟杨长期投身水下考古工作,带领团队走访上海崇明,为沉船的打捞进行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和现场勘查工作;以储永林为代表的潜水员们无畏严寒与激流,一次又一次地潜入水下探摸,以确保弧形梁的安全下放。各路力量协力解密攻坚,共同绘制了一幅现代中国科技考古的壮丽画卷,呈现出当下中国严谨的考古治学水准、精密的科技工程实力与宽阔的人文地理情怀。彰显了国家文化自信与工匠精神的熠熠光辉。
江海撷珍,揭深渊沉船之谜;文物低语,聆听时代的回响。“长江口二号”的考古挖掘是中国水下考古领域里程碑式的成就,纪录片《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以此次考古发现为“切口”,揭开了晚清上海航运文化的历史一角,展示了国内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与理念,塑造了精诚合作、“择一事,终一生”的大国工匠团队形象。这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在民族记忆与当代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固的桥梁,让观众在感受历史厚重的同时,亦思考着如何传承与发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月映太湖
马圣楠
提笔写作这天,窗外是呼啸而过的台风——下午说是台风已一个箭步奔去了苏州,留下风中凌乱,但所幸安然度过的上海,等着中秋的圆月。
唐代永嘉禅师,在《证道歌》中云:一性融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月映万川”的禅意从那时起进入了中国人的意象,最甚处,想来莫过于水系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平原,那可真有着一月映万川的景致——而居于长三角中央心脏似的,是静静嵌在北纬30°映照天光的太湖。
掩卷品茗,总会感慨:在自然界形成江河湖海的地质年月前,人类文明史显得如此短促。
古名“震泽”的太湖自良渚以降,人类文明史大约6000年左右,听起来似乎很久,不过这还不是最久的。比如以世界最大的苏必利尔湖(Lake Superior)为例,尽管该湖在1622年为法国殖民者所发现,才得以法语Supérieur命名,但第一批来到该湖地区的人类出现在距今约1万年前。
1961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他的著作《城市群:城市化的美国东北海岸》中第一次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具体是指人口规模在2500万以上和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50人的特大城市。按其标准,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是世界上六大城市群之一。
如今的苏必利尔湖连同其他四个北美大湖沿岸的城市被视为“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苏必利尔湖周围许多城镇是采矿区、加工区或是航运据点,而其湖岸与荒野则让旅游业也成为该地区的重要产业。
面对地球母亲同样慷慨的馈赠,尺寸在世界大湖前,完全排不上号的太湖,在久远的千余年间,却令人惊异地孕育出宋锦、苏绣、紫砂这样的绝顶工艺,生长着水八仙、大闸蟹这样的乡土至味,孕育出园林昆曲、桑基鱼塘这样的生活艺术,这不能不让人好奇起这方水土这处人。
《太湖之恋》的出现,又一次回应了这种对于“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好奇——说是“又一次”,无外乎此地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朝历代有数不尽的掌故诗篇倾心描摹,而时移事易,常写常新。
最近一次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发展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活力逐渐显现,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江苏、浙江、安徽为两翼的空间布局。2019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更是为这个区域的发展,换上了适应于新时代的羽翼。
这些道理固然可以通过理性来认知,然而“江南”之所以是江南,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却不是聊聊几句话便能概述的——事实上纪录片也无法“尽数”,不过又有多少人能拒绝在镜头里,重逢曲折有致、玲珑生动的江南呢?
这种观感的背后离不开充满深情的创作者——毕竟对于江南的描写汗牛充栋,随意拼凑都能是一部不错的“纪录片”。不过本片团队却像采集太湖石的石工一样,在浩如烟海的素材里,找出一个个令人影响深刻的细节,构筑起一个新时代的新太湖景观——印象尤深的是台词中一句太湖平均深度不到2米,因此“无风也有三尺浪”,有趣的是,前一集对于紫砂的描述里,点出了那个烧出稀世紫砂的窑口名曰“龙窑”——“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主创们送给太湖深沉的爱恋,让人动容。
每片故土都有他们的游子眷恋的理由,而这片太湖是所有江南人魂牵梦萦的理由。江南人该看一看《太湖之恋》啊,新江南人也应该看一看《太湖之恋》啊,如果曾经不曾理清缘由,何不用两个多小时,站在当下,听一群爱这片水土的人向另一群人讲述太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看这群人如数家珍地念着湖边的风物、土地和人民、体味着我们共同的光荣、波折与梦想,何其乐哉!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
《前浪》:是老年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未来
刘海波
前几年网络上有个热词叫“后浪”,是中年一代对青年一代的肯定与鼓励,长江后浪推前浪,社会的发展的确要寄托在新一代“后浪”身上。
然而,“后浪”们一旦开始走向社会、承担社会责任,会发现他们首先要直面的现实就是老龄化社会已然来到中国,他们面对的最大社会难题是大批的“前浪”被推到了沙滩上,累积在此,需要被关爱、被照顾。然而,坦率地说,小到每个家庭,大到一个城市、整个国家,我们对已经走向老年的我们的父辈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了解,尚未做好照顾他们的准备。
在这样的历史档口,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推出的系列纪录片《前浪》,就显得格外及时。《不老爱神》关注的是单身老人对爱情和伴侣的渴望与追求;《爱人》讲述的是一位老人陪伴和照顾患阿尔兹海默症爱人的艰难;《明天会更好》以一位学习驾车的96岁老人为主角,呈现一对恩爱老人的希望与失望。其他还有一对母子通过写作,重建代际沟通的《母亲写作计划》;通过五位老人洗澡的经历,讲述着老年人生的疼痛和对生命尊严维护的《洗澡》;也有记录老人网购成瘾的《顺水行舟》等。
这些纪录片让忙碌于学习与工作的我们——后浪或者中浪,第一次集中了解了老年人的孤独、艰难、渴望与梦想。更难能可贵的是,纪录片在处理这些议题时,不猎奇、不煽情,而是通过长时间的记录观察,形成了冷静客观的态度。
《前浪》不是一味地描摹老年的困境,也没有美化老年生活,每一集都在用真实的影像去破除社会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不给年老加上悲情的滤镜,让人感受生命的厚度与宽度,看到生命的态度和张力。
正是因为真实的力量,《前浪》播出后,不仅吸引了老年人的强烈关注,而且收获了大量年轻人的评论转发。在小红书、抖音、微信视频号、微博等各个舆论场,年轻人纷纷留言、录制视频表达观感,形成了“前浪”现象的讨论。
在这部纪录片登陆电视台之前,总导演范士广在电影院举行首映礼,我有幸接到了邀请,遗憾的是因为其他工作未能到场。最近通过电视平台观赏,看到开篇那宏阔的大海涌浪、海边弹钢琴的银发老人和倾听海螺的儿童组成的富有电影质感的画面,我才明白为什么导演敢于把首映放到电影院的大银幕上。
看完这部系列纪录片,我想到了十几年前发生在我课堂上的一幕:一个学生询问我可否放映一段他回家拍摄的家中老人去世前后一周的记录影像,放映中,学生解释他有些声音采录得不好,有些病床上的光也太暗。我说,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记录了。这位同学就是《前浪》的总导演范士广。那年的寒假过后,他和同学带回了拍摄家乡养老院的纪录长片《当一个人老了》。2011年他们到电视台不久,就交出了多季纪录片《人间世》,感动了无数观众。如今范士广和他的同事又交出了《前浪》。我发现,他的主题一直没变,一直在关心社会的弱势人群,一直让冷静的摄影机发出温情的目光。而这,正是中国纪录片最可宝贵的传统。
(作者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这是我们的故事
邢虹文
保罗·萨洛佩科,两次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旅行作家、国家地理撰稿人,2021年9月到2024年5月,在徒步伙伴的陪同下,跨越10个省市,行程6700多公里,徒步700万步,穿越中国。系列纪录片《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跟踪拍摄这一“漫长”的旅程,记录下保罗与中国相遇的故事。
全球化叙事,景观化呈现
纪录片《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是保罗·萨洛佩科全球叙事故事中的一个篇章,他2013年从非洲出发,徒步穿越地球,目的地是南美洲的火地岛。穿越中国的时候,保罗已经徒步了8年。进入中国前,对他来说,中国是书本上、新闻报道中的“媒介想象”,保罗在中国徒步行走2年多,在峻岭悬崖、乡间小路、城市街头行走的每一步,都是想象的中国与现实的中国不断校对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建构立体真实的中国形象。
纪录片记录了保罗沿着胡焕庸线,这条假想的中国东西分界线,行走在云南高黎贡山山脉,都江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中,行走团队如同流动的音符,与大自然和城市景观交融在一起,成为新的叙事景观。
保罗的故事,中国的故事
纪录片《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在行走中发现故事、构建故事。纪录片从三个维度展开故事的讲述。第一个维度是保罗的故事,行走项目的故事;第二个维度是保罗与行走伙伴的故事;第三个维度是保罗团队在行走过程中的偶遇故事。偶遇故事呈现多元化议题特征:有雪山巡护员的故事,有洱海环境治理的故事,有民间艺人的故事,有三星堆挖掘的故事,有茶马古道的故事,有大熊猫的故事……从三个维度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理解保罗为何开展行走项目,如何选择行走线路,对中国故事关注的焦点以及中国故事与世界的关系。
慢下来的旅程,见证真实可信的中国形象
“People are destination,与人相遇才是我的目的。”在以飞机、火车、汽车代步的时代,徒步是一场慢下来的旅程。在行走中,人与人的相遇,情感在相遇中慢慢滋养生发。在两年多的跟踪记录中,纪录片记录下保罗与教育工作者杨文斗、摄影师张宏怡、历史学家罗新,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行走伙伴的分别不舍与重逢喜悦;记录下在困境中向保罗团队伸出援手的中国人的善良、朴实与热情;记录下中国人对自己所生活的这片土地的情感和对历史的追忆;记录下中国人直面问题,在自然环境保护中的努力与坚持。朴素的语言、真情实感的流露,在保罗、行走伙伴、相遇人之间逐渐积淀下深厚的情感。不同国籍、不同阅历的人,在徒步行走中,结下了深厚友谊,人与人情感的交流消解了语言文化之间的陌生与隔膜。
纪录片《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客观真实记录了保罗在中国遇到的人和故事,大量运用航拍、跟拍镜头,将主人公保罗及其团队融入自然环境,融入中国社会,呈现了中国秀美的山河、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景观,塑造了可爱可敬的普通中国人的群像,情感克制而真挚,引发观者共鸣。这是我们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每天都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