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定根:“常背不卸”,是我摄影人生的写照 | 我与共和国同龄

文化   2024-10-31 12:17   上海  



我与共和国同龄




生逢1949,他们与共和国同龄,与时代同行。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本微信平台特推出“我与共和国同龄”专辑,聆听部分与共和国同龄的上海文艺工作者讲述与共和国同成长的故事。他们既是新中国巨变的亲历者,又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参与者,一起跟随他们的回忆,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时代前进的步伐。





本期受访者 



金定根

1949年1月生,记者、摄影家


01

当年您是如何走上摄影之路的?

本人自1964年开始喜欢摄影,1972年从农场上调后到中学当教师并担负学校的摄影工作。1978年调黄浦区教育学院做专职摄影教师。1985年3月调上海文化艺报。1991年1月调解放日报当摄影记者,一直干到2012年退休。


02

作为共和国同龄人,回想与新中国一同诞生、成长的历程,有什么特别难忘、印象特别深刻,或者对您影响特别大的事?

最难忘的,肯定是在杨浦大桥拍摄邓小平同志的经历。当天有风雨又是低温,很多人都想,89岁的小平同志应该会在车里看杨浦大桥吧,没想到小平同志下车了——不但下车了,他还要亲自在桥面上走一走。因为天气阴沉,我选用了光圈先决的拍摄手法,同时把闪光灯打开进行补光,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既人物清晰,又有大桥的背景,且层次分明。
1993年12月13日上午,邓小平同志冒着风雨兴致勃勃地参观杨浦大桥。解放日报记者金定根摄,刊于1997年2月25日解放日报。

那一天,邓小平同志在桥上走了30米左右。现场工作人员忙碌,人影来回晃动,不能选择最好的角度,所以,只要看到取景框里小平同志的图像比较好,我就坚决按下快门,一共按了26次快门。幸运的是,当小平同志和几位领导人合影时,雨势明显小了,现场有了摄影的良好空间。于是,那张被新华社作为统发照的照片就诞生了,并迅速被国内外媒体选用。



03

请谈谈时代变迁中您所处行业的发展变化。

目前是网络时代,看报纸的人越来越少,我们的记者需要更加地努力多出精品力作,无论是摄影作品还是文字新闻,都应该有独创意识,让自己的内容和思想都无可替代,才能留住读者。

《船夫》荣获1984年全国职工业余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评选三等奖

04

几十年来,贯穿您艺术道路的初心是什么?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几十年来,我一直奋战在新闻摄影第一线,几乎拍摄过所有新闻题材。我拍摄的新闻图片先后50余次获得全国、华东、上海新闻摄影比赛金、银、铜奖,并于2008年荣获“范长江新闻奖”。不过,我最爱、最擅长同时也是钻研最多的却是文艺摄影。2009年,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了中韩“城市 艺术 生活”双人摄影展,在上海韩国文化院展出。本次展览旨在通过“照片”这种艺术媒介促进中韩文化交流,展示两国独特的城市风貌、艺术魅力和生活情景。我有幸成为了中国方的代表,此次挑选送展的66幅作品,以彩色戏曲类舞台照居多。

《指挥“千手的一双手》荣获第十四届(2005年度)全国省、市、区党报新闻一等奖

很多人问我拍摄技巧。我总是这样回答:能将兴趣爱好与工作相结合,是保持新鲜感的动力所在,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自己多看多学多钻研,全身心地去尝试各种新的手法进行摄影报道,往往就会获得意外的惊喜。 

上海新闻界联合举办的《记录历史,见证辉煌:上海改革开放30年新闻摄影展》中,金定根的作品《新编昆剧 〈牡丹亭〉》被评为本届展览会大奖

05

您如何看待艺术从业者的社会责任?


2008年我正式退休,尽管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我早已将摄影融入生命,继续着摄影之路。我总是把“常背不卸”挂在嘴边,我觉得这是我摄影人生的一种写照,我理解的摄影人的“社会责任”,不该是一份负重,而是一种生活常态。





金定根



1949年1月生,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曾在《解放日报》担任主任记者。在职期间曾获《解放日报》个人先进4次,摄影作品先后在全国、本市获奖近50次。2008年获上海市“范长江新闻奖”。





文编 | 刘莉娜
美编 | Yep



上海文联
用艺术寻找诗和远方,用文艺点亮生活的角角落落。这里是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