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从零到一】演示如何从骨架到成文 | 提出一个教学使用的“自行车”模型

文摘   2024-11-18 20:34   广东  

你好,我的朋友

欢迎来到糊涂文学

分论点+论据·是议论文论证段的骨架

本期演示如何从骨架到成文

最后提出一个标准论证段教学模型

《议论文写作启航:从0到1的完美蜕变》

本系列教程第二十三篇:【论证段·模型】

本系列到此结束·感谢追更·期待点赞·在看

以下正文

01

学习本文前言

议论文的论证段如何写,在这个系列提及的次数非常多。从整体理解到逐句教学最后到成文展示。往期内容相对正式,粉丝/读者反馈可以理解,但仍欠一层窗户纸没被捅破,故加更本期。本期将以2024年高考新课标I卷作文题为例,先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和论据作为骨架,演示如何通过骨架搭建有血有肉的标准论证段,并进一步解释其中逻辑,最后提出如何理解标准论证段(会提出“自行车”模型辅助理解,这是我们教学时用作比喻的模型,并非某个学术模型)。

02

演示题目与骨架的确立


2024年高考新课标I卷作文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议论文骨架确立

中心论点:随着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普及,我们的问题不会因此减少,而是会呈现出新的层次和形态。

本论骨架

分论点一: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普及让知识的获取更便利,但也对信息筛选与辨别能力有更高要求。

论据:网络能提供海量答案,但其中很多信息是虚假的或片面的,虚假新闻与谣言问题频发,人们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去甄别真伪。

分论点二:人工智能解决了许多机械性问题,但创造性与伦理性问题却更加凸显。

论据:人工智能画作引发艺术创造力争议,换脸技术导致隐私与伦理问题,这些问题无法由技术本身解决。

分论点三:技术进步激发我们的思考深度,提出更多关于社会发展与人性本质的问题。

论据:医疗AI应用提高效率的同时引发医生职业危机,自动驾驶面临道德选择困境,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技术对社会与人类的影响。

03

从骨架到有血肉的论证段


分论点一·论证段演示

分论点句:信息洪流涌入时代,筛选与辨别的能力成为新的必修课。

作用:以简洁的语言提出本段论证核心,突显中心论点的细化方向。)

阐释句: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让知识获取前所未有地便捷,但随之而来的信息爆炸让我们陷入筛选真伪的困境。

作用:解释分论点,阐明“筛选与辨别能力”为什么重要,与“信息洪流”间的因果关系,帮助理解分论点的具体内涵。)

材料句:例如,网络搜索常带来成千上万条结果,其中夹杂虚假信息、片面解读甚至恶意谣言。据研究显示,虚假新闻的传播速度比真实信息快6倍,让人们更易陷入认知偏差。

作用:以事实与数据作为论据,具体说明“信息爆炸”与“真假难辨”的现象,给分论点提供可靠支撑。)

分析句:因此,我们虽能更快找到答案,却需花费更多精力甄别真伪与思考问题的本质。这对思维能力提出新挑战,也让“问题”从简单获取知识转向复杂的筛选与判断。

作用:分析论据与分论点的内在逻辑,说明“信息筛选能力”如何成为新问题,同时深化对分论点的理解。)

结论句:信息的便利并未减少问题,而是促使人们以新的方式面对更深层次的挑战。

作用:总结本段内容,重申分论点,并与中心论点自然呼应。)


分论点二·论证段演示

分论点句:人工智能解决了机械之困,却唤醒了创造与伦理的思考。

作用:开门见山,简洁地提出本段论证核心。)

阐释句:人工智能通过自动化技术解决了许多机械性问题,但在创造性与伦理性问题上,它无法取代人类的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

作用:阐明人工智能“解决机械问题”与“创造、伦理问题”之间的矛盾性,并为论证的展开铺垫。)

材料句:例如,人工智能创作的画作虽以假乱真,但本质是模仿与重组,引发“是否具备创造力”的争议。更甚者,换脸技术被滥用,生成虚假音视频,威胁隐私并冲击社会伦理。

作用:通过两个典型例子——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与换脸技术,揭示人工智能在创造性和伦理性问题上的争议与局限。)

分析句:因缺乏自主意识与道德判断,人工智能在创造与伦理方面带来的问题,迫使人类重新思考技术的边界与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并未让问题终结,反而带来了更深刻的挑战。

作用:分析论据与分论点的关系,说明人工智能如何在创造性和伦理性问题上引发新的难题,深化论证的逻辑。)

结论句: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我们思考人类独有的价值与技术应用的道德边界。

作用:总结段落内容,重申分论点,同时与中心论点呼应。)


分论点三·论证段演示

分论点句:技术之光照亮了发展的前路,却也投下了人性与社会的阴影。

作用:提出本段论证的核心,增强语言张力。)

阐释句: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也带来了社会角色的转变与对人性本质的新思考。

作用:从技术的正负两面切入,点明“社会角色转变”和“人性本质反思”是新问题的核心。)

材料句:例如,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虽提高了诊断效率,却让许多医生担忧职业价值被取代。自动驾驶技术则因“是否设定牺牲乘客以保护行人”引发伦理争议。

作用:通过“医生职业危机”和“自动驾驶伦理问题”两个例子具体化论点,展示技术带来的社会与人性问题。)

分析句:这些问题表明,技术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推动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的存在价值与社会结构。技术能取代人类部分能力,却无法替代价值判断,这让人类陷入更深层次的思索。

作用:分析论据与分论点的关系,说明技术进步如何带来新的社会与人性问题,并揭示这些问题的深远影响。)

结论句:技术的发展并未减少问题,反而让人类在社会秩序与价值观上面临更深刻的挑战。

作用:总结本段,强调分论点,同时与中心论点衔接。)

04

议论文论证段模型的提出

论证段模型:自行车模型


一、分论点句 = 自行车的“车架”

车架的作用:支撑整辆自行车,是整车的核心框架。

分论点句的作用:明确中心思想,是本段所有内容的支撑核心。

比喻解释:一辆自行车如果没有车架,就无法成型。同样,一个论证段如果没有分论点句,就无法明确核心观点,也无法让其他内容围绕着它展开。比如分论点句“信息洪流涌入时代,筛选与辨别的能力成为新的必修课”,就像搭建好车架,给整段提供了清晰的结构和方向。


二、阐释句 = 自行车的“链条”

链条的作用:连接车架与脚踏板,使自行车动力系统能够启动。

阐释句的作用:解释分论点的内涵,把分论点的抽象概念变得更具体,让分论点被理解。

比喻解释:链条把脚踏板的力量传递给车轮,同样,阐释句将分论点的意义传递给读者。没有链条,骑车时用再大的力气也无法驱动自行车;同样,没有阐释句,分论点会显得空洞,无法展开。例如“互联网与人工智能让知识获取前所未有地便捷,但随之而来的信息爆炸让我们陷入筛选真伪的困境。”,就是对“信息洪流带来的筛选能力挑战”的具体解释,像链条一样推动论点向前。


三、材料句 = 自行车的“轮胎”

轮胎的作用:支撑自行车的行进,提供具体的接地力。

材料句的作用:提供事实、例子或数据,支撑分论点,赋予论证段具体性和说服力。

比喻解释:轮胎使自行车能与地面接触并向前移动,而材料句则让分论点接触现实生活。没有轮胎,自行车无法行驶;没有材料句,论证段会脱离实际,显得空泛。例如“虚假新闻的传播速度比真实信息快6倍,让人们更易陷入认知偏差”,就是一个扎实的论据,就像给车轮充满了气,让自行车滚动起来。


四、分析句 = 自行车的“脚踏板”

脚踏板的作用:提供驱动力,使车轮滚动起来。

分析句的作用:对材料进行解读,说明论据是如何支持分论点的,把论证逻辑推向深入。

比喻解释:脚踏板是骑行的动力来源,而分析句是论证段的“思想动力”。没有脚踏板,则无法驱动链条和轮胎;没有分析句,材料句和分论点的关系就显得松散,无法产生有力的说服例如“因此,我们虽能更快找到答案,却需花费更多精力甄别真伪与思考问题的本质”,这就是对“虚假新闻论据”的逻辑分析,将分论点和材料紧密结合,推动论证深入。


五、结论句 = 自行车的“刹车系统”

刹车系统的作用:稳定行车过程,让整辆自行车行驶后能够安全停下。

结论句的作用:总结本段内容,再次明确分论点,使段落结构完整。

比喻解释:自行车如果没有刹车系统,就会显得失控,而没有结论句的段落也会显得仓促,不够完整。例如“信息的便利并未减少问题,而是促使人们以新的方式面对更深层次的挑战”,这就像一个稳稳当当的刹车动作,让论证段完整收尾。


论证段 = 一辆完整的自行车

车架(分论点句)搭建框架,明确论证主题。——车架稳固

链条(阐释句)让分论点与内容逻辑相连,解释清楚论点的意义——链条顺滑

轮胎(材料句)材料扎实有力,让段落“落地”。——轮胎充气

脚踏板(分析句)推动材料与分论点紧密结合,提供论证的动力。——脚踏板用力

刹车系统(结论句)稳稳收尾,总结并重申分论点。——刹车平稳


以上思维导图、文字文件
每日会同步将文件共享至微信群内

进群后台回复进群

【点赞 · 转发 · 再看 · 收藏】

糊涂文学
本公众号提供以下服务: 1、文章分析(指出文章优缺点) 2、好文、好句、作文素材分享 3、定期举办作品线上交流活动 4、文学资讯推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