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的朋友
欢迎来到糊涂文学
本期引入“借景抒情”概念
借此契机启动各类常写事物的写作教学
本文重点讲“如何写雪”
以下正文
01
理解“借景抒情”的原理
一、定义
“借景抒情”是指通过写物,来寄托或表达情感、思想或情绪。以达到使景物更具感染力,也使情感更含蓄深远。
二、原理
景物与情感的契合:选择与所要表达情感相契合的景物,使景物成为情感的载体。
情景交融:让景物与情感的表达相互渗透,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使情景同步呈现。
寓意与象征:利用景物的象征意义,赋予其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
02
如何写雪·雪的可写之处
一、雪本身的特性
1、形态与特征
雪的种类:比如鹅毛大雪、霰、冰晶等。
颜色与亮度:纯白、银白、带有阳光的闪光等。
覆盖效果:积雪覆盖地面、树木、屋顶,产生的层次感。
2、动态与静态
飘落的动作:缓慢飘落、急促纷飞。
堆积的状态:厚厚的积雪、未融化的冰雪。
二、雪的呈现感官描写
视觉:写雪的广阔与细腻,如“银装素裹的大地”,“挂满雪花的树枝”。
听觉:雪落的声音,如“轻柔的雪花悄然落下,几乎无声”。雪压弯树枝的“轻微吱吱声”。
触觉:写摸到雪的感觉,如“雪花在指尖融化,凉的很是不经意”。写积雪的质感,如“院前堆起的雪,一踩便陷了进去”。
嗅觉:写雪带来的气息,如“空气中弥漫着纯净的味道”。
味觉:雪的味觉直接相关较少,但可通过比喻表达,如“雪的洁白仿佛淡淡的糖霜”(这即是视觉又是味觉)。
三、雪的常见情感与意象
(一)情感表达
纯洁与宁静:雪常被用来象征纯洁,如“洁白的雪花覆盖大地”一读就给人宁静感。
孤寂与冷清:大雪封门,表达孤独感。
喜悦与节庆:雪中的嬉戏、大红的灯笼,瑞雪丰年等。
(二)意象运用
自然意象:雪与冬天、寒冷、休眠等自然现象联系。
文化意象:雪在诗词中的象征意义,如唐诗宋词中的雪景描写。
四、写雪的常见修辞
比喻:将雪比作“鹅毛”、“轻纱”、“白蝶”等,增强画面感。
拟人:把雪花写出动作或情感,如“雪花在空中翩翩起舞”。
排比:用排比增强节奏感,如“雪花纷飞,雪地覆盖,雪景迷人”。
对比:写雪后的变化,如“城市在雪的覆盖下变得宁静,与平日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五、写雪的常见结构(可混用)
时间顺序:写一场雪的来临、飘落、积累和消融的过程。
空间层次:从宏观到微观描写,如先写整个雪景,再细致到单片雪花。
视角切换:用第一人称的主观视角,或第三人称的客观视角,甚至是多角度切换。
主题鲜明:确定主旨,是赞美雪的美丽,还是通过雪表达某种情感或哲理。
03
如何写雪·常见的借景抒情的方式
直接抒情
释义:通过直接描写雪景,并在其中自然流露情感。
例如:
雪下得很大,白茫茫一片,看久了心里就空荡荡的。
纷飞的大雪宛如天地间的一场盛舞,洁白无瑕的景致令人心旷神怡,然而在这银装素裹之中,内心却不觉涌起一股莫名的寂寥之感。
间接抒情
释义:通过雪景的细腻描写,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而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情感。
例如:
这雪夜真安静,静得只能听见远处有人踩在雪地上的声音,一声一声,听得着,看不见,我就愈加向外望着、望着······
对比抒情
释义:通过对比雪景与其他景物或情感,突出情感的表达。
例如:
雪把城市都盖住了,那些吵闹声一下子就没了,心里的烦乱也跟着没了。
白雪如同一位温柔的画师,轻轻覆盖了繁华的都市,将一切喧嚣与纷扰都淹没在其纯净的色彩之下,心中的浮躁之气也随之渐渐消散。
象征抒情
释义:利用雪的象征意义,表达更深层次的情感或哲理。
例如:
雪花一片片往下掉,像是撕掉的日历页,我在跟过去的日子慢慢说再见。
每一片飘然而至的雪花,都承载着对往昔岁月的深情告别,轻轻触碰着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04
借景抒情·写雪的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过度描写:避免对雪景进行过度、冗长的描写,导致文章拖沓,情感不明。
情感表达生硬:情感的流露应自然、含蓄,不宜直接、突兀,以免显得做作。
词汇单一:避免频繁重复使用同一词汇。
情感表达过于隐晦:借景抒情是可取的,但情感不可过于含糊,避免不被理解。适当的暗示和铺垫是必要的。
景物与情感脱节:景物要能承载情感,不要让景物与情感表达毫无关联。
进群后台回复“进群”
【点赞 · 转发 · 再看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