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的朋友
欢迎来到糊涂文学
分析句的作用在于关联论据与分论点
是议论文中“思维加工”的关键步骤
把“事例的陈述”深化为“有力的支持”
《议论文写作启航:从0到1的完美蜕变》
内容将真正从0到1地带着掌握议论文
本系列教程第十四篇:【本论·阐释句】
点赞·收藏·转发(避免找不到)
以下正文
01
分析句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分析句的核心任务是“从论据中提炼出观点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论据的解读和分析,将其与分论点有机结合,强化论证效果。让材料句不只是停留在“事例的陈述”,而是深化成对观点的有力支持。
没有分析句,论据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脱节的,容易出现“论证跳跃”的错误。显然单纯地罗列材料并不足以让文章具备足够的论证性,而分析句的存在便可很好的补充这一点。
02
三个分析句的撰写小要点
结合分论点中的关键词
释义:多用分论点中的关键词,使分析与分论点高度契合,避免出现逻辑跳跃。
例:分论点是“自律是成功的关键”,论据是“曾国藩通过严格的自律克服懒惰”,那么分析句可以写为:正因为曾国藩长期保持自律,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这种自律精神正是他最终成功的关键所在。
解读材料中的细节
释义:对材料进行适当的细节解读,增强分析的具体性和深入性,从而使分析更加有理有据。
例:分论点是“珍惜时间成就伟大事业”,论据是“鲁迅一生高产,留下大量作品”,那么分析句可以写为:鲁迅将每一分每一秒都投入到创作中,正是这种分秒必争的态度,使他能够在短暂的一生中成就如此丰富的文学宝库。
推演材料的广泛适用性
释义:说明材料所揭示的道理不仅仅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普遍规律,能够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支持分论点。
例:假如分论点是“团结合作能够克服困难”,论据是“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结义”,那么分析句可以写为:刘关张的兄弟情义让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度过了无数难关,这一现象表明,团结合作的精神在任何时代都能帮助人们克服困境。
03
分析句的经典错误与修正
示例一
分论点:坚持不懈的努力能够成就伟大事业。
论据:司马迁在遭遇磨难后仍然坚持写作,最终完成了《史记》。
错误分析句:司马迁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但他没有放弃,最终写出了《史记》,这是他努力的结果。
问题:只简单重复了材料,缺乏深度,没有揭示“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成就伟大事业”之间的关系。
正确分析句:正是因为司马迁在困境中坚持写作,他才能克服苦难,完成千古名作《史记》,这证明了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成就伟大事业。
分析:明确了因果关系,将“坚持不懈”与“成就伟大事业”紧密联系,揭示了材料的内涵。
示例二
分论点:逆境能够激发人的潜力。
论据: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击败吴国。
错误分析句:勾践在逆境中磨砺自己,经历了许多痛苦,最后取得了胜利,这说明逆境对人有帮助。
问题:使用了空洞的词语“痛苦”“帮助”,未深入分析“逆境”如何“激发潜力”,结论空泛。
正确分析句:正是逆境中的卧薪尝胆,让勾践磨砺出超凡的毅力和智慧,从而实现了复国大业,这证明了逆境能激发人的潜力。
分析:突出“逆境”激发了勾践的“毅力和智慧”,明确了逆境与潜力之间的关系,分析更深入且紧扣分论点。
示例三
分论点:团结合作能够克服困难。
论据: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互相扶持,共度难关。
错误分析句:刘关张三人因为团结合作度过了很多困难,所以团结很重要。
问题:该句空泛地使用“很重要”“很多困难”等模糊词语,结论缺乏说服力,分析流于表面。
正确分析句:刘备、关羽、张飞在艰难险阻中团结一致,凭借彼此的支持和共同努力,才得以在乱世中立足,这表明团结合作是克服困境的重要力量。
分析:具体说明了“团结一致”如何帮助他们“立足乱世”,揭示了团结合作的价值。
04
分析句中应少用和多用的内容
少用空泛的词语:如“很重要”“有帮助”“很厉害”“有影响”等模糊词语,这类词缺乏说服力,容易让分析显得空洞。
多用因果关联词:如“正是因为”“由此可见”“这表明”“这说明”“因此”等词语,使分析更具逻辑性,更好的协助理解材料如何支撑分论点。
少用直接结论:“所以”“总之”等结论性词语不适合分析句,分析句应聚焦于阐释材料与分论点的关系,而非总结。
多用分论点中的关键词:如“坚持”“团结”“逆境”等,将分论点的核心概念嵌入分析句,确保论证与分论点的关联性。
少用简单复述:避免直接重复材料内容,要在分析句中加入自己的解读,深挖材料的内涵。
多用材料细节解读:引用材料中的关键细节并解释其意义,使分析更加具体和深入。
进群后台回复“进群”
【点赞 · 转发 · 再看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