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我们的备用号,以防失联!
作者:Walker
编辑:海鹫
编者按:在过去半个月中,韩国戒严风波与叙利亚变天,一东一西两大热点吸走了大部分流量,吃瓜群众们忘记了加沙,忘记了黎巴嫩,当然还有战况焦灼的俄乌战场。然而,这个世界的运转毕竟不是依靠网络热度,不管是否受到关注,乌克兰的黑土地上每天都在杀戮,每天都在死人,而众多生命的消逝到底换来了什么,或许会有很多答案,而今天的文章或能得出一个答案。阅前敬请加注星标,以免错过精彩内容,谢谢!
在海湾战争之前的国内军事爱好者圈子里,“大纵深”这三个字就像是一面金字招牌,拥有无与伦比的威慑力和压迫性。
尽管其集大成者,有着“红军拿破仑”之美誉的苏联图哈切夫斯基元帅自己也无法免于被“清洗”的命运,但作为苏军最具代表性的军事理论,“大纵深”作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统治了国内广大军事爱好者的头脑。不管大家在争论什么话题,只要对面说出“大纵深”这三个字,似乎马上就具备了无上的魔力,可以立即取得辩论的胜利。
■苏联红军早期五大元帅之一的图哈切夫斯基,他最终将“大纵深”作战概念总结上升为军事理论,照片摄于1935年,两年后他就被“清洗”了。
然而,随着时光流逝,逐渐发觉现实与想象似乎存在着某种差异。特别是在近距离观察俄乌战争近三年之后,Walker大人才猛然醒悟——俄国人几乎从来就没有把自己的所谓“大纵深”作战理论付诸过实践,苏德战争初期连吃败仗就不用说了,哪怕是在二战后期的反攻阶段,也只能体现出这种军事理论的某些特征,而且往往付出高昂的生命代价。与华丽的理论相比,曾文正公所总结的六字诀“结硬寨,打呆仗”,才是自古以来俄国人在军事上的不二法门!
红军村危急!
美国大选结束之后,各方势力开始摊牌,以色列与黎巴嫩的突然停火,以及随之而来的叙利亚巴沙尔·阿萨德政权迅速崩溃,吸引了全世界的大部分目光,分流了人们对于俄乌战场的关注,但其实这里才是世界变局的策源地,以黎和叙利亚的局势变化,均与此高度相关。
■万万没想到,“阿克萨洪水”冲垮的是巴沙尔·阿萨德政权,这可真的要算是大号回旋镖了。
目前俄乌战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向——俄罗斯境内库尔斯克州的争夺,以及顿涅茨克州红军村(波克罗夫斯克)的争夺,其中红军村方向一直是俄乌争夺的重中之重。
我们首次关注红军村方向的战事,是在今年9月2日的《Walker大人的小碉堡:今天聊聊红军村,战隼战损迹可循》。当时我们判断俄军虽然已经开始对红军村构成威胁,但很难轻易拿下这个乌军顿巴斯防线的交通枢纽。
“而且可以想像的是,越靠近红军村,俄军所遇到的阻力也会越大,只要外部援助能够跟上,前线的乌军应该不会再缺乏弹药和补给。这和阿夫迪夫卡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俄乌两军从2024年夏天开始就在红军村方向展开苦战。
但是我们同样认为,以俄军的一贯作风来看,乌军在这里所面临的形势绝不容乐观。
“不过,谁也无法断言乌军能否在红军村挡住俄军的攻势。毕竟从北顿涅斯克/利西昌斯克到巴赫穆特,再到阿夫迪夫卡,俄军拼命堆人命的地方最后都拿下了,他们显然还想在红军村来一个故技重施。”
后来的战事发展证明我们的判断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虽然面临乌军攻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境内的不利影响,俄军在9月中旬一度放缓了在红军村方向的攻势,但随着朝鲜派遣的支援兵力逐步到位,俄军再次集中力量在红军村方向发动猛攻。
■朝鲜派兵支援俄罗斯,是俄乌战争的一次重大升级。
由于俄军的进攻矛头在红军村东南方向受阻,且突出部的两翼都受到威胁,因此他们改变策略,致力于拉平突出部以南的战线,10月2日攻克塞利多夫,10月29日拿下打了将近两年的武勒达尔。
利用这两处收获,俄军在突出部以南形成了比较快的发展,对坚守突出部左翼库拉霍夫的乌军形成包围之势,同时向西发展,通过维利卡-诺沃西尔卡威胁驻守大诺沃西尔卡的乌军。这样一来俄军在红军村方向突出部的左翼所受威胁大为减轻,因此避开红军村东南方向的乌军坚固防线,分兵从南部逼近红军村。
■俄军在红军村东南一带正面强攻受阻之后,转而发展突出部的左翼,并且获得了较大的成效。
目前俄军已经攻占红军村西南部的新特罗伊茨克村(Novotroitske),接近红军村以南的舍甫琴科村,双方正在红军村以南展开激战。俄军前锋距离红军村中心地带大约只有6~10千米。在这个距离上,俄军可以通过火炮和无人机威胁驻守红军村乌军的后勤补给路线,给红军村的防守造成很大困难。
■经过数月苦战,俄军目前已经逼近红军村(波克罗夫斯克)南郊。
结硬寨打呆仗
不可否认,俄军在顿巴斯地区的攻势在2024年下半年取得了越来越明显的成效,但这一切绝非毫无代价,而是建筑在超乎寻常的损失基础之上。
如果Walker大人告诉你,红军村之战很可能会因双方的高损失率而被载入世界战争史册,你可能很难相信,不过现实大概率就是这样。
■俄乌双方在红军村外围激战后留下的废墟。
俄乌双方在红军村的战斗,可以视为阿夫迪夫卡之战的延续。俄军自2023年10月利用美国国会众议院阻挠对乌援助的机会,调集第2和第41合成化集团军约40000人的兵力,对素有“顿涅茨克之刺”称号的阿夫迪夫卡发起进攻。
经过4个多月的激烈战斗,俄军在付出重大代价之后于2024年2月下旬攻克阿夫迪夫卡。当时Walker大人认为精疲力尽的俄军可能无力再战,因此俄军下一阶段的攻击目标也许会转移至扎波罗热州被乌军2023年夏季攻势啃下的罗伯特涅缺口,或者是赫尔松州乌军渡过第聂伯河在左岸克林基建立的桥头堡。(有关阿夫迪夫卡之战的详情,可参考本号历史文章:《俄乌两周年特别策划七:乌军为何败走阿夫迪夫卡?怪美国人?》)
■在阿卡迪夫卡战斗的乌军士兵,乌军在放弃这座城市前让俄军流尽了血。
好吧,Walker大人还是太天真了,丝毫不了解北极熊的抗击打能力。拿下阿夫迪夫卡之后的俄军并没有如Walker大人设想的那样进行休整,而是马不停蹄继续以第41合成化集团军为主力,连续不断向西北方向发展,直至今日威胁到距离阿夫迪夫卡约有45千米的红军村。
在这个过程中,俄军所承受的损失可以说是“惊人”的,非常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做“不惜一切代价”。
■从2023年10月至今,俄军在阿夫迪夫卡-红军村方向的损失统计以及与历史战役对比。本表由《福布斯》杂志专栏作家Volodymyr Dacenko统计整理。
如果从2023年10月开始计算,俄军在为期长达14个月的阿夫迪夫卡-红军村战役中大约共损失了15万人,超过巴赫穆特的大约10万人,相当于英国现役军人总数,其中在攻克阿夫迪夫卡的过程中损失了约45000人,这意味着俄军在向红军村进行攻击的过程中已经损失了大约85000人。
这个兵力数量几乎相当于未改制之前的俄西部军区所辖兵力总数(约90000人)。而西部军区的主要任务是准备与北约作战,属于俄罗斯原五大军区中实力最强的那个,所辖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第6合成化集团军、20合成化集团军均为俄军精锐。也就是说,俄军还没拿下红军村,就已经把相当于西部军区3个集团军的兵力全打光了。
■俄军在进攻红军村过程中的损失人数几乎相当于改制前的俄西部军区3个集团军的全部兵力。
在机械化装备方面,俄军在阿夫迪夫卡-红军村方向14个月的战斗中损失坦克超过580辆,损失步兵战车/装甲车超过1220辆,损失自行火炮超过90辆。俄军损失的坦克数量超过欧洲除波兰之外其他任何国家现役装备的坦克数量。
从历史纵向来看,俄军在阿夫迪夫卡-红军村战役至今所损失的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车总数约为1800辆,超过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损失的坦克总数(1500辆,那时还没有步兵战车这种东西),也超过了盟军和德意联军在北非阿拉曼战役中各自损失的坦克数量(盟军1000辆,德意联军500辆)。
■按装甲车辆的损失数量排列的战争史上几大战役,从左至右:二战库尔斯克会战、二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海湾战争、二战布罗迪之战、二战北非阿拉曼战役、俄乌战争阿夫迪夫卡-红军村战役。
如果以每占领1平方千米土地平均损失的士兵数量来衡量,俄军在俄乌战场总体上目前大约为10.5人/平方千米,这个数字只略低于朝鲜战争的11.4人/平方千米,可以排在历史第二位。考虑到阿夫迪夫卡-红军村一线的战斗强度是俄乌战场迄今为止最高的,如果单独计算这个方向,俄军的兵力损失与占领土地之比会达到惊人的154人/平方千米,此外还损失了0.6辆坦克/平方千米,以及1.3辆装甲战斗车辆/平方千米,毫无疑问将在历史上独占鳌头。
■俄军兵力损失动态,下方为按每平方千米损失人数排列的历史战争,从左至右:二战、苏俄内战、一战、中国解放战争、中日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西班牙内战、越战、朝鲜战争、两伊战争、俄乌战争。
现代战争的致命性
虽然Walker大人在《俄乌两周年特别策划七:乌军为何败走阿夫迪夫卡?怪美国人?》中写过:“一旦让北极熊看到甜头,它就不会在乎要掉几块肉”,但掉这么多肉还是有点让人吃惊,这里就要说到现代战争的高致命性了。
我们可以用发生在红军村附近的一次小小战斗来形象地说明这一切。
■在红军村附近,乌军第425营的3名士兵与3名俄军遭遇。
在战场侦察无人机的协助下,3名乌军早早发现俄军,但对面的俄军却一无所知,结果突然遭到乌军召唤的迫击炮攻击和枪击,两名俄军瞬间报销,第三名俄军爬向乌军投降。
这场遭遇战过去之后不久,乌军的战场侦察无人机又发现大约12名俄军大摇大摆地沿着刚才3名俄军经过的道路走来。
■不久乌军战场侦察无人机又发现了一小队俄军沿着刚才的道路走来。
3名乌军很快召唤远方迫击炮的曲射火力、空中无人机投弹攻击,以及自己的步兵火力射击,向这个俄军小队展开攻击。
■乌军很快就对这个俄军小队展开远程/近程和空地火力组合攻击。
猝不及防的俄军小队对这种来自多个方向的组合火力攻击几乎毫无招架之力,同时也得不到来自己方的火力支援和配合,最关键的是俄军似乎对战场态势一无所知,就像是一群盲人,只能被动挨打。最后乌军那辆M2战车返回战场,使用25毫米“大毒蛇”链炮进行最后清理。
■返回战场的乌军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使用25毫米链炮加入战斗。
战斗结束之后,乌军工兵将道路上的一座小桥炸毁,以便阻碍俄军后续的前进。
从这场小小的战斗中能够很清晰地看到,现代武器的组合火力有多么致命。拥有强大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以及密切火力支援与配合的一方,3名步兵就能轻松消灭5倍于己的敌人,而己方几乎毫发无损。
结语
穿透那些花里胡哨的装饰,想明白了俄国人的战争之术,Walker大人不禁对俄罗斯的战争史产生出一种豁然开朗之感。
由于只擅长“结硬寨,打呆仗”,导致俄国人在面对实力相当或者相差不多的对手时都很难占到上风。1812年面对拿皇的法军,以及1941~1942年面对纳粹德国,俄国人都不得不依赖“冬将军”的协助才能最终反败为胜,而且苏联击败德国更是得仰仗了西方的大力援助。
■1941年冬天,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然而苏军在“冬将军”的协助下最终守住了自己的首都。
但是我们也不能小看俄罗斯这唯一的看家本领。曾文正公总结的六字真言当然是一种有用且有效的战法。俄罗斯凭借它,足以欺负周边的一系列小国和弱国,原因很简单,不怕死人的俄罗斯靠体量碾压就足够了。
例如在第一次苏芬战争中,芬军面对苏军打出了1∶4~1∶7之间的交换比,但孤立无援的芬兰最终仍然不得不低头求和,向北极熊割让8%的领土和30%的经济资产。
■在第一次苏芬战争中,芬军曾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给苏军造成重大损失,但最终还是因为体量相差悬殊且孤立无援而被迫求和。
而且,北极熊确实是韧性十足,具有顽强的战斗意志,这一点不得不令人佩服。换句话说,不怕死人就是它的最大本钱,无论什么样的对手,面对北极熊时都不会感到轻松。说到这里你可能更加理解为何美国总统乔·拜登在处理俄乌战争时显得如此小心翼翼。
不过,大帝现在看起来也就剩下不怕死人这一招了。不惜一切代价攻取红军村,用3个集团军的损失换取并无太多军事意义的战场收益,目的在于营造和维持“俄军最终必然获胜”的氛围,以此吓阻西方对乌克兰的持续援助,并且迫使乌克兰在不利的条件下求和。
■自2022年2月24日俄乌开战以来,俄军兵员和装备损失走势图。
然而,对乌克兰来说,一城一地的得失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如果可以用空间和时间来换取俄罗斯方面无法承受的高消耗,也许不失为一种于己有利的策略。毕竟以乌克兰的体量,如果能够在战斗中达到1∶2的交换比,就会对俄罗斯产生极大压力,而这可能非常接近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情况。
如果乌克兰能够达成1∶3甚至是像芬兰那样达到1∶4乃至更高的交换比,就算是皮糙肉厚的北极熊有来自外部的支援,恐怕也很难承受了。
从古至今,兵力就是军事家们需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兵力的重要性正在逐渐下降。这一点已经随着俄军在俄乌战场上的高损失和低收益而清晰地显现出来,大家从上面所举的那个小小战例中也能略见一斑。
■现代战争,已经进化到多域协同、分布式作战的时代,不需要集中优势兵力,也能集中优势火力。兵力数量的重要性必将逐渐下降,而这种趋势也会对国防建设和战争理论的各方面都带来深远影响。
无论如何,俄军目前在战场上的这种高消耗都不可能无限持续下去。大帝现在所盼望的,无非就是通过这样的投入努力维持战场有利态势,以便在川普上台之后寻求让战争在符合己方期望的条件下结束或者是冻结。这样的话,从历史经验来看,北极熊很可能用不了多少年就还能满血复活。
只是,历史的发展会让大帝如愿以偿吗?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