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忙的昏头转向的时候,一班主任来找我,说班级有个家长非要查监控,安抚不下来,让我去看看。
我一听心里也挺打怵。
别看我负责学生管理,其实我也不是很会和家长打交道,生怕自己一句话说的不合适,弄来更多的矛盾。
主任没在,也只能我这个副主任硬着头皮上了。
我跟着班主任去见了家长。在一间空教室,家长双手插兜,冷着脸,靠着桌子。孩子在一边站着。
我先自我介绍,然后说,大致情况我已经清楚了,咱家长有什么需求?
家长语气生硬地说,我就想见见这个老师,问问她当时为什么那么做?实在不行就查监控,她必须给孩子道歉。
我说,当时老师真心在管孩子,可能管的方式有欠妥当,我是带班领导,我替那个老师道歉。
对方不干,说他就想当面问问老师。
我一见谈不下去,就说行,我去问一下那个老师具体细节。
老师很爽直,说我去见他。
我们陪这个老师过去,老师说了当时的情形。当时她在值班,看到学生之间似有矛盾,就去询问,结果孩子不说实话,当时就急了。
老师道歉,孩子接受,家长表情似有缓和,我让孩子先去外面等着,自己想和家长聊几句。
我说,从你的介绍来看,你很关注孩子,孩子也经常和你交流,这是很好的一件事,但是你发现没有,小孩有点敏感,尤其作为男孩子,咱们认为不值得一提的一件事,孩子就受不了,甚至嚷嚷不上学,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咱家长对一些小事反应过度?
还有,我觉得今天这件事,更妥当的办法是咱们先和老师沟通一下比较好。当着孩子面指责老师对孩子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你也看到了,老师本意出心并不错,也不是故意为难孩子,就是可能方法不太妥当。老师也很难做,管孩子时孩子不说,不管,又怕有矛盾积累。希望你能理解。所以,我建议以后若再有事情,咱们是不是和老师先私下沟通一下?
家长一想,确实也是这样。看来对方思想也比较开放,能接受我的建议。
晚上回家以后,吃饭期间,婆婆唠叨在学校门口接孩子的时候,很多家长在议论有关老师和学校的事情,什么老师课堂不讲课下讲,什么打孩子他不干……,有时候接到孩子的时候,家长嘴里还在对老师评头论足。
婆婆说,讲这个有什么用?
婆婆和我的意见一致,认为在孩子面前对老师不尊重,对孩子是一件极坏的影响。家长过了嘴瘾,而孩子入了心。无非是心里对老师有了不好印象,老师再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怕再也不好管了。
背后莫论他人非,尤其是当孩子的面。
以前的家长教育孩子大大咧咧,就认为老师管得对,孩子也皮实;现在的家长小心翼翼管孩子,认为老师不该这样不该那样,结果孩子越来越敏感。
家长半懂不懂,反而不如不懂。一心相信学校和老师,教育理念一致,孩子就能更好成长更省心。
其实,也并不是说老师做得都对。老师也不是圣人,不可能读得懂任何人的心思,也不可能用的方法适合每一个人,更不可能时时都能心平气和地处理问题。
一旦出了问题,家长和老师私下沟通好,再用一致的教育理念去教育孩子,效果可能会更好。
我们都知道,一个家庭中,父母当着孩子的面经常吵架,孩子心理就有创伤;那孩子上学的时候,家校就又组成了新的大家庭,双方沟通唯有不卑不亢、平静处理,对孩子才有引导、教育的意义,否则,孩子也会产生心理不适。
前几日看到一个视频,小女孩在学校挨了老师的骂,向爸爸诉苦。
孩子说很害怕。因为孩子不懂老师为什么发火,所以孩子才有恐惧感。
下面显然是一老师的回复,也是高赞评论。
家长只要引导好孩子,做好家庭教育,剩下的交给老师,孩子肯定也错不了。
家校各自做好本职工作,互相相信,互相配合,我们的孩子也定能身体心理皆茁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