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观察、解读幼儿活动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支持幼儿在游戏中的深度学习与发展,更好地发挥游戏对儿童发展的独特价值,推动园所保教质量纵深发展。11月15日,城东附幼经东分园全体老师在姚雅雯副园长的带领下开展了“聚焦游戏分享 提升游戏深度”——基于《评估指南》提升“活动组织”质量园本研修活动。
姚园长先与大家共同梳理了小、中、大老师们关于幼儿游戏分享中发现的问题,接着明晰了游戏分享的概念、目的与价值,最后抛出了两个问题鼓励大家集思广益。
1.以具体游戏区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分享的内容有哪些?
2.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哪些形式和方法支持幼儿进行游戏分享?
教师们边听边思考,针对不同问题分年级组展开了研讨,在交流中理清思路,解开困惑,实现了有效互动。
围绕研讨话题,大家聚焦具体游戏区展开了探讨,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关于游戏分享内容和教师支持策略的见解。一起来听听小、中、大三个阶段老师们的分享吧!
小班组——纪薇老师
玩阿基米德积木可从游戏规则、搭建技巧、材料投放、作品分享等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分享。
游戏规则方面: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建构区的人数、材料的收纳整理、材料的分享、作品的保护。
搭建技巧方面:鼓励幼儿分享自己搭建时保持平衡或让作品更稳固的方法。并利用图片、视频让幼儿学习,也可进行操作示范学习。
材料投放方面:让幼儿说说自己希望有哪些新的材料加入,或者讨论不同颜色、大小的积木在作品中的作用。以及辅助材料的使用进行讨论。
作品分享方面:为幼儿创造展示作品的机会,让他们讲述自己作品的名字、功能和创作思路。分享的形式可采用集体分享、小组分享以及个别指导的方式。
小班组——刘越老师
小班幼儿游戏分享可以从问题、材料、作品等多个方面进行。游戏分享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社交技能、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教师应该重视游戏分享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开放、富有创意的学习环境。
中班组——赵海宁老师
1.搭建技巧分享。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分享搭建技巧。比如曲面搭建,向幼儿展示如何选择合适的积木形状,像利用弧形积木或通过倾斜、拼接平面积木来构建曲面,像搭建一个弯弯的滑梯。收口的搭建技巧方面,可以演示从底部宽大逐步到顶部缩小的搭建过程,比如搭建金字塔时,每一层如何递减积木数量,让幼儿直观地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建构技巧。
2.搭建过程分享。幼儿可以按顺序讲述搭建步骤,从最初的构思开始,比如打算搭建一个城堡,是先搭建城墙还是先搭建塔楼,是如何布局的。
3.问题分析分享。分析搭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积木数量不足时,是改变设计还是寻找替代方法;结构不稳定时,是调整积木位置还是增加支撑;搭建的形状与预期不符时,是继续尝试还是重新构思。通过分享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让幼儿在下次搭建中能更好地应对。
中班组——冯於静老师
冯老师分别从扎染的创作过程、审美体验、合作情况和问题解决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扎染前是如何构思图案的、在扎染过程中所使用的技巧。引导幼儿谈谈自己的选择的颜色搭配、描述看到自己扎染作品完成后的感受。幼儿可以分享在小组中各自的分工、大家的创意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如果在扎染过程中遇到材料方面的问题,如布料撕裂、绳子不够用等,幼儿可以分享自己是怎么解决的,是向老师求助,还是自己想办法用别的材料代替。
大班组——李毅恒老师
在阿基米德积木搭建滚球轨道的分享中,设计图与设计思路勾勒出整个搭建的蓝图与创意源泉。搭建步骤和方法则是关键传递内容,这不仅是幼儿回顾游戏经历的有效手段,更能让他们习得建构技巧,吸收优质建构方式。同时,分享搭建过程中遭遇的问题以及相应解决策略,能为幼儿提供宝贵的问题处理经验。而小朋友在搭建时的感受分享,可使整个搭建过程更加生动、鲜活,从多维度展现阿基米德积木搭建滚球轨道活动的丰富性与教育性,让幼儿在分享与交流中不断成长与进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
最后姚园长总结道: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游戏分享中有着各自的年龄特征:小班幼儿的游戏分享偏向于一些规则上的认识或自己使用的材料名称的讲述;中班幼儿可能需要通过老师在一些具体情境中的引导才能了解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自己可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而大班幼儿处于抽象逻辑思维萌芽的阶段,这时我们就需要让孩子不断地去思考、总结,鼓励他们用初步具有一定逻辑的语言去讲述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师幼共同在表述过程中进行初步的逻辑提炼。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围绕“评估指南”中关于“活动组织”的关键指标,鼓励教师思考如何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提问?什么时候进行追问?哪些提问是属于开放式的?哪些提问能真正引发和支持孩子继续思考?梳理出孩子们的兴趣点及问题,进一步聚焦游戏分享,提升游戏深度。
教育是漫长的学习过程。通过本次研讨活动,支持教师不断提升专业认知,真正理解儿童特点,把握游戏分享的价值,让游戏有温度,分享有热度,实现师幼的共生共长。
编辑|新媒体项目组
审核|办公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