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动态】聚焦游戏分享 共研有效回应—城东附幼经东分园开展“游戏分享中的有效回应”园本研修活动

文摘   2024-11-29 16:38   江苏  

聚焦游戏分享


共研有效回应



      通过前期围绕《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学习,老师们了解到分享与交流环节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践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对幼儿园区域游戏的要求,全面落实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科学理念与要求,提升教师分享与交流环节的组织能力,11月28,城东附幼经东分园全体老师在姚雅雯副园长的带领下开展了“游戏分享中的有效回应”园本研修活动。





       活动开始前姚园长组织全体教师玩起了拍照游戏。这个游戏让教师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互动交流,迅速拉近彼此距离。通过共同完成游戏任务,增强教师们对团队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使大家意识到团队力量远大于个体,为后续教研活动中紧密合作、协同攻克教育教学难题奠定良好基础。









观察任务

     聚焦于张丽娜老师的游戏分享视频,旨在深入剖析教师在游戏分享环节所采用的有效回应方式,进而提升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引导能力与教育质量。


        分享交流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讨论、分享、梳理、分析等过程,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梳理经验,分享作品与成果的喜悦,激发幼儿对游戏材料和活动的兴趣。




思维梳理

       在幼儿教育领域,游戏分享环节具有极为关键的地位。它不仅是幼儿展示自我经历与情感体验的舞台,更是教师实施教育引导、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契机。因此,深入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具体游戏情境,探讨在游戏分享中可采用的有效回应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小班组李培婷老师

      观摩张老师游戏分享后,师幼互动中的有效回应策略可以基于前期认真观察,以孩子阿基米德游戏经验与状态切入,留意到搭建技巧及问题,是有准备的分享。采用递进式、启发性追问及激励式提问,还总结归纳出如“缩”“扩”等幼儿分享关键字。用思维导图简笔画呈现分享过程;请有搭建经验幼儿现场示范“缩”“扩”技巧;筛选有价值、有难度图片示范,如“塔”“旋转楼梯”图片,激发幼儿尝试与挑战欲望。分享流程要循序渐进,将个别幼儿游戏行为扩展为集体思维共享,拓展幼儿游戏经验。后期可对A3纸思维共享图不断提炼、补充,投放到阿基米德区域,巩固搭建经验,吸引更多幼儿参与游戏。

中班组刘霞老师

      在游戏分享中,有效的回应至关重要。倾听时通过点头、眼神和肢体动作等给予非语言肯定,让幼儿感受到被重视。动作上的肯定以及对孩子游戏中问题和关键词的总结梳理,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游戏。在分享环节中,关注孩子的表现,对于现场尝试和操作给予支持,同时为后期制定合理计划,促进孩子在游戏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大班组金秋雨老师

     1.现场分享,询问细节,比如"胖"是什么,"瘦"是什么,如何将作品从"圆"变成"椭圆",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进行适当追问。

     2. 启发式提问,张老师提问幼儿不调整会怎么样?如果调整呢?一步步引导幼儿思考,并用A3纸画网络图,帮助幼儿理清思路,解决回题。  

     3.拓展搭建新思路,表达期待。张老师事先做了充足的准备,提供了一张塔的图片,鼓励幼儿思考螺旋型的建构作品要怎么搭,请幼儿上前尝试,逐步获得将4块阿基米德搭一层最稳、要错位搭、距离不宜过大的搭建新经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后姚园长从三方面进行总结:

      1.情感支持游戏结束后,教师以微笑、点头、鼓掌等肢体动作,向幼儿传递关注与认可,构建积极情感氛围,助力其情感健康发展,增强自信与自我认同。

      2.思维启发语言引导上,教师依据经验用形象词汇助幼儿精准表述。面对问题,递进式开放性追问,促幼儿多角度思考,挖掘现象背后原理,激发自主与创新思维,拓展思维深度广度。

       3.充分准备教师的有效回应,源于对幼儿特点的熟知、教育知识的储备及游戏情况的预估。凭此,方能在互动中灵活运用策略,担起引导启发之责,为幼儿创造成长探索契机。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聚焦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独特行为与认知发展轨迹,精心设计并实施与之高度适配的、极具针对性的有效回应方式。

      


游戏,是孩子最热衷的活动分享,

是孩子表达真实想法的过程教研,

是开启教师与内心对话的形式,

一场“走心”的园本教研,

是唤醒、是回味、是思辨,

是倾听、是互动、是共情,

更是获取教育智慧的“思路之行”。



编辑|新媒体项目组

审核|办公室

END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