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本报记者王青云
12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日召开“时令节气与健康”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冬至时节的健康养生和疾病预防知识。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冬至以后人体阳气开始慢慢恢复,要顺应规律,遵循“冬藏”的原则,用科学的养生方法调护身体机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冬至到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要做好防寒保暖。对于既往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头部、脚部和颈部的保暖。雨雪天气容易导致摔伤、骨折的发生,外出时注意防滑防跌倒,尽量避免长时间在户外停留。
冬至养生要遵循“冬藏”原则。什么是“冬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朱立国介绍,“冬藏”,第一是“藏精”,冬季应注重养肾固精,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储存能量。第二是“藏神”,冬季应宁神静志,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以防阳气过度外泄。同时,冬季昼短夜长,人的情绪容易低落,要注重调整心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朱立国建议,饮食方面可适当进食核桃、黑芝麻、桂圆、羊肉等温热食物以补肾助阳,同时搭配萝卜、白菜等蔬菜,以减少内热的产生。起居方面,尽量早睡晚起,养阳气、固阴气。晚上睡觉前可以泡脚,有利于睡眠和气血畅通。运动方面,可选择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舒缓运动,达到身心同调的效果。此外,艾灸、穴位按摩等中医传统养生保健方法也适合在冬至时节进行。艾灸腹部的神阙、关元等穴位,按摩膝外侧的足三里等穴位,能够疏通经络气血,扶正祛邪,增加抵抗力。
朱立国强调,冬季雨雪天气增加了人们摔跤跌倒的风险,尤其是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应尽量避免外出。若必须外出,应采取防滑措施,如穿防滑鞋、使用辅助行走工具,并注意避免积水、积雪和结冰区域。行走时可采取“企鹅步态”,脚呈外八字形,以增加稳定性。
若发生跌倒,朱立国针对三种情况给出建议:重摔后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可能是骨折,应避免活动并寻求专业处理;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可能是颅脑损伤,应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预防呕吐物窒息的措施;轻微跌倒,若自我评估状态良好,可在他人帮助下缓慢起身,并留意症状变化,必要时就医。
骨健康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人口老龄化,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朱立国提醒,冬季寒冷天气可能加剧这些疾病的症状,因此保护骨骼至关重要。首先要注意保暖,重点保护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使用护膝、护踝、护腕等保暖装备。食疗方面,应注重补肾温阳,适当食用温补食品,如当归羊肉汤,加上枸杞、桂圆,以增强体内阳气。还可以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有助于调节气息、增强肌肉力量、活动关节、促进气血流通,从而强身壮骨。此外还可以使用外用制剂,如使用艾叶、花椒等温通中药泡脚,改善关节寒凝状态,缓解关节疼痛,预防疾病发生和加重。除了自我保健措施外,患者还可以选择就近医院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如手法、针灸、中药复方、艾灸等,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点击图片,订阅报纸)
欢迎关注!!
“中国中医药报”抖音号:3625476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