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家园携手 呵护健康 ——大邑县北街幼儿园预防冬季传染病致家长的一封信

文摘   2024-11-15 18:34   四川  

家园携手

呵护健康

大邑县北街幼儿园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

      冬季来临,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诺如病毒、水痘等是近期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引起的症状相似,多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家长需警惕幼儿多种呼吸道传染病感染,坚持多病同防,做好个人防护,积极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构建良好的免疫屏障。

      幼儿园是人群密集场所,易形成传染病的传播。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保障广大师幼的身体健康,维持幼儿园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现就冬季传染病防控有关注意事项与各位家长分享,希望家长们能积极关注,做好预防措施,家园携手,共同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冬季常见传染病


(一)流行性感冒


     1.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毒随咳嗽、打喷嚏、说话所致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

     2.主要症状: 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乏力、全身酸痛;呼吸道常有咽痛、鼻塞、流涕;少数有恶心、食欲不振、腹泻等。

     3.预防措施: 流行期间避免到集会或娱乐场所等人口密集的地方。

     室内经常开窗通风,必要时给予空气消毒。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纸掩住口鼻。

     加强户外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随气候変化注意添減衣服。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营养均衡。



(二)手足口病


     1.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密切接触、飞沫传播和水源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2.主要症状:表现为疲倦、食欲下降、有低热、身体不适、腹痛等前驱症状。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

     3.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讲卫生。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晒衣被,孩子的衣物、被褥要常洗晒,保持清洁。

     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三)支原体肺炎


     1.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毒随咳嗽、打喷嚏、说话所致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

     2.主要症状: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5岁以下也可以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最初症状类似于流感,有全身不适、流涕、干咳、头痛、肌痛、食欲缺乏等。随疾病进展,症状加重,可出现阵发性咳嗽,且咳嗽时有黏液样、黏液脓性或有血丝的痰液。

      3.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注意手卫生,尽量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保持居家卫生,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适量运动,增加身体抵抗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家中如有感染者,应做好相应的隔离措施,尤其是有多名儿童共同居住时,应避免相互传染。



(四)疱疹性咽峡炎


     1.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进食被肠道病毒污染的食物,密切接触患者的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被其污染的手、玩具、床上用品等而发生感染。

     2.主要症状: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可达38°C-40°C,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预防措施:常通风。秋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室内应每日开窗通风2—3次。

     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喝净水等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病从口入。要督促孩子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多休息,让孩子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五)诺如病毒


     1.传播途径:传染性强,诺如病毒可以通过身体接触、水源、食物、呼吸等途径传播。

     2.主要症状: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1-2天。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以轻症为主,主要症状为呕吐、发热、恶心、痉挛性腹痛及腹泻。可有呕吐或腹泻,亦可先吐后泻,故也称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儿童呕吐较多,可伴有低热、咽痛、流涕、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及食欲减退。

      3.预防措施

    (1)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的关键。应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感染等健康生活习惯。

   (2)吃瓜果前,一定要洗净、去皮;贝类海水产品则一定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

    (3)选用卫生合格的桶装水,自来水和桶装水最好烧开饮用,避免开水与生水混合饮用,以防水被污染引起发病。

    (4)一有情况,立刻就诊。



(六)水痘


     1.传播途径

    (1)直接接触传播:指水痘病人身上出现较多小水痘,液体内含病毒颗粒,其他人用手碰到病毒颗粒而未及时清洗干净,随后又触摸自己皮肤或其他人皮肤,即可出现传染。

    (2)呼吸道传播:水痘病人处于某环境,可能将部分病毒播散于空气中,即空气中存在病毒,他人呼吸时会将病毒吸入体内,导致疾病传播。

      2.主要症状:感染水痘后,潜伏期约 10—21 天。发病初期 1-2天多有低热,随后出皮疹。皮疹出现顺序为头皮→面部→躯干→四肢。初起时为红色丘疹,1 天左右变为水疱,3-4 天后水疱干缩、变为痂皮,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疤痕。皮疹分批出现,丘疹、水疱、痂皮可同时存在,皮肤瘙痒。

     3.预防措施:保持活动室、睡眠室空气流通。少到公共场所,避免接触病人。发现应及时隔离、治疗,隔离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没有新皮疹出现方可回班。接触者检疫21天。病人停留过的房间开窗通风3小时。






二、预防疾病我们在行动



(一)晨午晚检


     幼儿入园时保健员检查幼儿口腔有无溃疡疱疹、手上有无水泡等幼儿精神情况观察;班级老师进行二次晨检;午检时,老师再次观察孩子的精神状况对幼儿进行测温,严格认真落实一日三检制度。





(二)班级每日消毒


     班级老师每天严格按照消毒制度,对活动室、桌椅、玩具等幼儿所触碰的地方彻底清洁消毒;离园后,也会对活动室、盥洗室等室内进行彻底消杀。 








(三)健康教育


     各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图片、绘本、视频、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冬季传染病预防的相关知识。通过现场示范,指导幼儿正确使用七步洗手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幼儿了解在餐前、便后洗手的重要性。







三、家园携手、共育幼儿健康


     为确保幼儿的安全,幼儿园会做好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晚三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园内清洁消毒等防控措施外,也希望各位家长配合做好以下几点:

     1.对于晨检中或在园期间发现体温在大于等于37.3℃以上、或有咳嗽、出疹、呕吐、腹泻等其它症状的幼儿,请家长及时到园接回,并到正规医院就诊。

     2.在家注意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呕吐、腹泻等现象,请先不要来幼儿园,及时带孩子就诊,并告知本班老师,便于幼儿园做好相关防控工作。同时自觉接受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如果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病愈后持就诊记录完全康复,方可返园。

     3.掌握一定的传染病常识,在高发期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护孩子身体健康,要注意锻炼、加强营养,做好防护。

      4.双休、节假日期间不扎堆、少聚集,避免跨境跨省旅行,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场所,如果必须到商场、超市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时,要科学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社交距离,回家后要勤洗手。

     5.接种疫苗是保护孩子远离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请利用周末到所住社区附近的预防接种门诊为孩子接种水痘疫苗、手足口疫苗和流感疫苗等,并及时告知本班老师。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请每一位家长务必重视,但也不要恐慌、不要害怕,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 END -



编辑:陈   瑶

初审:吴欣芮

复审:李建彬

终审:鲜   丹






大邑县北街幼儿园
大邑县北街幼儿园公众平台,用于发布家园互动、校园动态、育儿宝典等相关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