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莫伸等作家采写《重现的翅膀》

文化   2023-12-31 01:23   陕西  


今年五月,长篇报告文学《重现的翅膀——中国朱鹮保护纪实》还没有印刷出来,莫伸老师从广州回到西安,又来到宝鸡,朋友们见到他时,发现他更加消廋,脸色也很暗淡。问起情况,他说身体出了些问题,原本答应帮助别人看的稿子,恐不能兑现了。

   (作家莫伸)
在我们的印象中,莫伸老师精力充沛,身体也还朗健,他说出这样的话,实在令人意外——后来我们才知道,他从前年在广州修改《重现的翅膀》时,由于工作量大,加上各类事务堆聚在一起,以致原本经常失眠的他,失眠更加严重。所幸的是,我们见到他时,书稿已经交付出版社,只待印刷发行了。

此前,莫伸老师写过多部大部头的报告文学。40万字的《重现的翅膀》,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但这本书的难度在于,不仅需要字斟句酌地反复推敲,而且需要对内容大增大减,甚至重新挖掘和采访。无论文字描述、篇章结构、甚至事件的真伪甄别,包括每件事物发生和发展的逻辑,都要全面地勘正和改造。而所有这一切,绝非一蹴而就的。后来我们问他修改书稿应该是怎样一个过程,他说,需要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把原本的基础抬高一点儿,之后重新返回,继续抬高,一步一步上台阶。
他苦笑道:谁也没有一步登天的本事啊。

(莫伸)

就这样,他历时两年,来回修改了11稿。最终才向出版社交付了书稿。

看完全书,里面涉猎的内容之广泛,细节之生动,史料之详实,不能不让人佩服他写作功夫的了得,他和书中那些为发现和保护朱鹮做出重要贡献的人一样,同样刻苦敬业,同样勇于探索,同样令人敬佩。    

当那只白色的大鸟伸长脖颈,绯红的羽翼划过洋县夕阳下的蓝天,被历时三年、长途跋涉几万里的刘荫增终于看到时,那一刻,不仅改写了朱鹮已经灭绝的结论,开启了环境保护的新路,更让无数人用自己的一生共同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护鹮大书。尽管之前写朱鹮的各种论著很多,但真正把跨越四十多年中朱鹮发现和保护的过程写得这样详细、这样全面,且又剖析深刻的书,还真的没有。在我的感觉中,能够驾驭这样一个时间跨度巨大、人物和各类专业知识极多的作家,是罕有的。

(刘荫增教授)

《重现的翅膀》作者三人。分别是莫伸、韩红艳、齐安瑾。我和韩丽娟曾跟随着他们一起走向洋县采访,也产生出很多新奇的感受。在采访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要去见很多当事人,走当事人曾经走过的路,还要查阅很多资料。我们亲眼看见,仅从朱鹮保护专家翟天庆家的阁楼上搬出的资料,就差不多有一米高。且不说这些资料要负重带回西安,仅看一遍,工作量都是巨大的。何况采访拍摄的照片和录音足足占了十多G的电脑空间。这还不包括他们现场采访的几大本笔记,更不要说疫情期间几十个小时的电话采访记录。

(韩红艳、齐安瑾等采访路宝忠)

(采访护鹮四人组成员赵志厚,刘跃进)

(采访朱鹮养殖中心主任刘义)

(采访姚家沟沟口村民庞朝贵)

(采访原朱鹮保护站副站长翟天庆)

   (采访朱鹮保护管理局局长张亚祖)

  为了深入了解朱鹮发现地秦岭姚家沟的自然环境,莫伸老师带着几位没有爬山经历的学生硬是走了几十里的山路。在姚家沟,大家望着那几棵高耸入云的青冈树,以及清代的两座坟冢;环视着周边空无一人的环境和已经陈旧的房屋,都陷入深深的沉思,也由衷地为朱鹮发现者刘荫增及随后的护鹮四人组的行为所感动,那是一个大海捞针的工程,又是一段艰苦卓绝的坚守。

   一个鲜为人知的插曲是,日本于1980年将野外生存的最后五只朱鹮捕捉归笼,准备用人工饲养的方式来保护——此时加上1968年捕获的一只朱鹮,日本共有六只朱鹮。无论在对朱鹮保护专家的采访中,还是在此前诸多文本的书写里,都认为这六只朱鹮是一雌五雄。但是一次偶然的资料阅读中,莫伸老师读到了一位日本作者写到的当时的朱鹮情况,这个情况让他瞬间惊呆——日本最后剩下的六只朱鹮不是一雌五雄,而是五雌一雄! 

他当即打电话给洋县朱鹮保护局的老领导和老专家,请他们帮助核实。但时过境迁,大多数人已经说不清楚了——莫伸老师没有放过。他认为:日本对情况的记载早于中国,而且这件事是在他们的国土上发生的,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衡量,他们的记录都应当更加准确。问题是,当周边已经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定论时,怎么去推翻?又凭什么去推翻?

(最早发现朱鹮的姚家沟)

莫伸老师锲而不舍,他觉得,这些细节关乎着整部书稿的真实性、客观性、科学性,必须搞清楚。让他非常幸运的是,最终他碰到了朱鹮保护局的老局长路宝忠。路宝忠的印象中,日本最后的六只朱鹮也是一雌五雄,但是当他听莫伸老师讲清情况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热情地回答:这样,我从源头查起,我把当初的原始资料拿出来查。

       (朱鹮保护局老局长路宝忠)

几天后,路宝忠局长给莫伸老师打来了电话。第一句话就是:你是对的,不是一雌五雄,是五雌一雄。

在原朱鹮局副局长孟海龙陪同下采访刘荫增教授
《重现的翅膀》出版了,莫伸老师肩上的这副担子终于卸下了。他说这本书写的是物种保护和环境保护,有价值有意义,值得去写,至于身体的疲劳,只能静心去恢复了。

(刘荫增教授)

《重现的翅膀》出版不到两个月,洋县朱鹮局宣传科长张跃明打电话告诉他了一件事,并很快从洋县给他寄来一本书。

翻开扉页,莫伸老师顿时很激动。

扉页上是中国朱鹮发现第一人、87岁的刘荫增老人写的一首诗:

牧鹮人家四十载,

莫公命笔细度裁,

危羽七只何复壮,

读君此文既释怀。

落款是:癸卯清秋,刘荫增题。

刘荫增是中科院朱鹮野外考察队队长,晚年他特意从北京定居洋县。他一生与朱鹮结缘,是七只朱鹮的发现者,也是整个朱鹮保护事业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还是对朱鹮保护事业做出了最大贡献的人。他对这本书的赞赏和认同,对写作者来说,比得到什么奖项都更有价值,更具含金量。

作者简介
赵莉渭,网名冰柠檬。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人文地理摄影协会员。出版散文集《西藏,我来了》,并参与协会十多部散文集的编辑工作。散文作品收录在中宣部《我家的抗战故事》一书及《宝鸡散文六十年》文集中。

热寂HD
所有事物的终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