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银:藏学圣地华藏寺见闻

文摘   2025-01-30 21:50   甘肃  

2025·0104





藏学圣地华藏寺见闻

王金银

华藏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县城华藏寺镇,全称为永明华藏寺,始建于明代,是藏传佛教黄教寺院。

‌天祝华藏寺始建于明代初期,由一位来自华家岭的喇嘛在当地群众和部落首领的请求下建立。随后,在当地扎提族首领华藏的资助下,逐渐发展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因此得名华藏寺‌。华藏寺最初隶属于石门寺,但在清康熙年间,它成为了一座享有盛誉的黄教寺院,并被列为护国寺院之一。土观呼图克图曾在此担任法台,朝廷每年不仅为寺内僧人提供衣食,还额外拨付银俸供养,这充分体现了华藏寺在当时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该寺初属石门寺管辖,后脱离石门寺,清康熙时成为有一定名气的黄教寺院,被列为护国寺院之一。土观呼图克图曾任过法台。朝廷每年除供给寺内僧人衣食外。还另拨银俸供养,可见该寺在当时影响较大。

解放初有僧众46人,活佛1人(华藏佛,1958年前去世),经堂、昂欠各1座,僧舍数十间。1958年后寺院部分拆毁,原有明清两代朝廷所赐玉印、文书、朝服、匾额、金玉佛像、经典、法器等文物,全部丢失或毁坏,1981年重新开放,现有寺僧10人左右,小经堂3间。正处于民族广场后,每逢节假日,就有善男信女前去朝拜!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寺院被拆毁,许多珍贵文物丢失或毁坏。幸运的是,1981年华藏寺得以重新开放,现有寺僧约10人,小经堂3间。每逢节假日,善男信女们纷纷前来朝拜,表达对佛法的虔诚信仰。

大雄宝殿是华藏寺的核心建筑,供奉着佛像和经书,是僧侣们日常修行的重要场所。观音殿则以供奉观音菩萨为主,香火旺盛,信众众多。地藏殿则供奉地藏菩萨,象征着慈悲与救赎‌。

走进华藏寺,你会被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所震撼。寺内保存着丰富的文物,如明清两代朝廷所赐的玉印、文书、朝服等,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让人不禁对这座古老的寺庙肃然起敬。

天祝华藏寺,一个充满神秘与庄严的佛教圣地。踏上这片土地,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祥和。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每逢节假日,信众们都会前来朝拜,祈求平安与幸福。而寺庙的开放时间主要在白天,游客们可以穿着长裤参观,以示尊重。

天祝华藏寺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更是藏族文化的瑰宝。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青藏高原的神秘魅力,感受到古老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天祝华藏寺不仅是宗教圣地,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它体现了宗教的传承,反映了当地文化的发展和变迁。走进华藏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宗教的庄严。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王金银,男,生于1947年元月,甘肃天祝,大学文化程度,原天祝县人民医院退休医生,现定居兰州。爱好读书,写作,集邮,摄影,收藏。四十多年来先后在报刊杂志,网络公众平台,电视,广播发表文学作品,评论,诗歌,等2000多篇。《昆仑策》头版头条刊登的《王金银,天祝一位赤脚医生的回忆》,被国内许多书馆收藏。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投稿须知




文社宗旨:天马竞辉,继承创新;不分地域,竞相出彩。

投稿要求:原创首发,体裁不限;内容健康,文学艺术性思想性高度统一,作品不少于300字节,诗词可数首同发,投稿前认真校对,一经刊出无法修改,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285095385@qq.com (请以文本形式发送,非附件以免延误刊发 )

有关事项:所刊发作品无稿酬,也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若有赞赏(10元以上),按编制修稿情况,在刊出后系统确认作品无违规情况15天内一定比例通过微信285095385发放,未主动添加微信、不按时收取者视为自动放弃领取权;作品一经刊出不可随意要求删除。

文社自收到来稿7天内审稿,对投稿作品及已刊出作品有修改、宣传、保留或删除权。若不能刊用,文社在7天内通过邮件或微信告知作者阅读量过低会延迟刊发为推广文社优秀作品,文社将授权更多的平台转载或同步所刊发作品,并支持报刊杂志选用。谢绝微信投稿!


天马竞辉原创文社
注重原创作品,推出文学新人,力求继承创新,打造纯净平台。 敬请关注tmjhycws,投稿邮箱285095385@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