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敛寒江

文摘   2024-12-22 22:00   广西  





「赏物阅己,鉴器悦心」

中国古代有一位画家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流则远矣。”你画山,要画出山的高峻,并不需在画面上一直向高处延伸,其实这也是不可能的,你在山腰画一片云飘渺,挡住山体,于是,欲露还藏,山高峻的气势就出来了。你画水,要画出水绵延流淌的意味来,但画面是有限的,你要在有限的画面将水一直向前画去,也是无法做到的。你画一丛树林挡住流水,于是,水的远态就出来了。这一“锁”一“掩”,便形成了艺术的张势,于是创造出一个回荡不已的空间,所谓“路欲断而不断,水欲流而不流”,断而不断,流而不流,这就是中国艺术中所说的“藏”。

唐人刘眘虚有诗道:“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盘山的曲折小径在白云间盘旋,盎然的春意随着蜿蜒的溪流潺潺流淌,偶尔有落花随水漂来,又随着水流向前漂去,漂到人看不见的地方,唯留下一缕香意淡淡地氤氲。人与这世界缱绻,清泉就是我适意的心灵,蜿蜒的小径就是我盘桓的意度,淡云微岚将我的心灵拉向远方,拉得很长很长。中国艺术“藏”出一个灵动飘忽的世界。

好的艺术是要“藏”的。藏而不露,形成一种动势;藏有无限多的可能性,如余音绕梁的音乐,令人含玩不尽。中国艺术家推崇的境界如雾敛寒江,清晨的江畔,夜雾未收,晨光熹微,淡淡的轻烟笼罩在江面上,似现非现,似有若无,一切都在有无中。又如断山衔月,月与山缱绻,山与月回荡。古人认为杜甫的两句诗“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已经达到了神所不及的程度,妙就在藏。

中国园林中的隔景,其实玩的就是欲露还藏的游戏。中国园林进门处大都不畅通,或有巨石障眼,或有楼阁静横,人的视线一下被阻挡。如扬州个园一进园门,就被一块巨石堵住。颐和园的东官门的入口处,有一大殿挡住人的视线。这正是柳暗花明处、曲径通幽处,别有洞天处。一隔,使景物暂时出现空白,犹如发箭时回拉;一放,则如手松箭发,在一片空白中映出最盎然的生机。

在中国书法中,一画之中有起伏,一点之内有机锋。直来横去,本可一笔而过,却藏头护尾,包裹万千,一横如千里阵云,隐隐而来,铺天盖地,荡魂摄魄,一波有三折之过,一点有数转之功,机锋内藏,波翻云谲,奇幻而不可测。书法追求含蓄蕴藉,笔笔藏,笔笔收,外表平静得如无风的水面,没有一点涟漪,但在其深处则暗藏机锋,充满了力的旋涡。

书法家将书法的笔法归纳为四句话:无往不复,无垂不缩,点笔隐锋,波必三折。意思是:没有一横是不回来的,没有一竖是不收缩的,一点之中一定会有暗锋,一捺之中含有很多的折转。颜真卿的字藏头护尾,颜体可以说是藏的典范。中国书法用笔强调裹锋,起笔要裹峰,没有裹锋,平平地写,那就太露了;落笔要回锋,没有回锋,一笔送出,就没有意思了。书法讲究绵里藏针,表面上很平和,内在却很有力量。艺术家将此称为“笔底金刚杵”,所谓端正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就像为人柔中有刚。

书法如兵法,王羲之的《笔势论》十二章,就是假托兵道来说书道的。“兵者,诡道也”,兵以诈立,声东而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静如处女,动如脱兔。用兵之妙在一个“势”字:“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颈弩,节如发机。”湍急的水流向下奔驰,它的力量可以将石头漂起来,这是因为水之势。鸷鸟迅速地搏击,以至于能捕杀到飞禽走兽,这是因为蓄了势。所以善用兵者,要善于造成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态势。书道也要造成剑拔弩张的势态,似动而非动,将发而未发,蕴万钧之力,蓄不可一世之势。梁武帝评韦诞的书法:“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东汉蔡邕善言书法之道,传说蔡邕学书法久久不悟,一天在睡梦中,有神授机宜,就两个字,一为“疾”,一为“涩”,于是书法大进。神授之说当然不可信,但“疾”“涩”二字确实是中国书法不言之秘籍。刘熙载说:“古人论书法,不外疾涩。”疾是迅捷快速,涩是迟滞沉重,速中有慢,骏马下坡,飞速行进,突然停住,前蹄高举,仰天嘶鸣,在飞动中见顿挫之美感。在疾中见涩,在藏中得露。

编辑整理:聚器
文字:朱良志,图片:网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聚器
室留虚白,心有余闲。茶席集美,识雅得趣。润物不饰,鉴器悦己。拙微见喜,自在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