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做产品经理,发现自己做产品总是很难成功,现在发起一个投票调研,你做产品经理成功过的产品有几个?
如何定义成功?
产品现在还在,持续拿得到投资人的钱在烧
产品有收益,持续收益平衡
产品盈利了,产品团队不断扩建
产品经理做产品,不去思考未来趋势
曾经雷军有一次在采访提到,他认为做创业应该
”看五年, 想三年 ,认真做1到2年“
而现在很多产品经理都是根据兴趣来选创业,但是兴趣并没有认真分析趋势与当下的团队实力,那么产品的创业就会非常苦,甚至是赚不到钱。
最简单的例子我第一次创业做产品的PMTalk产品经理社区
也是几个人以爱好孵化,但实质性就是社区类的产品不是工具,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做内容运营、内容生产甚至是宣发,就导致社区没有办法得到太多增长。
而社区的产品商业模式也不是稳定的,社区以内容付费、活动付费以及广告,就连大哥知乎都是股价跌跌跌,并且持续每年收入为负,可以看见社区的天花板是非常有限的。
这就是以爱好,拍脑袋诞生出来的一款产品,没有看到未来的趋势,以及认真体系化思考过的创业结果。
再加上那个时候刚做产品经理经验,对很多研发框架、技术实现、团队管理的坑都不知道,这也造就了这类创业孵化的产品就容易难以有高效价值。
产品经理做产品,首先定位产品工具
对于现在99%的产品经理,要想在工作之外做产品,我建议就是定位做工具,当然我认识一些产品经理开始发现人性的本质是贪、嗔、痴,所以就开始做一些灰色的产品,比如美女、抽奖送礼等。
这类产品就价值观不是以长期主义,产品经理本身就像赚一波就走。能够长期注意的才能说定研发计划与资源投入,以及吸引其他人进来。
所以产品经理走上了歪路。
正统军产品经理还是应该立足于用户价值、用户体验为导向,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实现商业闭环,也就是既要解决问题,还要能够让用户愿意付费。
解决问题最佳的方式就是工具,我们抛开什么内容工具,就做非常可观的,从一个非常小的功能性工具定位出发,是最佳的方式,再来看工具是定位于什么行业,以及行业的法律法规等。
做产品研发,最小启动资金多少
很多产品经理在公司里打工,几乎都去的是大公司
就以为做一个产品需要大量的研发资源投入,其实不是的。相比于开一个店来说,其实一个产品就完全可以靠几个技术人以及加上一台服务器和营业执照,就可以完成。
其实即使在腾讯大厂,也是几个人先搞出一个MVP,如果是兼职,抛开大家的时间与精力,几乎就是一个营业执照与服务器的费用。
而这个费用几千块钱到1万就可以。
几个技术合伙人不拿工资,做产品这件事并不是可耻,毕竟如果是兼职的情况下,大家有事情可以做,为什么不可以呢?
就像我写每一篇公众号文章,其实每一篇文章没有收入的,但是总会吸引到认可我的粉丝们,会在未来相见,不管是什么付费产品还是其他的产品。
产品经理最好的能力,讲故事能力
产品经理一定要会讲故事,当然有的人认为讲故事是画饼。但我更加认为是基于现实与战略来讲公司的产品规划与产品规划,再结合一些创始人的情怀与梦想罢了。
有理有据的讲故事,才能够吸引别人加入或者投资人加入,这才是一个产品经理转型到CEO的最基础能力,如果你都不相信你的产品,别人凭什么相信你。
打工的产品经理,永远缺失一个东西
打工的产品经理,很多人对自己做的产品设计都是嗤之以鼻。直接认为这个产品没有未来,大家就是拿一份工资罢了,等待老板关门或者自己换部门。
所以打工的产品经理永远缺失一个做产品的激情,这种动力是持续、有战略的,而不是暂时的。
现在就算你在国内做产品经理最香、最火的部门:微信、抖音,也就会很难以保持产品的激情,因为领导今天一个想法明天一个想法,就导致你不得不切换产品设计思路,最终就麻木了,所以打工的产品经理没有办法坚持长期注意,也没有办法激情。
因为失败的产品千万个原因,好的产品就只有一个理由。
这篇文章,希望我的读者不要埋头做一个螺丝钉的产品经理,一定要给自己开创一个“产品副业”,让自己永远激情,从而有另外一部分收入。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
最近Kevin的原创
Kevin的产品设计电子刊
讲解了需求调研&用户研究、功能减法、组合、微创新、迭代框架的5个步骤。每周更新2-4节,是一套非常好用的产品设计方法论。
电子刊新书:累计20万字,8个章节,一个简易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