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科技的变化是悄无声息的,在不知不觉影响着你的生活。
而这一次春节回家,我发现的一个现象,真真实实的感受到AI已经完全侵入我家了。
那就是我的爸妈都在使用豆包AI了。
我作为他们的儿子是一个产品经理,自然天天在使用AI,没有AI现在一些工作几乎都不能完成,还总是分享科技的相关内容与资讯。
所以总会认为AI与非科技行业从业者太远,尤其是老年人。
因为我工作的原因,我发现自己的父母总是在科技上特别时髦,像我父亲经常需要用智能手表,在健身房的跑步机,用智能手表来监督当日的健身卡路里与里程。
所以我发现做产品经理越久,我的父母也就编程一个科技的爱好者,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在影响着他们,看着科技帮助他们提升生活质量,我认为这就是做产品经理最大的成就感,尤其是现在我做的医疗项目的产品经理。
而这一次回家,看在父母轻车熟练的使用AI豆包,让我惊呆了。就像他们已经使用很久了,并且非常熟悉豆包AI的功能。
如下是我父亲正在用豆包查询相关车牌的含义查询
“豆包豆包,帮我查询下.....什么意思”
我父母怎么下载的豆包?
因为抖音是父母退休生活中日常生活娱乐工具,从产品经理设计的拉新策略上,我想肯定是从抖音、头条等这些产品的广告视频被引流下载豆包。
豆包因为支持抖音单点登录,所以也不需要太高的注册门槛,因此像我父母60岁的老年人就可以使用了。
AI产品的语音交互,是老年人最大的喜爱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AI产品,豆包由于和chagpt一样最早支持语音交互,通过ASR的形式将文本转成语音,减少了键盘输入,这毫无疑问是方便老年人的.
因为打字对于老年人来说,很多老年人不仅不会打字,只能通过手写完成打字输入,而语音键盘输入显然效率是最高的。
纵观现在的其他AI模型,要想支持语音交流,现在在APP端要么语音的入口不够明显,需要用户单独点击拨打电话才能呼唤,要么就是不支持。
而豆包与Chatgpt可以默认开启语音聊天,并且支持打断交流,最终完成语音。
看父母使用豆包,我看到了未来AI的正确交互形式
看父母使用豆包,也更加可以肯定未来的app应用不是复杂的那些页面与选项区域、甚至是复杂的操作按钮。
而是用人类最自然的交互方式,比如肢体语言、语音交互甚至是意识的传递。
他们可以像人类一样进行互相交互,而人类本身要的是清楚当前需要什, 比如打车从哪里去哪里,比如支付钱买什么,到底是电影票、还是购物等。
并且清楚自己购买的个人需求属性参数是什么,只需要找到性价比最好的,或者最适合自己的参数属性的物品、电影票即可。
反而那些复杂的按钮、页面操作都增加了用户完成以上操作的门槛,不是一种良好的交互方式。
因此真的让科技不存在,和声音与肢体融入在一起,才是AI的发展最后一步。
比如荣耀通过系统级别支持AI,说一句话叫现场下单瑞幸咖啡,就可以在支付宝完成瑞幸咖啡的下单操作,并且送到自己的家里。
当然荣耀手机推出的AI手机,负责说这叫做从数字世界到物理世界的开始,强调AI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数字世界。
在我父母熟悉使用豆包后,期待明年AI帮助他们健康的生活
我相信后续的AI产品多模态标配后,就是以手机形态变成其他形式,可能是机器人也可能是一个眼镜,或者一个家庭都有。
总的来说父母熟悉语音交流方式,豆包提供了生活中各个方面的能力支持,这就是未来的AI。
最近Kevin的原创
Kevin的产品设计电子刊
讲解了需求调研&用户研究、功能减法、组合、微创新、迭代框架的5个步骤。每周更新2-4节,是一套非常好用的产品设计方法论。
电子刊新书:累计20万字,8个章节,一个简易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