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假期的时间,在年前就打算去韩国放松一周。
在飞机上,我开始看到了自己的一些新的变化,比如短视频的浏览习惯比看文字内容更强了,就只有在做科研的时候才会长时间看文章。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做产品经理的博主都停更了公众号,转而去做短视频或小红书。短视频需要露脸,很多人因此选择了转型。
1. 我的短视频停更4个月
关注我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我已经有接近半年没有定期更新短视频了。原因很简单:在2024年下半年,我希望每条短视频都能在音质、画质、布景等方面做到提升。虽然有很多主题可以拍,但总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结果一拖再拖,最后干脆停更了。
我停更短视频的原因,其实和很多产品经理常犯的错误一样:等待。
对于我来说,我在等更好的设备、更好的场景、更多的空闲时间;而一个产品经理可能在等待资源、等待预算、等待人员到位。
但事实上,等待完美时机往往意味着错失机会。比如就短视频停更的半年时间,我发现用户的习惯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剪辑软件的更新、短视频电商平台的功能也发生了较大的新增。
2. 产品经理:从原型设计就可开始吸收资源
产品经理的工作本质输出内容就有原型设计,只是很多产品经理不愿意做原生设计,是因为怕工作白费。
要等到资源到位、硬件成熟、用户来了才开始行动。
可是现在很多AR眼镜的研发,硬件的发展最多三年就会普及。如果你等到硬件成熟再开始研发,可能已经错过了市场的最佳时机。
一个PM,有一个想法就可以开始做原型设计。
毕竟相较于开发、设计,原型设计的修改成本很低,但它能帮助你快速验证想法,并逐步优化。通过原型设计,你可以将想法转化为具体的方案,才能打动开发加入你的产品设计方案里。
3.我停更的半年:短视频、直播的上下游工具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短视频不仅仅是内容创作,它还代表着一种新的运营生态和产品转化方式。如果你从未接触过短视频,可能还不知道微信最近更新的微信小店后台加上了达人、平台服务、以及各类API生态功能。
短视频就像前面说的,已经成为用户的消费习惯,而微信小店这类电商平台就不断为视频类的内容增加了电商营销功能,背后的商品转化逻辑与公众号完全不同,所以产品框架也完全不同。
微信小店后台功能
微信小店有独立的接口、功能和商品上架方式,甚至商品策略也与公众号截然不同。公众号仍然以知识付费为主,而微信小店则更注重商品的实际销售。
4.半年新增的后台功能:短视频与直播的结合
短视频的运营还涉及到直播功能的架设。直播间的商品链接、优惠券、直播引导等,都是微信小店的新功能。如果你不做短视频,可能根本不会接触到这些功能,甚至连账户权限都没有。
作为产品经理,如果没有体验过这些功能,自然无法做出合理的产品设计。作为产品经理,需求调研是最基础的工作。短视频和直播的背后,是一整套新的功能生态,传统的电商功能已经无法满足这些新渠道的需求。用户在新渠道上消费和停留,如果你的产品不支持这些新功能,自然就会失去竞争力。
最后,我的产品经理短视频更新计划:一周至少三条,内容与公众号同步
要想更在C端产品经理竞争力,就需要体验与使用上面的功能,我决定重新开始更新短视频。每周至少更新三条短视频,内容将以公众号的主题为基础,确保内容的一致性和深度。短视频不仅是内容的延伸,更是与用户互动的新方式。
产品经理不要等待
无论是做短视频还是做产品经理,最大的错误就是停在原地等待。
很多事情,不需要想得太清楚才开始做。大多数人都是在行动中不断调整和优化的。我看到有一些画面拍到掉渣的视频,仍然有很多用户转发,这就说明核心的内容并不等于画质+音质+布景。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最近Kevin的原创
Kevin的产品设计电子刊
讲解了需求调研&用户研究、功能减法、组合、微创新、迭代框架的5个步骤。每周更新2-4节,是一套非常好用的产品设计方法论。
电子刊新书:累计20万字,8个章节,一个简易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