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CEO:产品经理我不招刚毕业的

文摘   2025-01-26 13:00   四川  

最近,我在带团队做做vision Pro的APP产品规划与产品设计,因为现在vision Pro的普及度问题,所以vision Pro的开发者势必都会选择在IOS端同步一个APP应用,用于满足现在阶段没有XR眼镜的用户。

现在来看做IOS的APP,即使同样类型功能,但是产品经理的经验不同,就可以产品设计出开发的工作量10倍差距的产品框架变化。

如下是7年前做产品经理的产品设计方案与7年后的产品设计方案。我将以一个以人体血糖、血压、心率、血氧等设备集成在一起的APP,来对比我做产品经理以及产品总监输出的产品设计方案。

1.个人中心模块

对比两个个人中心产品设计方案,显然后者会更加简单,用户可以直接修改,并且页面有明显的个人信息展示入口。

7年前的产品设计方案

在以往的个人中心产品设计方案里,提供了多个类型的数据与业务,包含社区模块、智能设备的模块、以及其他吐槽信息模块。

这里面涉及到的子页面就至少有5个子页面以上,并且每个页面都有单独的逻辑,比如关注接口、粉丝接口、我的生命数据接口等等。


现在的产品设计方案

新版本的个人中心就关注了核心的个人信息维护,取消了社区模块,并且没有穿戴设备的列表展示。并且通过二维码的形式运行用户直接购买从而取消了商城系统。从而以业务闭环跑通,而不需要额外的功能建设,快速的验证商业化模式是否合理,再来建设系统

2.首页模块

以往的首页产品设计方案包含了数据大屏,并且第一个TAB还有负一屏和正一屏,首页还有其他数据,并且交互方式、动画效果过于复杂。

比如使用类似于气泡球的进度条以及左右划的切换,都需要前端开发花费时间来做交换效果的调试而不是做功能性开发。

以往的产品设计方案

新版本只展示数据与按钮,没有花哨的交互效果,用户可以直观的了解到自己的生命数据,开发只需要专心接通不同设备数据,以及完成操作闭环就可以了。

现在的产品设计方案

后者更加实用,避免了花里胡哨的交互效果。

3.注册登录模块

注册登录模块,以往的设计版本需要接入手机号、微信、支付宝、微博等,几乎产品设计方案把市面上所有主流的社交平台提供开放平台的单点登录都对接了。

以往的登录注册

现在的登录就只提供了邮箱注册,以最快速的方式进行注册,并且后续支持了手机号与微信号的绑定。只是在第一阶段就将注册流程跑通了。

现在的登录注册

而对应的两者开发工作量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前者要对接的工作量可能是后面的5倍多,不同平台的开放接口文档复杂度不一样,限制也不一样。

而后面只需要对接一个邮箱即可,利用标准的邮箱注册登录方式就可以接入,而邮箱注册登录势必也有开源的逻辑模块

总结不同level产品经理做的产品设计方案区别:

普通产品经理的产品设计方案浪费了不少研发时间与资源,同时还将功能做复杂了,用户反而体验下降了。

至少前面的产品设计方案开发工作量要翻了3倍以上,而且还不一定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因为涉及到动画效果、交互设计的调试。

产品经理不招刚毕业的

刚毕业的产品经理,就只能算一个原型设计师,很多的ideal都以产品设计、甚至是酷和帅来实现,但是却忽略了商业模式、成本、运营难度的考虑。

而刚毕业的产品经理就像上面的产品设计方案一样,过于关注交互效果、以及满足市面上所有的接口方式,而没有考虑到主流用户、业务跑通、开发成本。

所以在腾讯里产品经理和运营不分家,因为一个产品经理不考虑后续的运营模式,那么产品也无法成长,商业化;而一个运营不考虑到产品框架,胡乱的引流、增长、转化,也忘记了产品定位。

腾讯的产品经理能力模型

所以产品运营摸不可分,本质上就要求产品经理要完成的是一个产品构建到商业模式的实现。

通过以上3个模块,以及我7年产品经理成长对比的经验,我认为反而是30岁左右的产品经理,才更有概率做好一个成功的产品。

曾经雷军也提到:刚毕业创业失败率极大,反而是工作了好多年之后,创业的成功率才高。

而我们做产品本身就是一个创业。

今天的分享就在这里



“关注我,一个产品经理的产品故事“

最近Kevin的原创

Kevin的产品设计电子刊

 

讲解了需求调研&用户研究、功能减法、组合、微创新、迭代框架的5个步骤。每周更新2-4节,是一套非常好用的产品设计方法论。

电子刊新书:累计20万字,8个章节,一个简易设计方法


 






Kevin改变世界的点滴
港理硕士、英国奥斯特计算机博士 一名待过大厂的产品总监,出版《产品之光》《迭代》《产品经理的修炼之路》等书籍,《简易设计》设计方法、PMTalk产品经理社区、云木鸟创作创始人。 我的产品经理方法论、产品案例操盘都在这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