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出现这5个症状,哪怕只有一个也要及时检查!可能是癌症

学术   2024-07-19 08:02   上海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说到乳腺癌,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在考古人员出土的约公元前3000年-2500年的古埃及艾德温·史密斯外科手术手稿(Edwin Smith Surgical Papyrus)中,就有关于乳腺癌病例的记载,但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方法,该手稿上的记载却是“无”。

如今,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高发癌症,也是女性第一大高发癌症。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数据,2022年全球新发乳腺癌230.9万例,占到了新发癌症总数的11.6%;中国女性新发乳腺癌35.7万例,占新发癌症总数的15.6%。


那出现哪些症状可能是得了乳腺癌?哪些人更容易患病?又该怎样预防和治疗乳腺癌呢?今天健康榨知机就带大家认识下乳腺癌。

图片来源:123RF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乳腺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而且没有固定的特征性表现,很容易被忽略。所以女性要养成定期自查乳房的习惯,留意乳房异常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就诊。


如果胸部出现了以下5种症状,要及时就诊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因为这些很可能是乳腺癌早期的症状:


乳腺肿块:这也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约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肿块多发生在单侧乳房,位于乳房的外上部,常常是单个出现,摸起来较硬,边缘不规则,表面不光滑,不容易推动,一般没有明显疼痛感,仅少数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皮肤改变:乳房皮肤出现酒窝征、橘皮样改变、皮肤卫星结节等。


乳头、乳晕异常:包括乳头回缩、乳头抬高等,某些特殊类型的乳腺癌(乳头乳晕湿疹样癌),还会造成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灼痛等。


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则为乳头溢液。


腋窝淋巴结肿大:初期可能表现为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如果早期没有发现,乳腺癌发展到中晚期阶段,发生转移,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主要有:


  • 发热、食欲不佳、身体乏力、体重减轻

  • 咳嗽、咯血、胸痛、发热、呼吸困难(肺转移);

  • 骨痛、病理性骨折(骨转移);

  • 腹胀、食欲减退、肝区疼痛、黄疸(肝转移);

  • 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精神异常(脑转移)。

图片来源:123RF


这些人更容易得乳腺癌



乳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生活习惯遗传因素,以及被很多人忽视的“乳腺异常”。如果你有以下几种危险因素,就要小心了,可能是乳腺癌高危人群,更容易得乳腺癌。


良性乳腺疾病


患有良性乳腺疾病的人,包括非增生性疾病、非典型增生性疾病和无异型增生性疾病,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更高,尤其是非典型增生性疾病患者,风险约为普通人群的4-5倍


致密型乳腺


乳腺密度是指在钼靶摄片中乳腺的腺体组织占乳腺总体积的比例,可分为脂肪型(≤25%)、少量纤维腺体型(26%-50%)、多量纤维腺体型(51%-75%)和密型(≥75%)。研究发现,致密型乳腺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是少量纤维腺体型女性的2.04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有研究显示,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人,患乳腺癌的风险是没有子宫内膜异位症人群的1.04倍


高内源性雌激素水平


不论是绝经前还是绝经后女性,高内源性雌激素水平都会增加乳腺癌风险,包括雌二醇、游离雌二醇、雌激素酮、雄烯二酮、硫酸脱氢表雄酮和睾酮。


肥胖


一项对中国人开展的研究发现,体重指数(BMI)>28 kg/m2的女性,更容易患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而腰臀比(WHR)>0.85的女性更容易患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


图片来源:123RF

月经生育因素


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初潮较早绝经较晚未经产初次妊娠的年龄较高流产。有研究发现,现代女性初潮平均年龄为13.1岁,绝经平均年龄为49.3岁,初潮每提前1年、绝经每推迟1年,分别与乳腺癌风险升高5%和2.9%相关。


乳腺癌家族史


有乳腺癌一级家族史(母亲、女儿、姊妹)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确诊乳腺癌的女性中,13%-19%有一级乳腺癌家族史;随着患有乳腺癌亲属人数的增加,其本人患乳腺癌的风险也逐渐增加。


基因突变


5%-10%的乳腺癌发生是由于遗传基因突变,其中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2突变占20%-25%。研究发现,对于BRCA1BRCA2突变携带者,≤70岁时乳腺癌累积风险分别为55%-70%45%-70%。此外,CHEK2P53PTENATM等基因突变也会增加乳腺癌风险。

饮酒


饮酒人群的乳腺癌发病风险,会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增高。有研究发现,每天摄入10克酒精,分别与绝经前和绝经后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加5%和9%相关。


吸烟


吸烟人群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高。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于2014年系统汇总了吸烟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证据,结果显示,曾经吸烟使乳腺癌发病风险升高10%;吸烟时间长(20年或以上),每天吸烟量多(20支或以上),则使乳腺癌发病风险显著增加13%-16%。


暴露于治疗性电离辐射


研究发现,进行多次胸部透视检查的女性肺结核患者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年轻时胸部暴露于电离辐射,如接受过放射治疗的霍奇金淋巴瘤的女性,其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


除以上因素外,患有糖尿病服用避孕药长期进行激素替代治疗,也可能会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


图片来源:123RF

这样做可以降低风险



想要预防乳腺癌的发生,除了要避免、改变危险因素,还应增加乳腺癌的护因素,也就是多做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的事情,比如:


母乳喂养


一项评估母乳喂养对孕产妇健康结果影响的研究显示,12个月母乳喂养可使乳腺癌的发病风险降低26%。


规律运动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适宜、规律的运动可以降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研究显示,与缺乏运动的女性相比,定期运动的女性乳腺癌的风险降低14%


及时筛查


进行乳腺癌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和癌前病变,从而及时治疗,降低乳腺癌发生、发展风险,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此外,服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抑制剂(如他莫昔芬、雷洛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如阿那曲唑、依西美坦);以及进行双乳预防性切除、对侧乳房预防性切除等手术,也有助于预防乳腺癌的发生。不过,相关药物和手术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充分考虑风险和获益后再采用


图片来源:123RF


得了乳腺癌该怎样治疗?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放疗)化学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乳腺癌的手术方法有许多种,包括保乳手术、乳房切除术、淋巴结活检及清扫术、乳房再造术。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本人意愿、病理分型、疾病分期及辅助治疗的条件做出选择。


放射治疗(放疗)


放疗常常作为局部治疗的手段之一,在乳腺癌手术后,医生会依据手术类型、患者年龄、疾病分期等情况决定是否应用。


化学治疗(化疗)


化疗是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乳腺癌是应用化疗最有效的实体肿瘤之一。常见的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多西他赛、表柔比星、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瑞滨等。


根据治疗目的,化疗可分为术前新辅助化疗、根治性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和姑息性化疗。


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R)含量高者称为激素依赖性乳腺癌,这些患者对内分泌治疗有效。ER含量低者称为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这些患者对内分泌治疗反应差。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常用药物包括:


  • 抗雌激素类药物:这类药物能够抑制或减弱雌激素作用,如他莫昔芬、托瑞米芬、氟维司群等。

  • 芳香化酶抑制剂:这类药物可通过抑制或灭活芳香化酶活性来阻断体内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主要包括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等。

  • 卵巢功能抑制剂:这类药物能够降低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从而抑制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减少体内的雌激素含量,主要药物包括戈舍瑞林、亮丙瑞林、曲普瑞林等。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药物可针对特异性的基因突变发挥作用,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目前,乳腺癌靶向药物主要包括:


  • 针对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药物:有研究显示,有20%-30%的乳腺癌患者存在HER-2基因过表达的情况。临床上常用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拉帕替尼、恩美曲妥珠单抗等。

  • 针对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药物:如奈拉替尼、吡咯替尼。

  • 针对mTOR(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的药物:如依维莫司。

  • 针对TROP2(人滋养细胞表面糖蛋白抗原2)的药物:如戈沙妥珠单抗。

  • 针对CDK4/6(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的药物:如瑞波西利、达尔西利、阿贝西利、哌柏西利。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药物主要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抑制剂。已在中国获批上市的乳腺癌免疫治疗药物主要有帕博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这类药物主要通过克服患者体内的免疫抑制,重新激活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杀伤肿瘤。


▲2002年9月以来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的乳腺癌治疗药物(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制图:健康榨知机)

小结



总的来说,乳腺癌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随着治疗方式的进步以及乳腺癌创新药物的出现,乳腺癌患者不仅有了更多治疗选择,她们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


如果女性能重视乳腺健康,定期进行检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有效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如果能做到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听取医务人员建议,采取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手段,就会减少乳腺癌带来的伤害,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风险


另外,你可能还想看:
患癌后有什么症状?
癌细胞和正常细胞有什么区别?
怎么吃可以预防癌症?
……

点击下面的名片,关注【健康榨知机】
在消息对话框回复:癌症
获取更多相关科普知识


参考资料

[1] Bingfeng Han,et al.,(2024).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22.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DOI:10.1016/j.jncc.2024.01.006.

[2] Bryant J Webber,et al.,(2024).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2: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DOI:10.3322/caac.21834.

[3]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2023).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中国癌症杂志,DOI:10.19401/j.cnki.1007-3639.2023.12.004.

[4]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中国女性乳腺癌预防共识专家组,(2022).中国女性乳腺癌预防专家共识.中国研究型医院,DOI:10.19450/j.cnki.jcrh.2022.04.003.

[5] 赫捷,陈万青,李霓,等,(2021).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中华肿瘤杂志,DOI:10.3760/cma.j.cn112152-20210119-00061.

[6]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4[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

[7] 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Retrieved Jul 12,2024,from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204/a0e67177df1f439898683e1333957c74/files/c001a73dfefc4ace889a1ea6e0230865.pdf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健康榨知机」微信公众号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健康榨知机 丨药明康德团队打造

微信号 : ey_global

▇ 关注我们,掌握新鲜有料的健康资讯

分享、点赞、在,传播健康知识 

学术经纬
第一时间送上生命科学重磅学术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