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声回雁,几番疏雨,东风回暖”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
立,是“开始”之意
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
开始进入风和日暖
万物生长的春季
立春,为廿四节气之首,四时之始,故又名岁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此时虽依然春寒料峭,但寒冬已近,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勃。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意思是春季阳气生发、万物始生,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勃之景。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生长、是播种耕耘。在这个带有转折意义的时节,播下健康的种子,收获一整年的好身体,一年的养生也由此拉开序幕。
适时减衣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季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生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立春时节,春风劲吹,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春风于温暖之中暗藏“杀机”,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顿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
早睡早起
肝属木,应于春季。因此,春季首先要让肝“休息”好,过度劳累会严重耗损气血,直接影响肝藏血的功能。此时节,建议做到早睡早起,规律起居,早上起床后拉伸下身体,在日出后到户外散散步,身体动了起来,阳气也就被鼓动了起来。
运动调养
春季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人体应该借助这一特点,重点养阳,而养阳的关键在于“动”,切忌“静”。立春时节,人们应该多去户外运动、晒太阳,使阳气得以宣达,这样可以加快心脏跳动,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增加身体产生的热量,如散步、跑步、登山、做操、打球、踢毽子、跳绳等,可以改善人体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使大脑得到较多的血液和氧气从而达到人体脏腑功能正常运行的目的。
每天梳头百下
头部为人体的最高部位,更是人体所有阳经汇聚之地。《养生论》曰:“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意思是说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春季为发陈之际,自然阳气萌动升发,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舒展生发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故春天梳头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梳头的方法:先从前额的发际向后一直梳到颈后的发根处,然后再从左、右耳的上部分别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进行梳理。梳头时用力要均匀,速度宜缓,一次梳50~100下,头皮微热即可,梳头时将身体向前屈或向后仰,以促进血液循环,这样效果会更好。
春天属木,与肝相应,肝在生理上主疏泄,在志为怒,喜调达而恶抑郁。立春时节,情绪上要戒躁戒怒,忌心气抑郁不舒展,宜保持心境平和、畅达乐观。借立春阳气上升之机,适当地调摄情志,可以使阳气由胸中主动得以宣达。
春季为肝脏当令之时,易影响肝脏的疏泄调达之性,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情绪亢奋急躁易怒,导致肝气升发太过。二是情绪低落,生闷气,会引起肝气郁结,表现为精神抑郁,唉声叹气,提不起精神。
中医认为,消化道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系统疾病,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于肝脏失于疏泄,影响到脾胃运化功能造成的,故春季精神调养还要避免情绪亢奋及忧愁抑郁。
立春时饮食上应增辛减酸,多甘少咸。立春后气温开始逐渐上升,日照增多,万物始生。饮食调养需要考虑“春生”的特点,选择食用辛甘发散之品,如生姜、葱、香菜、韭菜、芽菜、香菇等。少食生冷之物,更不宜吃酸收之物如西红柿、柑橘、柠檬、乌梅等。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的特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养老奉亲书》中有记载:“当春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所以春季养生在少吃酸的同时,要尽可能地多吃点甘味之品。这里要注意的是,甘味和甜味不完全相同,甘味食物是指口感有点甜的食物,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首选大枣和山药,菠菜、芋头、红薯、土豆、黑木耳、桂圆、栗子等,常吃这些食物可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有助于提升人体免疫力。
食疗药膳举隅
立春是冬春交替之时,人体内阳气开始升发,也是皮肤病、心脑血管病等多种疾病高发期,此时艾灸对全年的健身防病都是十分有利的,甚至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立春时节经常艾灸这几个穴位可以起到养肝护肝的功效。
太冲
太冲穴为肝经原穴,它能在有气无力时补足血气;能在头晕脑涨时降压气爽;能在身体虚寒时增加温度;能在怒发冲关时泻火入眠;能在月经不调时调理周到。
大敦
大敦穴是肝经的井穴,是足厥阴肝经的首穴,该穴对于肝经经络出现的疾病以及肝脏本身发生的疾病都具有治疗作用。如疝气、少腹痛、遗尿、癃闭、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等。经常灸大敦穴,具有保健肝经的作用。
行间
艾灸行间穴对于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很有帮助,比较适合肝郁气滞或肝火旺的人,脸色发黄的女性经常艾灸这个穴位,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
太溪
太溪穴为肾经的原穴,也就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
以上穴位每天可艾灸2—3个,每个穴位10—15分钟。
春日不迟,相逢终有时。
万物复苏的初春时节,打开我们准备的养生小锦囊,一起调整身心,去享受春光赋予我们的万千颜色吧~
中医科咨询电话
0315-4465362
▲点击上方,提供在线问诊等服务
监制|马述斌 周继明
编辑|张梦迪 陈瑞雪
校对|周恒伊
刊期|第1094期
来源|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