胱抑素C( Cystatin C)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的有核细胞和体液中,是一种低分子量、碱性非糖化蛋白质,分子量为13.3KD,由1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可由机体所有有核细胞产生,产生率恒定。循环中的胱抑素C仅通过肾小球滤过而被清除,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内源性标志物。有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成年人血清胱抑素C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上升的趋势,从而认为胱抑素C在评估老年人肾脏功能时较肌酐更有意义。
传统习惯上一般把肌酐、尿素、尿酸作为常规肾功能的检测项目,但因肾脏有着强大的储备功能和代偿能力,在肾小球轻度受损或受损早期时,血液中的肌酐、尿素仍可维持在正常水平。只有在肾小球损害严重,一般肾小球滤过率降低50%以下时,血中肌酐、尿素浓度才会明显升高。
胱抑素C是迄今为止基本满足理想化内源性肾小球滤过率标志物要求的内源性物质,是新近发展起来的评估肾脏功能的一种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的指标。
胱抑素C在体内以恒定的速度产生,并存在于各种体液之中,尤以脑脊液和精浆中含量为高,尿液中最低。因此,胱抑素C的血清浓度主要由肾小球滤过率决定,这一特性使得它在评估肾脏功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传统的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和尿酸相比,胱抑素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尤其是在肾功能轻度受损时,其变化更为显著。
成年男性:0.63-1.25mg/L
成年女性:0.54-1.15mg/L
1~14 岁的儿童:0.51 ~ 0.95 mg/L。
1、高血压性肾病在肾脏功能早期损伤时
近年来因高血压性肾损害而导致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高血压可引起肾动脉硬化而导致高血压慢性肾损伤,但因为在早期时缺乏明显的症状,患者病情常较为隐匿。
有研究结果显示,在发生高血压性肾脏损害的患者胱抑素 C 水平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并且胱抑素 C 在高血压患者中评价肾功能不全的程度和疗效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糖尿病性肾病在肾脏功能早期损伤时
为了防止糖尿病性肾病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必须要以可靠的 肾小球滤过率来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状况。如果临床上以检测血肌酐等来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话,对轻度肾损伤缺乏足够的灵敏度。而 胱抑素C对轻度的肾损伤则特异性更高,可在糖尿病患者中定期检测胱抑素C的水平以动态观察其病情的发展。
3、在急性肾损伤时
急性肾损伤(AKI)是常见的急危重症,死亡率较高,并且约有 20%的患者最终需要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但目前仍然没有有效的指标能够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
有研究结果显示,胱抑素 C 在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用来评估急性肾损伤患者时,可以为临床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4、在肾脏移植方面
在对肾移植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胱抑素与肌酐基本同步升高,但胱抑素C 升高的幅度比肌酐大。胱抑素C 不但能够快速反映肾脏功能受损的情况,而且可以及时反映肾脏功能的恢复情况,特别是肾移植后功能延迟的患者。
有研究表明,胱抑素C 在肾移植术后对检测肾小球滤过率而言,比检测肌酐和肌酐清除率更敏感,可以快速诊断出急性排斥反应或药物治疗所造成的肾损伤。
5、在儿科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血中胱抑素C 的含量一般在一岁以后就基本达到成人的水平,血清浓度相当稳定。相关研究发现,1~14 岁儿童血清胱抑素 C 的参考范围(0.51 ~ 0.95 mg/L)与成人的参考范围比较接近。因为血肌酐与肌肉含量成正比,所以对于机体中肌肉含量较少的儿童来说,血肌酐很难准确的监测肾小球滤过率的轻度变化,所以胱抑素C对儿童肾功能的监测有独特的优势,是一岁以上儿童更为理想的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标志物。
6、在化疗中的应用
由于化疗药物对肾脏有一定的损伤,所以在肾功能损伤后,化疗药物更容易积蓄并引起更多方面的毒副作用。因此,对化疗的患者应及时关注其肾功能的状况,以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7、在冠脉手术时的应用
有研究结果显示,在对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的冠脉手术肾脏损伤进行检测时,发现非体外循环能降低肾损伤,而且相较于其它物质,胱抑素C 是检测术后肾损伤的最敏感的检测指标。
8、在妊娠子痫前期的意义
妊娠性疾病会增加母体和胎儿的危险性,如导致妊娠性高血压等妊娠性疾病。每年都有许多怀孕女性因妊娠相关疾病而死亡,因此需要密切监测肾脏功能等相关检查。最新的研究表明,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肌酐和尿素相比,是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检测指标。
9、肝脏相关疾病
当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升高,而且会随着慢性肝病的进展而相应地增高,能够反映肝纤维化的潜在变化,是监测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良好指标。
10、甲状腺相关疾病
在对甲状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胱抑素C浓度进行检测时,发现胱抑素C对甲状腺功能的变化非常敏感,其在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中偏高,在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中偏低。
1、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胱抑素C的产生增加,中小剂量激素时基本无影响。
2、有甲状腺疾病病史的患者应注意,甲减时胱抑素C水平下降,治疗后随促甲状腺激素(TSH)恢复正常而上升;甲亢时胱抑素C水平上升,治疗后随促甲状腺激素恢复正常而下降。
3、其它因素:如免疫制剂诱导的代谢改变、肾间质损伤引起还未代谢的胱抑素C回漏至血循环、胱抑素C抗体结合蛋白增多影响滤过等。
4、可能导致降低的因素:1-4岁的婴幼儿;应用环抱菌素 A 治疗时;标本保存时间过长或保存方法不当等
5、不同检测试剂盒抗干扰的能力不同,特别是对于类风湿因子等的抗干扰能力,当其含量过高时会引起检测结果的明显异常。
1、最重要的就是及时就医,医生将根据症状、病史和其他检测结果等来查找导致胱抑素C升高的原因,并及时治疗其相关的各种疾病,如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或肿瘤等。
2、平时生活中
(1)调整饮食:少吃高盐、高糖、高脂的食物,因为这些都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应该适当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等。
(2)增加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代谢功能,有助于降低胱抑素水平C。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少熬夜,工作和学习时注意劳逸结合,良好的情绪,避免过度焦虑等。
▲点击上方,提供在线问诊等服务
监制|马述斌 周继明
编辑|张梦迪 薛永洁
校对|周恒伊
刊期|第1076期
来源|检验病理输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