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青岛作为中国当时的“一线城市”,城市各项发展迅速,餐饮业更是聚集了各种菜系与多国风情的餐馆饭店。
位于中山路劈柴院门洞南侧,是曾经的英记楼旧址,它是老青岛十一家最著名的中式饭店之一,最早的广东早茶店,档次最高的粤菜馆,故有将“英记楼”与春和楼、顺兴楼、聚福楼列为四大餐饮名楼之一的介绍。
一直没有看到英记楼店铺的历史照片,所以对它也一直存在着神秘感。直到查证一张老照片时,偶然发现了它的店招,隐于一根电杆背后,不仔细看还真难找到。
这些描述屡见于对英记楼的信息描述中,但没有看到任何的确切史料记载,其中的细节也过于夸张,所以这些文字看看作罢,不能作以参考。
青岛市档案馆一份早期的档案资料中,1925年7月9日,原籍广东大埔的商人张景芬《就请求批准租地事给胶澳商埠局的呈》中,铺保人是山东路(中山路)的英记楼。
1935年《青岛市饭馆业同业公会会员清册》中,英记楼的经理是时年57岁的广东人逄本生,店员代表是广东人朱锦联,此时酒店登记的店员人数是18人。
1940年,青岛饭馆公会转呈青岛市商会的《关于转市商会设法解除本会英记楼之危机的公会》的函文中,经理人依然是逄本生。同时期的一份《青岛市中国人经营之饭店及饭馆业清册》中,经理人变成了广东人逄国福,未查到二人是何关系。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的《青岛市餐馆商业同业公会会员名册》中,英记楼的地址显示的是中山路170号,经理及负责人是广东三水人曹俭。
可见,英记楼与广东人有着难以撇清的关系,同时英记楼开办前后的粤式糕点,粤菜早茶等,很难理解是北方人开创并打理,所以一些谜题还是需要继续搜寻考证。
在青岛市档案馆1931年的一份资料中,英记楼最初登记的名称为“广东英记大酒楼”。1936年6月,登记信息方改为英记酒楼。更加说明了英记楼的粤籍特征。
1917年,英记楼在当时的中山路170号,劈柴院中山路门洞南侧正式开门纳客。
英记楼的面积不大,一楼是大厅,二楼几间雅座。从上图中的店招中可以大致看出,它没有顺兴楼和聚福楼的气派,在几大名楼里也是最小的,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生意。除了拿手的粤菜,还有北方人难得一见的粤式茶点,食客不仅可以堂食,还可以打包带走,英记楼很快声名鹊起,顾客纷至沓来。
许多在青的广东人,对英记楼的粤菜及茶点风味更是赞不绝口。上世纪20年代以来,广东的一些商人北上来到青岛经商,对青岛这座新兴城市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粤商的增多,英记楼的生意也是愈发的红火。
在1937年青岛市政府招待处所编《青岛概览》中,对英记楼的特色介绍是:广东食品俱全。
1923年,康有为携家眷来到青岛,慕名到广东同乡开设的英记楼用餐,被其美味所吸引,遂成为英记楼的常客。他曾这样说:“一日不食英记楼,恍惚如日。”除了经常到英记楼就餐,他还会让店家按时送糕点至“天游园”康公馆,用以家眷食用或招待客人。康有为的爱徒梁启超曾于1926年来青岛与他议事,期间也随康有为多次品尝英记楼的茶点。
据史料记载,1927年3月28日,广东同乡及弟子、前清举人吕振文等,在英记楼为康有为举办同乡宴。在就餐过程中,康有为突感小腹不适,筵席还未结束,就匆匆返回天游园住所。三天后的3月31日凌晨,这位清朝维新派领袖、晚清著名政治家康有为在寓所去世。虽然到目前为止,学界对康有为的死因尚未有一致定论,但这一时间上的巧合,却为英记楼增添了不少神秘之感。
网络上所介绍的英记楼特色点心“鸭尾酥”
建国后,青岛首家糕点厂——"生活林糕点厂"的厂长,就是英记楼的学徒工成长起来的姜换斗先生,老字号的手艺,在他努力下也得以传承。
上世纪50年代广州食堂广告
随着中山路及大鲍岛街区历史保护更新的推进,老街里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劈柴院大门旁,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记酒楼。如今,旧址仍在,那家最顶级的粤菜饭店却早已消失,成为城市的一段历史,非常可惜。
点我在看
帮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