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芭蕉,为芭蕉科芭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甘蕉、芭苴(jū)、天苴、绿天、扇子仙等。它“扶疏似树”,但“质则非木”。乍一看“粗枝大叶”,貌似“五大三粗”,细看则既有粗犷阳刚的潇洒,又有精致阴柔的美感。
芭蕉虽算不上名花异草中的翘楚,却有着令历代文人墨客为之着迷的独特魅力。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它绽放出别具一格的文学与艺术美感。
芭蕉摄于西双版纳
芭蕉原产于南方,属草本植物,在北方种植颇为不易,因而被北方人视作“奇草”,并以“贡品”的形式引入。据《三辅黄图》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破南越后建起扶荔宫,用以种植所获的奇草异木,其中菖蒲有百本;山姜十本;甘蕉十二本……”《三国志·吴志·士燮传》中亦有记载:“士燮每次派遣使者拜见孙权,都会送上奇物异果,诸如芭蕉、邪、龙眼之类,年年如此,从不间断。”直至南北朝时期,随着晋室东渡,芭蕉才渐渐进入文人的视野。自唐以降,乃至宋元明清之后,芭蕉愈发受到众多文人墨客的青睐,在园林造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园林中的芭蕉摄于苏州园林
在园林之中,芭蕉常常被栽植于粉墙之前,月夜之下,其清影摇曳,自是别具一番格调。芭蕉与竹子相互搭配,被称作“双清”。二者在物色神韵方面颇为相近,清新自然之态与品性高洁之质相互映衬,充分体现出主人一种高雅的审美意趣。
芭蕉与太湖石搭配在一起,太湖石的坚硬质感极大地凸显出芭蕉的柔美,而芭蕉的婀娜姿态又恰到好处地缓和了太湖石的冷峻,二者彼此融合,刚柔相济,共同营造出一种幽深古朴的意境。
当芭蕉种植在亭、轩之旁时,给规整的建筑增添了几分优雅清爽、自然灵动的气息,让整个景观更加富有生机与韵味。
芭蕉摄于徐州园林
在文学的世界里,芭蕉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植物。它高大挺拔的植株、宽大浓翠的叶片以及婆娑潇洒的姿态,给予文人无尽的灵感。
一、清雅闲适的寄托
在夏日,芭蕉长叶翩翻,避暑生阴,为人们带来一片闲适与清凉。
“蕉下不生暑,坐生千古心。抱琴未需鼓,天地自知音” 夏日炎热,坐于蕉下却清凉无暑,诗人在这片宁静中神游千古,以芭蕉为背景,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闲适之态。杨万里的 “翠蕉自摇扇,白羽得暂闲” 也描绘了芭蕉带来的闲适氛围,翠绿的芭蕉叶仿佛在自动摇动扇子,为人们带来凉爽,让人的心情也随之放松。
种蕉可以邀雨,下雨的夜晚,“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蕉叶承雨,听声可知雨的大小、急缓,别有一番情致。张栻“退食北窗凉意满,卧听急雨打芭蕉”,李洪的“阶前落叶无人扫,满院芭蕉听雨眠”,这些诗句生动地描绘了雨打芭蕉的美妙意境。
二、凄苦愁怨的象征
芭蕉也常常引发文人的凄苦愁怨之情。如杜牧的 “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梦远莫归乡,觉来一翻动。” 诗人将芭蕉与雨水联系在一起,那点滴的雨声,勾起了他的归乡之梦,而现实中归乡之路遥远,醒来后心中满是惆怅。这种雨打芭蕉所带来的愁绪,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成为文人抒发内心愁苦的重要意象。
三、佛性禅心的喻体
芭蕉的地面部分“干”是由叶鞘围成的假茎,其“中了无心何有牢固”“虚无不实,速消归尽”的特点适合比喻佛教的“五蕴皆空”,因此芭蕉常成为宗教作品中阐明佛理的喻体。“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这句话,“身”指人的身体,意思是人身体像芭蕉一样,内部没有坚实永恒的实体。在佛教观念里,这体现了“无我”“空性”理念,即世间万物包括人的身体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不具永恒不变的独立实体,就像芭蕉结构般不坚实、无常。其目的是引导人们认识到事物虚幻本质,不执着于自我实体性,摆脱贪嗔痴等烦恼。
从艺术角度来看,芭蕉也是人物花鸟画的重要题材之一。王维的《袁安卧雪图》开创了人物芭蕉题材绘画的先河。徐渭则以水墨渲染的手法,大写意表现芭蕉,改变了以往芭蕉绘画中的技法,呈现出一种粗犷不羁之美。芭蕉在造型、色彩和文化内涵方面,都颇得画家们的青睐,成为我国传统花鸟和人物画的重要题材,并形成了工笔和写意两种技法并存的画法流派。至今,芭蕉题材绘画仍长盛不衰,在国画乃至油画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明 仇英 独乐园中一角
明 杜琼 南村别墅十景之蕉园
除了文学与艺术价值,芭蕉还具有实用价值。芭蕉果肉清甜爽口,具有开胃消食的功效。其花、叶、根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药食兼用。中国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有利用其叶、花等部位做菜的习俗。芭蕉的叶纤维为芭蕉布的原料,也可用作造纸原料。
芭蕉花摄于南京
芭蕉摄于西双版纳
“绿云当窗翻,清音满廊庑”“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芭蕉以其具象与抽象的美,在文学、艺术和实用领域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无论是在诗词歌赋中,还是在绘画园林里,或是在日常生活中,芭蕉都为我们带来无尽的美好与享受。
·END·
编辑:安清欢,图片:安清欢(标注除外)
转载请注明出处:微信公众号(植物世界Plant World)
声明:本公众号文章不构成用药及食用建议。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