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红平,中共党员,现任高二年级组长、高2026级1班班主任,从教20年,曾获沙坪坝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沙坪坝区“优秀教师”、沙坪坝区“环保教育先进个人”、校“优秀班主任”等称号。
班主任工作既烦琐又需要细致入微,每日的工作在重复中蕴藏着不可预料的变化,这要求我们时刻保持警醒、不松懈。随着学生进入高二年级,班级管理工作已逐渐步入正轨,同时,我也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方法让自己得到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在此,我从“讲规矩——以理律人”“重学习——以导促学”“讲德行——以德树人”以及“讲情谊——以情聚人”四个方面,与大家分享我的管理心得。
常言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严格执行和落实校纪班规,力求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原则问题不退让。
一是制度管理。通过制定明确、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依靠得力的班干部团队(尤其是四个主要干部:一个班长、两个副班长和一个纪律委员轮流值周),使班级日常运作井然有序。我授权班干部进行管理,自己则专注于观察细节、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二是秩序保障。良好的制度为班级创造了有序的学习环境,确保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我坚持不允许学生在教室吃东西,明确划分学习和生活区域,督促学生按时到食堂就餐,避免零食替代正餐,尤其强调早餐的重要性,以减少课间和自习课上的干扰。
三是原则坚守。班级共有男生21人,女生25人,男生人数较多,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因此我坚持制度的刚性,对男生严格管理和约束,对于手机使用、理发、抽烟、喝酒等原则性问题,我坚持零容忍态度,一旦发现立即批评教育。好习惯不易养成,而坏习惯却易学易传染,所以我们必须坚守原则底线。
四是教师表率。在学生面前,教师也需讲规矩、做表率。我坚持早到班级,以身作则,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学习习惯。
二、重学习——以导促学
一是学习方法指导。学习方法直接影响学习效率。我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纠正“懒惰式勤奋”,举办学习方法分享会,邀请成绩好的同学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和技巧。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是学习计划制定。我鼓励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督促他们按计划执行。通过定期检查和反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计划,确保他们能够有序、高效地进行学习。
三是学习氛围营造。我要求自习课不讨论、不发出声音,保证学生独立思考,早自习要有读书声,提升精气神,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通过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学习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是奖励进步。对各种优秀和进步及时奖励,包括表扬作业完成优秀的学生,利用班级圈发布,家长的关注和点赞也是对学生的鼓励。
三、讲德行——以德树人
一是德行教育。规章制度是外部约束,而德行则是内在自我约束。在强调规矩的同时,通过重视德育,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对班规校纪、法律法规要有敬畏之心,对老师、学校、家长要有感恩之心。常说:“有才有德是上品,无才有德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才无德是废品。”培养不出上品,但也不能成为废品和危险品。
二是重视品德。成绩固然重要,但品德和行为习惯同样不可或缺。在班干部选拔、评优评先、入团等事务中,我更加注重学生的人品和道德修养。对于出现原则性问题的学生,采取一票否决制。
四、讲情谊——以情聚人
一是文化塑造。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我通过教室布置,营造一个充满温情和正能量的学习氛围。除了各项规章制度外,还有学生作品展示、梦想墙、师生活动风采照片等,特别是增设的家长寄语板块,体现了家校共育的理念,让学生感受到教室的温馨和家的关怀。
二是关爱有度。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是必要的。我教会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在他们需要时伸出援手,引导他们学会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三是情感交流。情感的凝聚是班级管理的关键。我注重与学生进行真诚的心灵沟通,无论是表达关爱还是提出批评,都源自内心的真诚。特别是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我倾注了大量心血和关爱。
教育是一场修行,在这场修行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来修炼自己的内心和能力。除了坚守原则,有时候还需要站在学生的视角理解他们、引导他们,将制度的刚性和管理的柔性相结合,以有温度的教育成就学生有温度的人生。
来源:德育处
责编:冯专 倪丽斯
一审:陈敏
二审:何建元 余仑
三审:李宗良 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