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务中心 -
乘势而上展蓝图 稳中求进创佳绩
施“良方”实现集中办公。
为尽快适应组织机构调整,推动各职能部门集中办公、集中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中心科学规划、精准对接,启动“全天候”加班模式,挂图作战,落实安全措施、跟进搬迁进度、监督施工质量,全面掌握用户单位信息,协调24家单位15个部门近千名管理人员办公区域的搬迁任务,涉及27栋办公楼、600余间办公室和休息室,共更新格子间417套,维修改造办公场所25间,构建了简单高效的办公格局,展现了全新的办公面貌。
挥“重锤”重塑就餐流程。
为解决岗位员工送餐及时性和时间不确定等问题,打破传统餐车送餐、员工打餐的模式,采用线上预约点餐、线下统一派送的全新送餐流程,整合送餐点100余个,集中配备多层餐盒、周转箱、洗碗机和高温消毒柜等设备设施,全面实现信息化、标准化、快捷化送餐。同时,中心不断研究探索,借鉴其他单位的好做法,利用公司员工运动会铁中食堂就餐时机,召集公司两个餐厅负责人到铁中食堂交流,从排队刷卡、菜品领取、主食分配、试吃体验到现场讨论,全面汲取宝贵经验,不断促进食堂就餐管理提质升级。
啃“硬骨”优化后勤服务。
面对公司马鞍山生产区54万平方米公共道路的保洁任务,道路保洁岗位仅剩10名员工的实际情况,中心党员干部勇肩重任、攻坚啃硬,聚焦提质增效服务创收,依据属地相邻、难易搭配原则,成立10个清扫突击队,全力开展道路保洁专项行动。各队长明确任务、敲定时间,组织队员集中作业,合理规划工余时间、统一行动,凭借自身力量与不懈努力,最终高标准完成了分担区全年的保洁任务,为公司打造出一个干净整洁的厂区面貌。
- 保卫部 -
精忠职守筑根基 勤勉巡查扬风范
夯实安防基础,提升勤务模式成效。
以信息化建设为支点,主动探索AR技术应用,加速推动治安监控与公司生产建设领域广泛融合,重点路段加装高空探头,视频监控发现问题156起,巡线发现问题21次,特殊情况开展无人机巡线13次,提高生产、安全、治安问题一体化发现能力。以“精心布阵、精诚服务、精细管理、精准布局”的“四精”勤务管理模式超前谋划守卫信息化勤务模式,将信息化建设融入登记授权、物资出厂查验、返厂销项、监督检查各环节,全年门岗通行人员1995906人次,车辆通行858141台次,查验物资出门证16360张,零差错。
开创稳定新局,完成专项攻坚目标。
建立大排查网络,源头联防,深入细致做好员工队伍内部冲突、“两拖欠”、涉法涉诉问题等各类矛盾风险的排查。按照集团公司关于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专项攻坚行动要求,认真梳理确定信访积案8件,其中,集团公司挂牌督办信访积案1件、公司挂牌督办信访积案1件,会同涉事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调查核实情况,甄别诉求合理性,做到合理诉求限期解决到位、无理诉求思想教育到位,历时7个月圆满完成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攻坚行动,信访积案化解率100%。
实施管理提升,培育人才全面发展。
探索“一岗一品”管理方式,搭建以组织、责任、勤务、考核、保障六个体系为内容的岗位管理框架,形成思想、任务、标准三统一的全链条管理模式,将管理有效延伸至基层门岗。实施“搭平台、拓能力、建新功”人才培育行动,举办E类培训班3个、培训1700余人次,探索与大庆警校联合开展集中培训2期、58名管理骨干(含化工有限公司)参训,调训3名优秀中队长参加治安综合业务师带徒培训,努力培育一支素质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保卫铁军。
- 车辆管理部 -
筑牢根基强服务 创新赋能促发展
优化生产运行,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深化改革发展,引进昆仑物流公司运营通勤服务外包业务,加强在运输网络、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合作。承接厂内加油车业务,严格管理加油流程,24小时监控加油操作,精准核算月度加油总量,共计加油作业105次、约156吨。结合公司重要任务,协同相关部门单位,制定缜密的工作方案,提前预判各环节风险,组织全程安全监控,及时解决各项问题,确保运行顺畅。在公司废旧罐体回收任务中,调派车辆12车次、行程980公里,拉运废旧罐体44件60吨,实现物资有效回收;在雨水转运任务中,调派车辆1996台次,转运雨水32876吨、拉运残土约1530m³,为公司安全平稳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深化精益管理,努力实现提质增效。
强化党的建设,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深化集团公司巡视、公司党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和成果运用,组织召开安全、运行、党建等方面问题“回头看”专题会议4次,举一反三查找类似问题30余项,梳理和完善GPS、设备管理等相关制度,补充请派车系统内用车事由,加强长途车辆油料使用及油耗监督,持续动态整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为三队配发酒精测试仪,组织党员先锋队检查,杜绝驾驶员宿醉酒驾行为。强化综合治理和维稳工作,细化考核细则、明晰落实责任,以党支部为单位充分借鉴“枫桥经验”,做好特殊人员“六必清”等工作,要求违规违纪员工停车反省,降低奖金分配,通过严格管理全面提升全员守规意识。
- 培训中心 -
立足培训育人才 勇毅实干谱新篇
深化业务转型,协助功能有效发挥。
成功开展公司培训师大赛,选拔优秀培训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为参加集团公司首届培训师大赛做好充分准备。高效承办公司技能竞赛,顺利开展10个工种346人的竞赛考试,有效提升员工技能水平。为创新大赛保驾护航,组织开展参赛人员集中封闭培训、模拟演练、项目讨论、赛前指导等工作,为团队出谋划策,公司荣获集团公司创新大赛团体一等奖,两支代表队分别荣获总决赛团队一等奖和三等奖。
科学统筹谋划,培训办学全面落实。
根据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基本条件及相关考试大纲新要求,全面更新培训课件,精心组织4期、228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24名主要负责人的复审线下培训,完成特种作业(设备)安全资质培训班77期,培训1567人次,培训1196课时。积极推进项目化培训方式,聚焦培训需求设计,做好顶层培训方案编制,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践性和互动性,成功举办3期中层领导人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培训、高校毕业生入职培训、班组长和高技能人才等公司级培训项目,高质量完成各项公司级培训办学任务。
优化培训资源,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优化课程结构、增加培训期次、引入行动学习模式,对公司13家生产单位的200余名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标准化视频制作培训,指导开发视频课件763个,创历年之最。在集团公司网络视频课程评选中,培训中心精心组织,选派专业能力强的人员进行一对一技术指导,公司荣获石油特色类课程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岗位课程类二等奖1项,同时还被授予优秀组织单位称号,促进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公司数字化学习课程体系建设。
2025年第9期(总1378期)
素材来源丨杨 旸 孙庆涛 高兴茹 朱柯楠
李曼莹
校 对丨王若欢
编 辑丨王长影
主 编丨丁 玲
审 核丨文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