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政工研究》杂志刊发大庆炼化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周世岩署名文章

文摘   2024-12-02 09:59  

中国石油政研会官微发布信息

大庆炼化公司

党委书记、执行董事

周书记的署名文章

《以专业化重组赋能新质生产力》

在第11期《石油政工研究》杂志

思政论坛专栏的第一篇文章刊发

阅读全文——





以专业化重组

赋能新质生产力

周世岩

大庆炼化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作为国有炼化企业,大庆炼化公司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精神,以专业化重组为契机,推动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和人才强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良好基础,为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精品特色炼化企业积蓄内生动力。

以专业化重组推动深化改革,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组织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何快速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是当前发展实践中的一项现实挑战。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更应主动作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引导先进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从而塑造发展新动能与新优势。中国石油作为国企改革的前沿阵地,在充分考虑大庆地区化工业务整体布局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大庆炼化公司与大庆油田化工业务进行专业化重组,不仅契合未来能源行业变革的战略导向,而且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专业化重组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历史选择。大庆炼化公司在精品炼油、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和石蜡、油田化学品、高品质聚丙烯等特色业务领域具有优势,但对标先进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高层次人才短缺、绿色发展难度较大、“炼大化小”症结突出等新旧问题叠加矛盾依旧存在。同时,化工有限公司也面临着业务受限、员工老龄化、设备老化等困境,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的专业化重组能够有效缓解上述难题,促进产业深度融合与高效运转,为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铺平道路。

  专业化重组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环节。中国石油作为国企改革的先锋,在新一轮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通过专业化重组等有力措施,持续攻坚克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大庆炼化公司与大庆油田化工业务进行专业化重组,不仅标志着中国石油在国企改革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而且为后续同类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自此,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得到系统性完善,企业发展的活力动力受到深层次激发,经营业绩得到有力提升,改革红利实现持续释放。

  专业化重组是增强核心功能的战略布局。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革与国内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国有企业需通过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控制成本,确保在能源变革中占据有利地位。通过专业化重组,大庆炼化公司的核心业务与优势领域集中强化,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公司治理体系和企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公司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坚实基础,更为进一步激发和增强企业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能源转型升级贡献了重要力量。

以专业化重组推动转型升级,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产业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当今世界,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若想发展新质生产力,就必须推动产业创新升级,而专业化重组恰能为大庆炼化公司的产业升级补短板、强弱项,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产业链价值创造,稳步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企业目标。

  推进专业管理经营,实现优势互补。大庆炼化公司持续在推进专业化经营管理上下功夫,努力实现“1+1>2”的融合效果。在管理方面,随着管理权的移交,两家企业关系由整合前的供需关系,转变为隶属关系,减少商品流转环节,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与协同发展,增强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在经营方面,两家企业可以更加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产业集中度,形成纵向一体化的产业优势,减少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在营销方面,两家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双方市场地位和优势,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提质增效。

  推进节能低碳发展,加快绿色转型。绿色化发展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重组过程中,大庆炼化公司将实施“减碳增绿”战略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稳步推进转型升级。一方面,有效利用大庆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开展风光电离网电解水制氢示范、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工业实验、柔性负荷合成氨工业实验等前期工作,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进度。另一方面,抢抓“双碳三新”赛道机遇,开展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相变蜡、特种蜡等项目研究,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孕育绿色新质生产力。

  推进未来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专业化重组为企业构建未来产业生态提供了重要契机。大庆炼化公司着力实施以“做精炼油、做强化工”为主线的炼油化工产业链条升链、延链、补链工作,努力让特色更特、强项更强、优势更优。依托专业化的管理优势与资源整合能力,优化调整炼油结构,加强页岩油高效加工利用研究,提高炼油生产流程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增产适应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竞争能力的高附加值炼油产品。加大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领域研发投入,推动化工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打造聚丙烯酰胺、石油磺酸盐等油田化学品产品矩阵,推进聚丙烯新产品研发和产能规模扩大,形成更多利润增长点。

以专业化重组推动人才强企,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人才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才是科技发展的主体,科技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共同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随着专业化重组管理权移交,员工总数增长了近一半,如何选拔人才、培育人才和用好人才,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大庆炼化公司扎实做好“三支人才队伍”培养,进一步扩大人才“蓄水池”,激发创新“源动力”,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以更宽视野选拔人才,点燃发展新引擎。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作为最关键的驱动力量,往往能够以创新的思维和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大庆炼化公司积极推进化工有限公司专业技术岗位序列改革,构建纵向发展顺畅、横向流动有序的人才成长通道,并积极拓宽“选苗”视野渠道,注重在重大科技领域、大项目建设过程中考察发现人才。健全优秀人才、创新团队按图索骥机制,征集生产技术、科技研发和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立项需求,大力开展创新攻关项目“揭榜挂帅”,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推动重大项目跨单位跨专业资源配置,赋予科技人员更大的技术路线选择权,激发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更大力度培育人才,激活发展新增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识才聚才,也要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大庆炼化公司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一切归零”的理念,以人才强企工程为契机,健全完善“生聚理用”人才发展机制,开展人才多渠道实践锻炼工作,采取跨单位交流等形式,有计划安排优秀人才到重要岗位砥砺品质、增长才干。科学制订人才培训计划,实行精品课堂培养模式,打造科技骨干培训班、科技人才专业能力提升班等一系列优质“课堂”。同时,制订落实企业高水平技术人才有序接替计划,努力在科技创新主战场上培养和造就一批科技人才,让人才一茬接一茬地茁壮成长。

  以更实举措用好人才,盘活发展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是激发人才敢闯、敢试、敢创的勇气和活力。大庆炼化公司围绕专业化重组后的企业发展目标,实行多元化精准激励机制,制定鼓励人才长期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的政策,遵循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的成长发展规律,优化人才精准评价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创效奖励、科学技术奖励等机制,激发人才的科研潜力和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统筹好激励创新与宽容失败的问题,提高对创新、攻关、试验等过程中的容忍度,让广大技术人员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真正形成敢于创新、便于创新、乐于创新的浓厚氛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大庆炼化公司以专业化重组赋能新质生产力,将重组融合作为新的起点,加快推进世界一流精品特色炼化企业建设,为集团公司建设基业长青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作出更大贡献。


2024年第181期(总1358期)

校  对丨王若欢

编  辑丨王长影

中国石油大庆炼化
这是内聚全员智慧,外树企业形象的平台;这里有优秀的员工、感人的故事,辉煌的成绩;这里是精彩的企业公众平台,它接地气、鼓士气、聚人气,让我们一起期待精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