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运部
砥砺前行创佳绩,矢志奋斗谱新篇
储运部深挖节能措施,从生产经营全环节、多领域深挖潜能,蒸汽消耗量与综合能耗均比去年有所降低,持续推动降本增效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室外气温停用外网蒸汽伴热线,提高罐区蒸汽伴热使用效率,及时更换疏水器,节约蒸汽3133吨,综合能耗下降0.02千克标油每吨;优化烷基化原料罐区氮气使用量,对烷基化罐区充氮情况进行攻关,通过数据积累以及现场试验,调节氮气使用量,氮气用量同比减少3.3万立方米。全年节约成本61.3万元。
储运部针对船燃调和、装车、收储抽出油流程无法同时进行,导致每月船燃出厂计划量难以满足的问题,组织技术人员、高级技师成立攻关小组,提出了利用原有进料泵出口、调和设施付线处加跨线的改造方案,实现装车与调和流程、收抽出油流程分开。改造后实现专线专用,船燃调和可不间断进行,调和能力提升40%,且每月可减少置换线消耗的船燃成品200余吨,有效解决了物料平衡压力大、员工劳动强度高、反复顶线浪费油品等问题。
储运部结合排污特点及环保任务,细化36项网格指标,并分解到各系统,指定专人负责,每月进行量化考核,加强建设项目合规管理,确保技术改造和新建项目依法合规。采取常态化监督检查和集中专项排查方式,重点对废水、废气处理设施的运行状态,以及固体废物合规管理、环保设施管理等方面,精准对标、细化排查涉及VOCs排放源的全部环节,加强污染物源头管控,对废水集输系统进行密闭改造,实现合规排放全年废气排放达标率、外排废水达标率、环保设施投运率等均100%,主要污染物总量全部控制在目标内。
公用工程部
凝心聚力共奋进,奋楫笃行迈新阶
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组织重新修订公用工程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共计10章88条、安全生产责任清单114个,确保安全责任体系职责明确、边界清晰。持续提高全员安全生产能力。组织60余名基层管理人员开展应急能力培训,将“实战演练+桌面推演”有机融合,开展部级、装置级、班组级应急演练354次,有效提高全员现场应急指挥能力。节能减排做出积极贡献。锅炉烟气氮氧化物排放量106吨,废水COD排放量54吨,氨氮排放量0.21吨,全年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锅炉烟气污染物创造连续43个月小时均值达标排放新纪录。
解决疑难问题,实现长周期平稳运行。锅炉装置点停炉次数18次、单次运行周期提升至192天、运行热效率达到91.42%,锅炉点停炉次数、单次运行周期、热效率均创近年来最好水平。推动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积极申报科技创新成果,解决生产瓶颈问题,10项成果获得公司级奖励,循环水装置《降低循环水系统腐蚀速率及黏附速度》成果荣获黑龙江省2024年度QC成果二等奖。持续挖潜增效,降低运行成本。污水处理装置通过优化调整超滤运行组数及参数,污水回用产率突破80%,创新高。污水回用产量较2023年增加30万吨,降低新鲜水用量成本195万元。
加强机组特护维修管理。空分二站C501空压机通过检修更换一二三四级可倾瓦块、三四级转子,有效解决C501空压机运行轴振高的问题,检修后连续平稳运行5个月。加强影响设备长周期运行问题攻关。探索降低酸碱机泵维修率方法,将酸碱站3号酸泵更换为屏蔽泵,达到较好运行效果;清理空气冷却塔内部填料环和塔板,更换塔底排放调节阀,解决易堵塞、出塔空气带水问题,消除纯化器、分馏系统进水隐患,保证空分系统安全平稳运行。加强设备腐蚀泄漏管控。深入推进“零泄漏”装置建设,加强易泄漏、易腐蚀部位的检查与监控,及时解决瓦斯脱液罐出口管线减薄、1号炉汽包上水线腐蚀泄漏等问题,现场泄漏管理进一步提升。
电仪运行中心
强化设备精管理,保障平稳启新程
编制《2024年在线设施问题对照排查表》,针对其中CEMS排放口122个要素、VOCs排放口108个要素、污水排放口125个要素进行对照排查,共排查问题152项,整改146项,剩余6项已立项按计划进行整改。每天坚持对在线设施日常维护巡检2次,定期对设备校准,根据在线设施运行的具体情况,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区域管理人员每周定期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024年数据传输有效率99.99%,在线监测设施完好稳定运行率100%,环保仪表管理取得新成效。
积极开展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完成11座配电所网线敷设、20个配电间网络通讯调试、34座配电所现场远动机更换工作。升级改造后,电气值班岗位、电力调度室能够时刻监测电气关键设备运行状态,及时掌握高压设备投入、退出情况,及时监测各类报警信息,记录开关变位、保护动作、电压电流曲线等关键信息,实现电气关键设备自动化监测。
采取由装置主管工程师或高技能人才代替班组员工巡检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巡检效率及质量,全年发现机组仪表渗漏、系统卡件报警等问题12项,并及时处理。每周对炼油一部、二部、三部11台在运氢气机组开展仪表引压管接头气密性检查,并纳入定期工作制,全年及时发现并处理泄漏问题3项,杜绝了因振动导致接头松动泄漏氢气的风险。深入开展关键机组联锁优化,全年大机组实施联锁可靠性整改3项,实现了2024年因仪表设备配件故障导致机组误停机次数为零的突破。
检维修中心
凸显价值展优势,强基固本赋新能
压紧压实安全管理责任。组织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480份、书写HSE承诺书480份、制定个人安全行动计划31份,深入落实领导干部安全联络工作,各项安全环保工作有序开展。推进“三零”创建特色开展。中心将“三零”创建工作与常态化审核、安全检查等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创新编制评比打分表,结合专业实际,在专业内部排名评比,并将评比结果作为安全评优上报资格依据,有效激发了员工“我要安全”的能动性。
关键攻关项目成效显著。成功实施了4项重点攻关项目,包括阀门液压站DN200以上阀门的电动启闭、换热器真空试压胎具的轻量化改造、换热器管束出拉保护装置的研发,以及安全阀自动研磨机研磨盘的改进。现场难题得到有效解决。摩擦离合器摩擦片动平衡检测和胶墩的更换,有效解决了挤压机EX851主电机振动问题;研发了ARGG烟机导流锥拆装吊梁和轴承箱吊装工装,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吊装风险;换热器管束试压方法的创新解决了生产难题,提升了维护质量。
实施精修策略。引入尖端检修、测量工具及先进工艺技术,丰富机泵维修技术装备,及时更新和优化维修规程,运用机泵在线监测系统进行振动频谱分析,制定个性化机泵检修方案,全年共完成200余台机泵的集中精修,所有精修设备均一次性检修成功。开展预知维修。推行设备维护保养策略,通过预知维修提前消除隐患,减少非必要检修。动、静设备组织专业团队深入分析设备故障,积累检修经验。动设备组日常性维护工作量同比提升10.4%,机封和轴承消耗分别减少35套和145口,预知性维修成效初步显现。
质量检验中心
专心致志高标准,数据保障开新局
深入推进基层站队HSE标准化建设,站队均通过达标验收,其中环境分析晋级为公司企业级示范站队。严把环境监测“关口”,全年完成监测数据14.5万个,开展异味和应急监测45次,发布报告24份,计划完成率超100%。对照集团公司环保督导巡查指引任务分解表,制定排查清单,建立“日排查、周总结”工作机制,查改问题57项。顺利完成LDAR检测工作任务交接,成立监督检查小组,负责仪器校准、现场检测、数据平台及视频监控等全方位监督管理,实现LDAR检测合规受控。
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采取“质量抽检、技术巡检、岗位检查”的“三检”工作法,全年跟踪抽检8400余项次,排查整改质量风险隐患42项,实现异常数据及时查、重点项目全覆盖。积极牵头并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企业等标准21项,不断提升产品分析行业话语权;3人被推荐为炼化专标委分委会委员,标准管理获得高度认可。把好入厂原辅料判定关,全年检测出不合格原辅料14批。守住产品出厂质量关,全年完成分析数据58.15万个,其中加样项目数据2.85万个、安全气体分析数据2.58万个,产品出厂合格率100%。
贯彻落实公司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成立4个“加强型”管理小组,细化岗位职责38个,突出专业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强化生产运行管理体系、常态化审核与“三化”工作有机结合,建立“日检查、周讲评、月总结”工作机制,发现并整改问题3109项,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针对生产技术瓶颈问题,组织攻关立项28个,其中“近红外分析法快速分析油品常规检验项目”等7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公司奖励。积极配合公司新产品研发,在石蜡增产项目开展过程中,攻克了橡胶防护蜡等5项新产品分析技术难题,为公司新产品品牌创建提供分析保障。
2024年第6期(总1375期)
素材来源丨王媛霖 张 娇 郭连祥 宋 昊
田晓雪
校 对丨王若欢
编 辑丨王长影
主 编丨丁 玲
审 核丨文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