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放,明年再聚!

文化   2024-04-03 18:26   上海  


创立于1996年的上海双年展,是亚洲最重要的国际双年展之一,也是与市民两年一度的艺术之约。上海双年展不仅在学术层面上向世界展示当代艺术的最新成果,也在当代艺术与大众间构建起一座沟通交流的平台。


上海双年展“点亮”大烟囱


上双开幕周,PSA大烟囱率先创意“点亮”,以黄浦江畔为中心散发出的艺术电波辐射蔓延至整座城市,将当代艺术的能量发散到街头巷尾的每一处角落。“宇宙电影”出现在城市各处,组成了这场展览在PSA主场馆之外的一幕幕精彩的分镜头。


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宇宙电影”在外滩、张园等城市各个角落


作为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的一部分,“青策计划2023”离开PSA的展厅空间,走入城市,面向更具在地性质、流动的环境,与“宇宙电影”这一主题形成了多层面、多角度的对话。


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皮钦光谱:一种文化的非线编可能”

思南公馆—思南时区发生

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类地登陆:行星候选者”

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慎余里发生



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开幕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3年


电影与星空,同是承载历史记忆的容器,我们在此定格、重组,捕捉一幕幕展期内的精彩瞬间。“宇宙电影”集结了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艺术家的创作,年代横跨二十世纪初至今。展览用蒙太奇的手法将独立的元素编辑出新的关系,参观者按照轨道路线,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距离、不同的观展时刻体验相同的星球、星系和星座。



展期内,前来PSA看展的观众络绎不绝,许多装置与作品成为本次双年展的重要打卡点位,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讨论。


展厅一楼特雷弗·帕格伦的《非功能性卫星原型》展示了一颗卫星的模型开发和档案研究,它由类近聚酯薄膜的轻身物料打造,钻石外观的轨道反射器将观众切身带入到浩瀚的太空实景之中。


《非功能性卫星原型》,特雷弗·帕格伦

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3年


米歇尔·瑟福尔的《易经六十四卦》也是本届上海双年展“热度”最高的作品之一,作品为我们重现了《易经》中的卦象,同时也为漫游其间的观众提供了多角度、多方位观看解码的全新视角。


《易经六十四卦》,米歇尔·瑟福尔

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3年


本次双年展还开放了大烟囱作为重要的展陈空间,顺着台阶拾级而下,参观者仿佛置身一个庞大的发射器内,与周遭的一切共同构成巨大的生命体。


《异星生态》,约纳斯 · 斯塔尔

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3年


当然,本届双年展还有许多既有趣又富有哲思的艺术作品。周啸虎的《愚人船》展现了木偶过海的场景,木偶造型源自道教神话中的“八仙”;《原民电影院,愚民电影院》再现了菲律宾传统的木雕艺术,原始的木制材料被雕刻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卡通形象,吸引无数观众前来拍照打卡。


《愚人船》,周啸虎

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3年

《原民电影院,愚民电影院》,奇拉 · 塔西米克

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3年



在这场非线性叙事的“宇宙电影”中,以周为单位开展的各类公共教育活动为全年龄段的观众群体带来了一场场流动的“盛宴”:9场主题圆桌及学术讲座、18场“影像艺术交流”系列活动、4场演出、8场主题型家庭工作坊以及40场儿童友好讲解活动,以不同的方式、角度持续增进观众对于展览的解读,丰富参与体验。


上双期间持续组织的圆桌与讲座活动从多维度切入展览主题,不断激发出新的交流与启迪。


18场“影像艺术交流”系列活动邀请了影像研究学者、电影制作人、艺术家带领观众沉入光影,穿梭时空,开启漫游于影像之间的奥德赛之旅。


展期内举办的家庭工作坊及儿童导览活动带领小朋友们探索艺术品背后的奇幻世界。


上双特别演出《太空白蛇传》为观众带来一场赛博朋克式的表演。


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形象片《新世界》线下首映及映后谈“如何抵达新世界”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展开了一场有关当下与未来的深刻讨论。



本届上海双年展收获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国家逾千篇媒体报道,覆盖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德语、俄语等多种语言。世界各地的观众相聚上海,以艺术为桥梁,一同仰望宇宙,见证光影瞬间。



One of the best biennials I have seen in a long time.” 

这是我那么久以来看到过最好的双年展之一。”

——Hans Ulrich Obrist,Weltkunst


“能够在短时间内从展览筹备到展览落地,并达到这样的水平,完全是一个奇迹!”

——费大为


“上海双年展的策展团队非常敏锐捕捉到这些重要的话题,应和了当下知识界和青年朋友所广泛讨论并关注的一些现象。”

——孙甘露


“观众在作品中漫游,等于构建了一个个由自身主导的蒙太奇。最后,你将回到那个被我们称为‘现实世界’的老地方,但一切似乎已经变得不同。”

——btr《萌芽》


“A chance to think about how we narrate the world around us through both art and science.” 

“这个展览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思考如何通过艺术和科学来叙述周遭世界。”

——Emily Watlington,Art in America


“艺术家超乎想象的呈现方式,将人类与万物无限变化的可能性,做着多重跨领域、跨认知的表达。”

——话匣子


“第一流的当代艺术展览,有市民打卡11次。”

——《新闻晨报》


“地球已经承载不了上双了。”

——artnet新闻


“‘宇宙电影’也许并没有那么遥远和高不可攀,其看上去野心勃勃的愿景可能仅仅在于争取一个供多个世界共存的世界,同时将每个时代的幸存者为此奋斗的痕迹转译为当下类似希望和信念的东西。”

——Art Ba Ba



“宇宙电影”已经圆满落幕,我们深深感谢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组织委员会的指导支持;感谢策展团队、参展艺术家、工作团队的辛勤付出;感谢所有关心本届双年展的艺术家、学者、评论家和媒体朋友们;感谢每一位喜爱艺术的观众。上海双年展始终秉持支持学术与文化创新的使命,以开放的视野持续追踪全球语境下的社会变革及知识生产趋势。我们也同你一起期待、相约第十五届上双的到来!




这里,还有一个小彩蛋~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宇宙电影”的同名展览画册将于今年4、5月份面世!如果你想了解“宇宙电影”的更多信息,欢迎你到线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小程序或直接来线下PSA一楼对对对书店购买哦~



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宇宙电影”

展期:2023年11月9日至2024年3月31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1F、2F、3F

主办: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主策展人:安东·维多克

策展团队:向在荣、哈莉·艾尔斯、卢卡斯·布拉西斯基斯 

出版编辑 :本·伊斯特汉

展陈设计:COLLECTIVE

视觉设计:NONPLACE Studio

票价:60元


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宇宙电影”围绕艺术家对天人关系的思考展开,深入探究了宇宙对人类生活的启发与制约。展览呈现了80余位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艺术家的创作,其年代横跨二十世纪初至今。策展团队由主策展人安东·维多克(Anton Vidokle)领衔,核心成员包括向在荣、哈莉·艾尔斯(Hallie Ayres)、卢卡斯·布拉西斯基斯(Lukas Brasiskis)以及本·伊斯特汉(Ben Eastham)。


 // 关于上海双年展


上海双年展(Shanghai Biennale)始创于1996年,是中国大陆首个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也是亚洲最富影响力的当代艺术盛事之一。自2012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成为上海双年展的主办方暨永久主场馆。从第1届以“开放的空间”为主题,经过第2届“融合与拓展”、第3届“海上·上海——一种特殊的现代性”、第4届“都市营造”、第5届的“影像生存”,第6届“超设计”、第7届“快城快客”、第8届“巡回排演”、第9届“重新发电”、第10届“社会工厂”、第11届“何不再问”,第12届“禹步”,直至第13届“水体”,上海双年展始终以上海城市为母体,秉持支持学术与文化创新的使命,以开放的视野持续追踪全球语境下的社会变革及知识生产趋势,成为每两年一次集结于上海的大型国际当代艺术展示与交流平台。


 // 关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10月1日,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国有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上海双年展主场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由原南市发电厂改造而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曾是“城市未来馆”。它见证了上海从工业到信息时代的城市变迁,其粗砺不羁的工业建筑风格给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作可能。作为新城市文化的“生产车间”,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让自身处于进行时是这所博物馆的生命之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努力为公众提供一个开放的当代文化艺术展示与互动平台;消除艺术与生活的藩篱;促进不同文化艺术门类之间的合作和知识生产。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选址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前身是始建于1897年的南市发电厂。高达165米的钢筋混凝土烟囱笔直高耸,具有极强的标志性,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昭示着浦江两岸新一轮的历史机遇和文化创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