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艺奇想工作坊》导师与学员合影
3月2日,“新文化制作人——大师系列”之《绣艺奇想工作坊》于PSA五楼SPA空间顺利举办。本次工作坊由坎帕纳兄弟创始人之一阿贝托·坎帕纳(Humberto Campana)亲自指导,邀请参与者跳出对“线”与“绣”的传统认知,探索材料、色彩与技艺在当代设计中的无限可能。该项目由香奈儿文化基金特别支持。
下面就让我们潜入工作坊,探秘学员们在绣线穿行中激发了哪些设计奇想吧~
1、导师分享:刺绣无定式
工作坊伊始,阿贝托·坎帕纳为学员们分享了他和弟弟费尔南多·坎帕纳(Fernando Campana, 1961-2022)共同的创作,并以故事讲述的方式追溯了二人从童年到当下的设计和人生之旅。
工作坊导师阿贝托·坎帕纳现场分享作品创作过程及其创作理念
出生于被森林环绕的巴西乡间,坎帕纳兄弟儿时接触到的泥土、树木、山川带给了他们无穷的创作欲望和源泉。阿贝托·坎帕纳分享了他与弟弟费尔南多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创作灵感,他们发现与挖掘了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材料,例如绳索、织物、木材、纸板、塑料管和铝线,并以艺术与诗意的视角,为这些日常的、平凡的材料赋予新的生命。
工作坊导师阿贝托·坎帕纳现场分享作品创作过程及其创作理念
刺绣艺术没有固定的创作范式,除了传统的织物、丝线、纺纱线外,一些非传统的材料如尼龙、塑料等同样可以制作一件刺绣作品!
阿贝托·坎帕纳依次向学员们展示了坎帕纳兄弟二人设计的“颠覆传统”的家具作品,并为大家揭秘了经典设计作品法维拉椅(平民窟椅)、红椅、熊猫沙发等的创作灵感与设计理念。他鼓励学员们突破对传统刺绣的认知,运用多种材料,突破现有成规,制作富有想象力的绣艺作品。
工作坊导师阿贝托·坎帕纳为学员们讲解自身对刺绣艺术的理解
2、透过织物,发挥无穷想象力
分享结束后,阿贝托·坎帕纳为学员们提供了两个可选的创作模版,分别是坎帕纳兄弟二人为彼此创作的画像,以及一张带有针孔的镂空卡片。阿贝托·坎帕纳鼓励大家根据所提供的两个主题进行头脑风暴,摸索自己的设计语言,表达自我最真实的感受。
《绣艺奇想工作坊》创作模版
3、设计展示,“绣艺奇想”大比拼
在工作坊导师的指导下,学员们展开自由创作,并依次分享了自己的设计“成果”。此次展览“无常:坎帕纳工作室四十年设计展”策展人之一马可·萨米切利(Marco Sammicheli)在作品中融入了作为策展人的创作方式,他将贺卡上两兄弟的人像做了留白处理,并在周围画上彩色,用来象征坎帕纳兄弟二人之间的情谊。
策展人马可·萨米切利分享其刺绣作品
在场学员也陆续分享了自己的设计作品,并通过刺绣作品探讨了艺术与空间、自我以及人与图像间的关系。透过针织与刺绣,学员们发现了丰富多元的图形、色彩、针法之美,在更广袤的场域中激发想象与灵感奇妙交织的生命力。
以上图片皆为《绣艺奇想工作坊》学员作品
阿贝托·坎帕纳
(Humberto Campana)
坎帕纳工作室由弟弟费尔南多(Fernando Campana, 1961-2022)和哥哥阿贝托(Humberto Campana, b.1953)于1984年在巴西圣保罗共同创立。从家具设计到建筑、景观、时尚、舞台设计等领域,坎帕纳兄弟不断探索新的可能性,并因其突破性的设计而获得国际认可,开创全新的设计语言。他们的设计联结乡土和都市,其作品深深扎根于巴西文化和工艺传统,通过切实的生活经验塑造其设计的当代特质。在精湛传统工艺、当代设计思维、可持续生产实践以及先进技术和工具的结合中,他们将日常材料重塑为既具功能性又极赋审美价值的传奇设计之作。
其作品收藏于包括巴黎蓬皮杜中心、装饰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圣保罗现代艺术博物馆和维特拉设计博物馆等世界重要文化机构。
// 关于新文化制作人-大师系列
“新文化制作人”项目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携手香奈儿文化基金于2021年9月共同发起,旨在为具有文化视野的探索者、创作者、实践者、坚守者,提供全方位的展示和表达舞台,推动开创性思维,为创意的蓬勃发展创造条件。第一季“手艺再兴”及第二季“活性建筑”以展览的形式分别于2022年、2023年在PSA与公众见面 。
绵延展厅中的思考,“新文化制作人——大师系列”邀请全球范围内对手工艺、材料、设计、建筑有着其执着的设计师、手艺人、建筑师、研究者,不定期推出线上线下分享、课程以及工作坊等活动,已推出大师课包括设计师艾尔多·切比克 (Aldo Cibic)带来的《从孟菲斯到上海》大师课;设计理论与历史专家王受之带来的《设计史中的三把椅子》;建筑师弗朗西斯·凯雷(Francis Kéré)的大师工作坊《材料的活性机遇》;阿贝托·坎帕纳(Humberto Campana)的大师分享《幻变的韵律——从平凡材料到先锋设计》。
// 关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10月1日,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国有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上海双年展主场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由原南市发电厂改造而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曾是“城市未来馆”。它见证了上海从工业到信息时代的城市变迁,其粗砺不羁的工业建筑风格给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作可能。作为新城市文化的“生产车间”,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让自身处于进行时是这所博物馆的生命之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努力为公众提供一个开放的当代文化艺术展示与互动平台;消除艺术与生活的藩篱;促进不同文化艺术门类之间的合作和知识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