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缓和医疗的优势与挑战—西西里·桑德斯研究所求学见闻

文摘   2024-10-17 07:03   北京  

和年苑,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公众号,传递老年医学的价值和声音

在这里,了解当代老年医学




2024年10月14日下午在北京协和医院教学楼315教室,由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缓和医疗分会携手北京医师协会老年医师专科青年医师分会,精心筹办了一场线上线下融合并进的圆桌论坛,专题聚焦于缓和医疗。此次会议特邀浙江医院老年医学科医师、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毕业生金爽博士,就其于英国西西里·桑德斯研究所深造缓和医疗一年的宝贵经验,进行了深度分享。圆桌讨论会由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刘晓红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康琳教授担任联合主席,由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葛楠副主任医师主持。会议伊始,葛楠医师先是对金爽博士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阐述了此次缓和医疗圆桌论坛所承载的深远价值与意义。随后,康琳教授发表开场致辞,她提到,时值全国敬老月之际,且恰逢上周五重阳佳节,在此尊老敬老的文化氛围下,汇聚一堂,共探缓和医疗议题,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此番讨论由青年医师引领,实乃北京医师协会老年医师专科青年医师分会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匠心独运。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已日益显著,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经之路,面对此境,金爽医师无论是过往的求学之路,还是在协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乃至后来凭借个人兴趣与志向远赴英国专攻缓和医疗,皆源自其内心的真挚情感,既饱含对缓和医疗事业的热爱,又兼具研究的深邃与广博。在随后的圆桌讨论中,金爽医学博士从六个维度全面剖析了英国缓和医疗的优势所在及其面临的挑战,并生动回顾了自己在西西里·桑德斯研究所的学习与研究经历,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的学术盛宴。

讲者及主持人


首先介绍了英国缓和医疗相关的大众文化背景。很多英国人知道了缓和医疗的存在,但是不一定知道具体工作内容;民众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接触过社区的hospice(宁养院),知道有这么一群人在进行这样的服务,hospice需要捐款。人们也会有很多避讳,譬如:不愿意直接说死亡,而借用不同的暗指,例如上天堂,去远方等。这一点上,很多民族是类似的。同时,民众和其他专业的医生对缓和医疗有误解,金爽博士列举了实例来说明缓和医疗与安乐死、医疗决策是谁来决定的等争议性话题。因此,不同的文化遇到的困难是类似的,文化是流动的,而伦理原则是普世的。
其次,金爽医学博士通过简述西西里·桑德斯创立现代缓和医疗的过程,引出英国的缓和医疗的多学科工作模式。其中令听众印象深刻的是Hospice工作模式和圣克里斯托弗的家庭病床小组。多年来,缓和医疗的服务对象从临终患者变为患有威胁生命疾病的患者,再变为需要缓解全人痛苦的人,关口越来越前移,越来越灵活。目前的潮流观点是,病人在不同机构中的流转是根据需求来定的,不一定和预期生存期有关,也不限于医生对病因治疗的期待,也不限于某几类疾病。应对的是IAHPC(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Hosppice and Palliative Care)对于缓和医疗的定义:针对严重疾病导致的严重健康相关性痛苦。下面这个插图可以很好的诠释这一观点。










金爽博士还通过临床的案例,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解接受缓和医疗照护的患者怎样进行患者所需求的症状控制,怎样进行转诊,怎样进行团队合作,听众在听的时候也在思考自己在进行缓和医疗照护时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第三,金爽医学博士在说到缓和医疗在老龄化时代的演进时,英国的缓和医疗正在向老年医学、整合照护靠近。这个趋势就是融合,注重照护的目标,而非照护的手段。在医患共同决策的原则下,医生了解患者的需求后,给予相应建议建议,例如应该优先延长生命,还是优先舒适照料,或者是在这两者里找到平衡点。

最后,对缓和医疗的研究和专科医生培养也做了介绍。要想成为缓和医疗专科医师,医学院毕业之后,要接受两年的基础培训(foundation training program),之后经过三年的内科轮转,然后再进行四年的缓和医疗的专科培训,其中包括一年的内科的再轮转。医学院MBBS(Bachelor of Medicine and Bachelor of Surgery)毕业生要经过9年才能成为一个缓和医疗的专科医师的。



研学经历讲解结束后,线下(40余人)线上(178人次)参会的医务工作者积极踊跃的提问和讨论,也包括具体的临床问题,譬如:英国的终末期患者是否进行皮下给药、皮下镇痛以及对症的处理的具体药物,还有对工作模式中家庭病床小组感兴趣的提问,以及缓和医疗的运营、研究,生前预嘱的立法等等。

现场提问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缓和医疗分会主委刘晓红教授做了总结发言:首先非常感谢金爽博士介绍英国缓和医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结合各地的特点,因地制宜脚踏实地的进行缓和医疗的事业。感谢北京医师协会老年医师专科青年医师分会会长康琳教授,以及缓和医疗分会的常委葛楠医师、朱鸣雷医师、曲璇医师对此会议进行前期的筹备。刘晓红教授提醒大家,在发展缓和医疗的同时,我们要首先照顾好自己,例如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来做缓和医疗。如果现在全职来做这件事,可能还不是成熟时机。比如:我们在做老年医学的同时,来关注和践行缓和医疗,这样就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视频回放将另行通知


本期撰稿:葛楠

本期编辑:周雅茹

本期审校:康琳 刘晓红 金爽 朱鸣雷

--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及其团队--

老年综合征|慢性病管理|长期照料模式构建|多学科团队院内急性医疗

协和-霍普金斯老年医学论坛|协和老年综合评估进阶培训|中国医学论坛报协和老年医学专栏|老年医学速查手册|老年医学临床实践|老年友善医院远程医疗



和年苑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旗下公众号,传递老年医学的价值和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