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奇文
张奇文,男,1935年出生于山东寿光,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全国名中医,山东省及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全国劳模,山东名老中医,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首批临床特聘专家(2018.6——2020.6),山东中医药大学扁鹊书院特聘教授。历任潍坊市中医院院长(1966年3月—1975年9月)、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1979年—1980年)、山东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兼任省中医院副院长(1980年)、潍坊市卫生局副局长兼潍坊市中医院院长(1983年10月—1984年2月)、潍坊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兼局长(1984年2月—1984年9月)、山东中医学院党委书记(1984年9月—1986年10月)、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正厅级)(1986年10月—1993年2月)、潍坊市政协党组副书记、政协副主席,兼任山东省红十字会副会长(主持工作)(1993年3月—1998年5月)等职;1998年5月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公布退休至今。
现为山东省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会委员,文教卫生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常务理事、顾问、终身理事;自1983年9月先后兼任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会长、特聘会长、名誉会长;自1990年至2003年兼任山东省医学会会长,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至2004年12月),现任该会名誉会长;自1990年至今,兼任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名誉会长、学术顾问、澳洲中医学院客座教授;新加坡中医学院名誉教授至今;现任中国老年保健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中国中医高等教育儿科分会、“世中联”中医儿科分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综合儿科分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名誉会长。
年少立志
张奇文生于山东寿光广陵乡北半截河村的中医世家,其祖父张世恩是四乡八里的著名中医,治小儿痘疹一绝。张奇文从小受其祖父熏陶,刚学会识字,就开始背诵《药性赋》、《汤头歌诀》等中医药基础知识,并到祖父开的中药铺里拉药匣子、秤药、包药。因其祖父是中共地下党员,以开药铺为名做党的联络工作,于1949年被叛徒告密遭国民党杀害。祖父身后给张奇文留下一大批书札,传授他一生行医的知识、经验和做人的标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继承祖业,当个好医生的志愿。
在北半截河村东有个李家官庄,于清朝雍正年间出了个名中医叫李莪华,号茂盛。此人“十里以内求医者不劳车马”,只要是他看过大患者便会主动上门复诊,且自带酒饼,决不食病家酒饭。人们不解,他说:“此吾性所嗜也”。李莪华去世后,乡亲们为他建庙立碑,并从他的忌日农历四月十三开始举行3天庙会。张奇文仰慕其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立志要做他那样的医生。
自修中医
1954年张奇文进入昌潍医士学校,虽然学的是西医,但出于对中医的喜爱,他自修中医,精读熟知了《本草纲目》、《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宗金鉴》等经典,还倡导组建了中医课外研究小组。1955年“五四”青年节,学校组织谈理想演讲活动,时任班长的他代表班里参加了此次活动,演讲的题目是“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演讲中,他从自己的祖辈从事中医为百姓防病治病、济困救贫、造福乡里受到称赞谈起,论述了中医药学在我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阐述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华民族依靠中医药繁衍昌盛、生生不息的历史和现状,同时表达了自己从事中医的愿望,发展振兴中医学的宏伟志向和美好憧憬以及为之献身的打算。演讲内容精彩,有高度、有深度,引起了时任校长文彬如的关注,不仅鼓励他继续参加中医课外研究小组,还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两年下来,张奇文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
名师高徒
1961年下半年,由当时的市委书记魏坚毅批准,借调张奇文到中医院帮助蒯仰山老师整理蒯氏儿科临床经验。经过不懈努力,张奇文撰成《蒯仰山中医师儿科临床经验》11篇,先后发表于《山东医刊》。由于成绩突出,1962年昌潍地委批准张奇文为蒯仰山高徒,蒯仰山为名师,报省卫生厅备案,成为公布全省的师徒对子。随后调至潍坊市中医院继承儿科世医蒯仰山先生三代儿科学术经验,历时五年。主编的《幼科条辨》一书对蒯氏儿科的学术思想也予以充分体现。“四清”运动后,留院工作。
筹建全国中医儿科分会
1978年,时任潍坊市卫生局局长的张奇文教授承办全国第一届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大会,与会的中医儿科专家江育仁等一致提议编写一部《中医儿科学》并筹建中医儿科分会。1983年9月,经过两年的精心筹备,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今改为儿科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在山东潍坊市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医儿科盛会,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中医儿科学术团体成立。时任卫生部中医司司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吕炳奎亲自到会主持。会上选举王伯岳为主任委员,张奇文、江育仁等为副主委。此后主持儿科学会工作共计18年,先后召开了钱乙、江育仁、董廷瑶、王静安、刘弼臣等学术思想研讨会,主持召开了21次全国性学术会议。
2003年他领导的中医儿科学会被授予学会工作贡献奖,这一殊荣充分肯定了张老在我国中医儿科学会的创立、发展过程中所做的杰出贡献。
著作等身
张奇文教授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奠基和创始人之一,多年来笔耕不辍,注意总结师承、家传和自学经验。他主编出版的书籍有:《幼科条辨》、《实用中医保健学》、《长寿秘诀选注》、《中国灸法大全》、《儿科医籍辑要丛书》、《丹溪治法心要》、《古今儿科临床应用效方》、《实用中医儿科学》、《英汉中医大辞典》、《妇科医籍要丛书》、《中国膏药大全》等,可谓著作等身。其中,《幼科条辨》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用中医儿科学》曾两次修订出版,荣获“康莱特杯”全国优秀中医药科技图书一等奖,并名列五个一等奖的榜首;《实用中医保健学》获“康莱特杯”优秀中医科技图书三等奖。尤其是《实用中医保健学》和《实用中医儿科学》两部各逾百万字的大型著作,汇各家学说于一统,熔历代医家之经验于一炉,被誉为“承前启后”的中医巨著,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都发表文章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大大丰富了中国和世界医学宝库。
全国首个中医少年班
张奇文在主编《名老中医之路》一书过程中发现,众多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多半是自学、师承、家传这三条路子,他从全国名老中医任应秋4岁学经,7岁学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认为“文是基础医是楼”,学好中医必须学好古汉语,要从少年学起。1985年-1987年,张奇文创办了全国首个中医专业少年班,开创了高等中医教育的新模式,弥补了普通本科教育的某些缺陷,培养了一批中医人才,对深化教改、深化培养途径具有实际意义,为中医教育改革进行了富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积极探索。
让中医走出国门
2000年5月9日,澳洲维多利亚州通过了中医立法,成为海外第一个中医立法的国家。张奇文七次受邀赴澳洲讲学,广泛传播中医药文化,积极奔走献策,被誉为“澳洲中医立法有功之人”。他还协助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和墨尔本大学分别设立了中医系,成为西方第一个将中医药纳入正规教育的国家。
丰富创新中医儿科理论
50年代,作为蒯氏儿科的第四代传人,张奇文教授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中“暑必兼湿”的看法提出疑义。遵从《内经》“必先岁气,勿伐天和”的理论,按照五运六气学说,提出“暑多兼湿”的观点,以暑与湿的主次关系,分别总结了 1957、1958、 1959三年抢救“乙脑”的治疗经验;60年代对小儿“变蒸”、“胎毒”、“伏邪”等学说,结合现代医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70年代提出“治疗妇科疾病首重调补冲任”;80年代提出“小儿疾病应重望诊”,儿科治疗需内外结合,强调上、中、下三部给药法”;90年代创立并提出了“从咽论治”、“肺胃肠相关病与肺胃肠相关论”、“扶阳抑阴为主治疗小儿急慢性疾病”新理论及中医儿科剂型改革创新、重振中医“灸法”等新思路,丰富与创新了中医儿科理论体系。他创制的咽门缩桃丸等临床制剂,疗效显著。
壮心不已
晚年尤其致力于小儿推拿外治疗法的挖掘、整理、普及、创新,集合三字经派、孙重山派、张汉臣派、海派、川派等全国诸流派一大批学术传承人,力主成立中国中医药促进会小儿推拿外治专业委员会,并成功召开了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学术研讨会,同时广泛开展了全国性小儿推拿外治普及工作。同时不顾年事已高,积极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奔走请柬,是享誉全国的厅长郎中。
首届国医大师朱良春说:“张奇文教授乃当代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医理精深,经验宏富,对儿科建树尤多,有‘南江、北王、中张’之称。尤为可贵者,奇文同志不仅精于医,且擅于政,可谓良医良相一身兼之医林俊杰。”
编辑:蔺健春
一审:张亚男
二审:孙衍果
西院区
急诊急救电话:8190075(全天)
就诊咨询电话:8060000(8:00—17:30)
8060201(8:00—11:30 13:30—17:30)
夜间值班电话:8190100(17:30—次日8:00)
东院区
急诊急救电话:8590858(全天)
就诊咨询电话:8060000(8:00—17:30)
8590501(8:00—11:30 13:30—17:30)
夜间值班电话:8590386(17:30—次日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