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隆侧畔千帆过

企业   2025-02-07 14:45   上海  

  目录

1、租金维稳,销售额下降

2、谜之投资,谜之运营

3、跑输大势,弱于同行

4、杭州恒隆广场的两个提问

5、恒隆不止有商业

大约三年前,公众号有一篇恒隆的业绩评论文章《意外的周期红利》,文末有言“‘亢隆’是否‘有悔’?疫情结束后便能看到答案”。

1月24日,恒隆召开了2024年业绩发布会,公布了答案。

01

租金维稳,销售额下降

2024年,恒隆集团内地租赁收入62.52亿元,同比下降4%。内地商场出租率较稳定,整体租赁收入48.05亿元,微降3%,销售额下降14%。

拆解各项目表现,高端商场销售额和租金变动较大。上海高端商场和上海以外高端商场销售额分别下降了20%和9%。

恒隆广场2024年季度销售额表现


上海高端商场即恒隆的两大旗舰项目-上海恒隆广场和港汇恒隆广场,两项目销售额和租金均已处于高位,2024年租金分别微降6%和3%,但销售额分别下降了22%和11%。


意外的是沈阳市府恒隆和武汉恒隆,两项目基数本来就低,2024年租金和销售额均出现双位数下降,且年末出租率均已跌至接近80%。

恒隆广场2024年经营表现


根据以往的惯例,恒隆分析业绩下降的原因无非就是三点:经济疲软、消费信心不足、竞争激烈/竞争对手打压。今年也不例外,从来不提运营和管理问题。
发布会上,有观众问到武汉项目的业绩问题,答复很恒隆。

A:关于市府恒隆和武汉恒隆的负面业绩。你们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扭转局面?

B:武汉的市场非常艰难,有三个竞争对手。其中两个是百货公司,他们每天都在打折。

因此,我们正在提供恒隆著名的活动,提供无法用金钱购买的体验来应对这种情况。在今天的市场中,人们追求折扣。

因此,我们不想在价格上竞争,因为你永远无法在价格战中获胜。


02

谜之投资,谜之运营

恒隆是进入内地较早的港资开发商之一,且专注于高奢产品线。最早开业的两个上海项目占尽天时地利先发优势,开局手握王炸。

但其后就开始了一系列迷之操作,首先是谜之投资。


恒隆选址几乎完美避开奢侈品热门城市,选择了排名靠后的济南、无锡、大连。仅在2018年如梦初醒坚决杀入杭州,比较少见的城市正确,却又意气用事。
也就是这十余年,在北京、广州、杭州、成都,新鸿基、太古、华润、北京华联一步步在高端商业项目攻城略地。
其次是谜之运营,截止到目前为止,除了上海2个项目,恒隆还是没有拿得出手的外地项目。
恒隆广场2024年月租金坪效对比


如果简单粗暴按商业建面口径计算租金坪效,最高的上海恒隆广场高达2557元,最低的沈阳市府恒隆仅66。上海两个项目的商业建面占比12.5%,营收占比接近60%。


03

跑输大势,弱于同行
其实恒隆外地项目的入市时机并不差。
根据贝恩咨询的奢侈品研究报告,内地个人奢侈品市场近14年经历了大概3个阶段:
中国内地个人奢侈品市场销售额
(单位:亿元人民币)


第一阶段


2011-2018年,内地个人奢侈品市场处于平稳缓增的状态。在这个恒隆经常提及的所谓“熊市”,涌现了成都太古里、 南宁万象城、北京SKP、上海IAPM等现象级项目。

恒隆在此期间开业的无锡、济南、沈阳、天津等项目业绩表现均不佳,租金坪效低,与一个常规家庭Mall无异,营收增长也乏力,均远逊于同行。

2017-2024恒隆广场业绩表现


第二阶段


2018-2021年,由于疫情风控等原因,内地高端消费市场销售额暴涨,年平均增长率高达40%。

市场已不是追着喂饭,而是直接往嘴里塞饭。太古系、万象城系等高端项目销售额和租金均开始暴涨。

恒隆当然也搭乘了这股东风,销售额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最终反映到租金端只有五个项目受惠:
  • 上海恒隆广场的租金收入从9.32亿暴涨至17.82亿;

  • 港汇恒隆广场租金从8.0亿涨至11.6亿;

  • 昆明恒隆广场在开业第二年实现2.7亿租金。

  • 无锡恒隆广场收入翻番,从1.69亿涨至3.73亿;

  • 大连恒隆广场总算有了起色。


2021年恒隆广场销售额增长率

但沈阳、济南、天津四个项目依旧乏善可陈,武汉项目开业效果一般。

也就是在这个周期,恒隆和竞争对手的差距在拉大:深圳万象城、沈阳万象城租金超10亿;成都太古里、成都IFS租金超10亿;厦门万象城在开业第二年租金就站上了4亿,第三年已到5.6亿。

第三阶段


2022-2024年,市场有反复,2024年下跌近20%,这个阶段恒隆各项目营收基本维稳。
但市场规模相较于第一个阶段依旧是翻番;恒隆除上海项目外,外地项目又仍在“低位”,如果充分的利用了这波行情,不应该也不可以只是维稳,这些项目应该继续“爬峰”。
市场“慢牛”期,表现一般;市场暴涨期,只有一半项目受惠;市场有波动,马上失速。
投资无战术,跑输大势;运营没成绩,弱于同行。在内地商业地产的黄金年代,恒隆侧畔千帆过。


04

杭州恒隆广场的两个提问

从资管视角分析,恒隆广场的底色都不错,不是因为运营,而是因为布局早,拿地价格不高,回报率的“分母低”。只要“分母低”,总归是有办法的。

直到杭州恒隆广场落地……

杭州恒隆广场基础信息


2018年5月,恒隆通过336轮竞拍获取杭州百井坊地块,计容楼面价高达5.5万,项目总投160亿,地价107亿。一个项目的地价,可能是其他十个项目的总和。

这笔投资太过草率和任性,项目地段确实好,抛开地价谈地段就是耍流氓

  • 同步“发展中”的无锡恒隆广场,52万㎡总建面总投90亿元,地价仅11亿元;
  • 武汉恒隆楼面价仅7200元,昆明恒隆楼面价仅8712元;
  • 天津恒隆广场和大连恒隆广场楼面价均仅5000余元。


发布会上针对杭州项目,参会观众问了两个尖锐的问题,均命中项目要害。第一个问题关于财务成本:

Q:杭州项目净营业收入能否覆盖增加的财务成本?

A:我认为不仅仅是财务成本,当然应该可以覆盖。当我们购买那块土地时,市场情况与现在大不相同……


现在的租金可能不如我们预期的那么高。但作为长期投资,我相信一旦我们获得租户,一旦我们获得流量,一切都会好起来。


恒隆地产近5年的借贷利率在3.5%-4.4%之间,如果取值4%,160亿投资理论财务成本高达6.4亿元。24万㎡经营面积中,最能出租金的商业部分仅11万㎡,要命的是,杭州还要背一个奢华酒店。
差不多同等规模(已落成部分)的无锡恒隆广场,开业10年后项目商业和写字楼的租金收入合计5.78亿。

简单粗暴估算,运营净现金流6.4亿元需要营收至少做到9亿。杭州项目要实现9亿营收,笔者推测应该是在开业十年后了。
发布会上第二个问题关于投资物业的减值:

Q:杭州项目是一个新完工的投资物业,我们是否需要对其进行重新估值?因为它从“开发中的投资物业”转为“投资物业”。你们是否认为需要对其价值进行减值?

A:在投资物业完工之前,我们已经需要每六个月进行一次资产评估。因此,杭州恒隆的完工不会导致显著的估值变化。


2024年恒隆“股东应占纯利”大幅下降近12亿(港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物业估值亏损,其中内地投资物业亏损8.51亿元(港币)。
杭州恒隆广场一开业,确实尴尬的就是评估公司:把项目评估到160亿成本价实在是牵强,不评估到成本价又交待不过去。
其实杭州项目还有第三个问题:杭百大、银泰、万象城已经在杭州高奢市场构建了高城坚墙,恒隆如何与之竞争?上文关于武汉恒隆的业绩问题,是否会在几年后重演于杭州恒隆。

05

恒隆不止有商业

恒隆在内地不止有商业,11个项目中有7个项目配置了写字楼,而且写字楼体量均较大,包含即将落成的杭州项目,写字楼总体量高达90余万㎡。

其次,恒隆还有5座酒店。写字楼+酒店的体量与商业旗鼓相当。


从资产配置组合也可以再次看出恒隆投资缺战略:恒隆写字楼重仓了二线城市,而且是租金行情较弱的二线城市。

除杭州外,恒隆所进入的大连、沈阳、天津、武汉等城市写字楼平均月租单价均未超100。

2024年第三季度部分城市
甲级写字楼租金及空置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仲量联行


沈阳、无锡、昆明三座恒隆广场的写字楼均有10余万平方米,出租率接近90%的,武汉恒隆广场写字楼出租率也一度接近80%,租赁成绩并不差。

恒隆写字楼租金&年末出租率


但写字楼的第二个问题在于其租金更加随行就市,且在运营和品牌端没有非常明显的护城河。尤其是二线城市写字楼,租金天花板有限,远低于重奢商场。在经济横盘期,商场还可以讲故事,写字楼的未来很悲观。

昆明恒隆广场写字楼体量仅比商场少1万㎡,2024年租金收入仅商场的46%;无锡恒隆广场写字楼体量比商场多2万㎡,2024年租金收入仅商场的27%。

至于五个酒店,没有分析的必要。内地酒店资产,在资管歧视链的最底端,不可能算过来账。

这些的城市写字楼和酒店不值钱,很难撑得起恒隆的投资单方。



恒隆每年的《致股东函》都会受到市场广泛关注,部分媒体誉为“地产界最清晰的人”。

函中的格局和战略似乎并未传递在经营端,如不谋变,恒隆将“清醒”的错过一个时代。

END
最新《场景吸引力 第41期》
点击图片 即可查看

加得商业
赋能商业创新 更新消费场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