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统一思想、把好航向,才能行稳致远。厂党委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发挥党委中心组重要作用,及时跟进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12次,进行专题研讨5次,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作为引领改革发展航向的“方向盘”。
厂党委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运用好历次党内开展主题教育的经验做法,精心谋划组织,扎实开展学习讨论活动,机关基层上下联动践行“八个一”工作法,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警示教育13次,覆盖3000余人,专题党课92场次,全范围组织“学条例、守纪律”知识竞赛,两级班子成员对标“六大纪律”谈认识、谈思路、谈举措,2360名党员开展“防范腐的风险”专题研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只有筑牢根基,使基层组织真正成为攻坚克难的坚强堡垒。厂党委秉持系统观念,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力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强化“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以基层党建“创新拓展年”活动为契机,紧跟“油公司”发展步伐,对6个基层党组织进行优化调整,高标准完成11个党支部达标晋级创建,推进大水坑基地党建带团建阵地、银川员工实训基地党支部等4个示范典建设。制定《关于加强党支部基础工作的指导意见》的6条措施,进一步强化基础工作18项提升重点和49条工作举措在基层支部落实。
充分发挥党建考核“指挥棒”作用,以党建责任制考核为手段,对全厂95%的基层党组织开展检查,查出并整改问题254个,实现了党建工作计划安排、目标标准、督导考核的闭环管理。
党建品牌是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的重要抓手。厂党委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围绕采三改革发展实际,以“项目化”思路,按照申报、创建、评选、提升的思路,引导基层单位总结党建工作中的新模式、新载体、新举措,全面进行“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形成以“红树林”“问地罗盘”“贴心人”为代表的20个党建品牌,编制印发《党建品牌之光》案例集,并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采油树”宣传展示4期。
一个个品牌、一面面旗帜,在千里油区绽放光彩,将党建品牌的“光”与“彩”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质”和“效果”。
以“党建+互联网”为支撑,拍摄制作16个基层党建云阵地,通过厂主页、“采油树”等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以新颖的视角和生动的形式展示采三党建系列品牌名片,提升采油三厂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凸显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推动油田改革发展中的积极实践和光辉形象。
采油三厂党课在公司精品党课决赛中斩获一等奖, 在中国石油华东华中党建协作区党课联讲中荣获一等奖、1项党建论文荣获第三届新时代石油石化企业党建与思政工作论文一等奖、4篇党课收录长庆油田《精品党课》丛书,在二级单位中数量最多。
人才培养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厂党委强化人才支撑,积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集聚优秀人才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为充分激发党员干部人才活力,厂党委以严的主基调抓实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锻造“三懂三会三过硬”党务干部队伍,一年来,组织7名党总支书记、4名示范党支部现场述职,督导81名党支部书记在总支层面述职,推动党组织书记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创新党员队伍管理,用好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等实践载体,定期开展党支部班子成员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班子的履职能力和领导水平。一年来,外送37名党组织书记参加各类培训,发动130多名党务干部讲授精品党课186场次,组织86名党务干部开展业务能力集中测试。
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企工程,将技术人才提前纳入组织视野,抓好组织培养跟踪,结合新分主体大学生专业及特长,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教育计划和见习锻炼计划,落实“双导师”培养机制,签订“师带徒”协议,将见习期满考核结果作为岗位晋升、外出培训、“启航新星”推荐、后备干部培养的重要依据。聘干时增加专业技术岗位的选聘指标,鼓励想干技术、能干技术、干好技术的技能人才走上技术岗位,近三年专业技术人员人数由492人增加到535人。同时,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对三级管理人员考核末位实行谈话制。
围绕“提素质、优结构、激活力、增效率”的人才工作目标,搭建各类创新竞赛平台,以赛强能历练精兵,打造高技能人才梯队,2024年在各类竞赛上,采油三厂员工共获得6金11银8铜、团队一、二等奖各1个、团体一等奖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