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心理问题在青少年儿童群体中不断增多,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2021年8月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中,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心理行为问题的困扰。
《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调查数据显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中国居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17.2%,重度抑郁为7.4%。
也就是说,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有抑郁倾向!
为人父母,实在是不忍心看这样的事情发生,但孩子的健康高于一切,家长需要更理智的对待此类现象,预防类似的事故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01
家长总以为孩子是无忧无虑的,但新闻中每每爆出孩子采取极端行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时,才会反思,孩子可能陷在情绪漩涡中已经很久了。
然而更可悲的是,父母从来不知道孩子的内心曾如此绝望。
其实,每一位选择采取极端方式的孩子,都曾向父母发出过求救信号,只可惜,这些信号都被忽视了。
如果父母用心多留意孩子,孩子的抑郁倾向不难被发现,提早发现,对自杀等极端行为也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当孩子出现以下“求救信号”时,家长一定不能视而不见:
言语信号:直接说“我觉得活着没意思”“没有我会更好”等,或者绕着弯子和父母讨论生死问题;
行为信号:主动搜索抑郁症或自杀的相关信息,行为怪异,比如突然把头发剪得很短,自我评价低,突然抽烟喝酒等;
情绪信号:容易焦虑、敏感,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说话,对喜欢的事物失去兴趣等;
身体信号:睡眠障碍,食欲不振或突然暴饮暴食,无缘无故的疼痛,疲惫乏力等。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信号,请各位家长停止责骂孩子,认真倾听孩子的诉求,给予关心和爱护,并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02
孩子成长成才的基础,就是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而自我价值的认可,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
守护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是改变孩子们所处的环境。这就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努力,打造一个良性的生活氛围。
1. 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尝试和孩子多沟通谈心,以“退居二线”“打辅助”的心态辅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一味地下达指令。
2. 学会换位思考
将自己代入到孩子的角色,以孩子的角度看自己,会是怎样的父母?
当你跟家人抱怨工作辛苦的时候你期望得到什么样的对待,孩子自然也期望在学业上得到同等对待。
3. 给予孩子足够的个人空间
父母要克制控制孩子的欲望,给予孩子更多的主动权,与孩子相处要有边界意识,不过多参与孩子的决策,并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
4. 用心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
在爱里成长的孩子会更自信,更从容,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和睦,是孩子强大内心的奠基石。
作为家长,平时要注意观察孩子情绪的变化,及时认真地疏导孩子,避免孩子产生心结而一蹶不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主动化身倾听者,并给予孩子鼓励、支持和肯定。
请把“你知道爸妈养大你有多辛苦吗”换成“你对我来说太重要了”“爸爸妈妈真的很爱你”。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有一个明媚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