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潮汕艺术家,用画笔延续家族记忆

科技   2024-04-11 10:48   上海  

1990年,郑梓程出生在广东汕头。经历了汕头90年代的繁荣、千禧年前后的萧条,再到近些年变成旅游城市的爆火,30岁后的他开始在家族老人的诉说和文献资料里,探索更多关于家乡与家族的故事。
近日,郑梓程在AIKE的首次个展“惜别的海岸”正在展出,呈现了他从2022年至今,与家族、离散、地域有关的20余件绘画及一件影像作品。展览从一封75年前在海边寄出的家书开始,牵扯出郑梓程家族所经历的历史转变、家族情感,还有潮汕的习俗与信仰等。

前不久,我们连线了郑梓程,他和我们讲述了那些年,在潮汕海岸发生的那些离别与归来。

撰文:陈幼然

责编:邓凯蕾

郑梓程个展“惜别的海岸”展览现场‍‍‍‍
AIKE,上海,2024‍‍‍‍

太姥爷写下第一封“寻子”的家书,1949

展览和故事,都要从一封家书说起。说是家书,其实不过是一张小小的纸条,只巴掌大,寥寥几行,写着“寻子”的消息。

1949年,郑梓程的叔公,下班后一直未归家,与家人失去联系。太姥爷连夜写了一张纸条递出去寻人,家族的宗族长老,也动用了全部力量。他们常在海岸的码头,盼望、守候着。

这封家书经熟人兜兜转转,直到十多年后,才到叔公的手上。叔公再次回乡,已是70年代。那时太姥爷去世,太姥奶也病入膏肓,但嘴里一直念叨着叔公的名字。

离乡多年,叔公一直与家人书信沟通,此封为太姥爷写给叔公的信,叹诉国内生活不易。太姥爷是那时为数不多的读书人,写得一手好字。
叔公如今健在,郑梓程二月回乡时拜访了他。这是他第一次看到这些家书,一张张小小的纸条,连接着他们家族的情感与期盼,也和潮汕人们的离开与归来有关。

郑梓程1990出生在汕头,他从小就爱听家族的老人家讲“那个年代的汕头”,人们出海做生意、亦或移民,每个人都满身风雨。

郑梓程家族老照片

郑梓程爷爷回乡证书

他的爷爷,刚到香港从苦力、小买卖做起,赚了一些钱后,和亲戚合伙开了咖啡馆;一个伯伯,60年代去到香港,一天打三、四份工,早上在餐馆,下午在服装厂;还有去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谋生的。郑梓程笑着说,自己去泰国旅游,用潮汕话砍价比泰国话还行得通。

“大部分人都是一个很朴素的愿望,为了挣钱,活不下去了,必须往外走。家族的人都飘零各地。”

90年代的汕头,是中国首批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图源网络
而在郑梓程童年的90年代,汕头已是经济特区,他形容,那是一个“迷人又混乱”的年代,“我记得小时候,可以轻松穿上香港最流行的衣服,喝咖啡、吃费列罗是家常便饭。现在想想觉得很神奇,当时放眼全国,估计没几个地方像汕头这样,因为地域的缘故,呈现出这样一种繁荣。”

这种繁荣,在1997年的经济危机后骤然垮掉。郑梓程印象中,从千禧年后到他读大学,都非常萧条,“没有发展,所有人又开始想往外走。不过这几年,年轻人又开始回去了,想回老家有份体制内的工作,而且汕头莫名其妙变成了一个旅游城市。”

郑梓程用“撕裂感”来形容现在的汕头,一面是他们非常传统的信仰、习俗、宗族文化;一面是新的楼盘、高铁、星巴克。
郑梓程,黄金海岸,2021
彩色单屏单声道影像,00'38"
郑梓程个展“惜别的海岸”展览现场
AIKE,上海,2024
郑梓程,为了即将来临的时刻No.1,2023

木板油画,40 x 30 cm

城市更迭、家族中渐渐老去的老人,这些环绕在耳的故事,郑梓程想为此留下些什么。2019年2月,他开始拍摄家族的口述纪录片。

展览一角,一个老款电视里循环播放着:长时间的黑白,是代表过去的海滩,直到出现一堆叹咏着潮汕传统歌曲的楼盘,画面开始变成彩色,意味着“现在时”。片子穿插着他用潮汕话说的旁白和老人家的口述,两个时空在此交叠。

电视下面是渔网和礁石,一个汕头海岸的缩影;右边墙角,挂着一副小画,一位女性悲伤的脸庞。一面墙,寥寥几物,尽在不言中。

郑梓程,忧郁的那卡西,2023

布面油画,160 x 140 cm

他在《忧郁的那卡西》中描绘了影片中没表现的一个过往片段。

亲戚漂洋过海后,赚了很多钱,生日那天,他给家里寄了一块花布,又用剩下的钱买了几瓶白酒在海边独饮,手里拿着家里刚寄来的信,看完他就烧掉了。
“刚开始拍纪录片更多是冲动,没想着是一种创作,不过是老人嘴里念叨的一些往事,但我的初衷就是给自己、给我们的后人留下些什么,告诉我们从哪里来,经历了什么。哪怕这些故事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像碎片一样微小,但实际上能折射整个大背景。”

背景的塔分别为潮州的三元塔和凤凰塔,人物手中的塔为潮汕的一种祭品,也是一种叫“糖塔”的食物。‍‍‍‍‍‍‍‍‍‍‍‍‍‍‍‍‍‍‍‍‍‍‍
郑梓程,南方,2023
布面油画,180 x 160 cm
点击图片查看
2022年7月,郑梓程开始系统地整理一直以来搜集到关于家族的资料,实际上,整个读博期间,郑梓程研究的课题正与潮汕、港澳台一带的“离散华人”相关。

在整理和回看那些纪录片时,他脑子里开始浮现一些具体画面,“那些只言片语和我身上潮汕文化的复杂性开始联系起来,离散、祭拜、信仰或者习俗,它们其实是一个整体,正是这些东西,构成了我身上文化的根性。”

郑梓程,惜别的海岸,2024

布面油画,200 x 600 cm

展览主题同名作品《惜别的海岸》长达6米,画面信息庞杂:海岸、鸽子、火、还有戴着礼帽拎着皮包的人——这些贯穿了整个展览的元素,被他紧凑地聚集在这幅长卷中,似是郑梓程对潮汕文化与家族记忆一个“大集结”。

画面最左侧,两位妇人趴在一块石头上,正钻看一个发光缝隙。郑梓程和我解释,在他老家附近的海滩有一块巨大的莲花峰,因造型像莲花而得名,南宋王朝当时被元朝军队一路追杀至此,文天祥便在这驻军、练兵。
而这块石头,也被赋予了神话的传说——据说缝隙里有神仙。于是开始有很多人趴在这里求神占卜,今年能不能赚到钱?小孩在外面过得怎样?
作品细节
顺着画面向右看,一个穿着白西装、戴着礼帽,拎着皮包的人正朝着火堆走去,这是郑梓程从各类档案资料、影像素材里总结出、对60-70年代回乡的成功华侨的典型印象,“我记得小时候从海外回来的华侨叔叔,皮袋里总是装很多进口零食。为了表达这些食物多么诱人,我又特地画了两只土狗,一路闻着香过来了。”

画面里的火,则是潮汕最硬核的民俗“跳火堆”,“一种狂欢的状态,为了增强这种感觉,我在里面画了一些赤膊的人、鸽子,但整个画面却是台风天前的低气压,暗红的天,让人不安。”
郑梓程,回音No.4-一缕刺痛,2023
布面油画,100 x 100 cm
点击图片查看
郑梓程,回音No.6-神人接引上苍台,2023
布面油画,100 x 100 cm
点击图片查看
展览中可以看到不少与火有关的作品,郑梓程直言,这是他非常本能的表达。

作为地道的潮汕人,每逢初一十五、大节小节,他都会和家人一起祭拜。在操作这些仪式的过程,他曾问母亲,为什么去庙里烧香或祭祖的时候,一定要点香呢?母亲对此有个恰当的比喻:这就像一个wifi信号,连接两个不同的世界。

郑梓程,回音No.8-家书,2023

布面油画,100 x 100 cm

“’回音’系列,我画了很多手和火,其实这是非常第一视角地表达——在做这件事时,我自己眼睛所看到的我的手、纸、还有火。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对着一团火说话,还是对着另一个世界的某种存在在讲话。”郑梓程解释。

“潮汕人古时候一路从中原过来,一路天灾人祸,到近代又很飘摇。他们相信,冥冥之中,有人在保护他们。”

郑梓程,太平洋最后的探戈,2023

布面油画,60 x 80 cm

石榴粿是潮汕传统的食物,也是常见祭品之一。在潮汕,石榴寓意多子多福,石榴花也有驱凶辟邪之意。
郑梓程,两个石榴粿,2022
木板油画,25 x 30 cm
点击图片查看
《太平洋最后的探戈》中,一艘渔船翻滚在巨浪上,郑梓程和我说,这叫“红头船”。当时,渔民会在船头画上眼睛,而红色代表神明。

在潮汕过去几百年的历史中,这种船往返于东南亚和闽南地区,运输、抑或载人离开归来。人们带着几个粿、一披浴巾就出发,几个粿吃一整个路程,浴巾不仅用来遮盖避寒,被海水溅湿也可以立马擦干。

“人在这艘船里,非常渺小,飘荡在整个太平洋中,你唯一的命运就是和这艘船联系在一起。”

郑梓程,客从何处来,2023

布面油画,210 x 200 cm

不论这件作品,还是《惜别的海岸》《客从何处来》,郑梓程作品中的许多故事,都是在海岸发生的。他和我说,他们潮汕人都知道,在那时,一旦踏离这个海岸,就等于离开了故土。

郑梓程,父辈的期许,2022
木板油画,60 x 40 cm
点击图片查看
郑梓程,越过了河流游牧者,2022

木板油画,60 x 40 cm

而作品常出现的鸽子,也是郑梓程对这群离散潮汕人的一个比喻,“人们常说游牧离散,就是去了便不回来。但潮汕人,特别是我们家的那些老人,哪怕是死了骨灰都要寄回家里。就像鸽子一样,它会为了食物飞出去寻找,但它心里有方向感,始终会飞回来。”

郑梓程,一场事变中的偶然性定义,2013
布面油画,200 x 150 cm
这次展览的作品,都是郑梓程2022至今的新作。然而在30岁前,他的作品更多是围绕“图像”本身,譬如生活里荒诞的情节,这也是为什么这批新作画面仍有一丝超现实意味的原因。

郑梓程觉得这和他的性格有关,他是个想象力丰富的人,从小听老人讲故事,那些画面就会浮现在脑中。

与想象丰富画面相伴的,是多年勤学苦练的扎实基本功。小时候,郑梓程曾和当地文化馆退休馆长学画,这位老师傅在当地颇有名气,90年代曾在中央美院学习。画了7年素描,师傅才让他接触色彩。

爱画画之外,他也对历史颇感兴趣,曾一度想报考历史系,但对艺术的向往还是驱使他报考了广州美术学院,他在那里完成了本硕7年的学习。

创作中的郑梓程,2013
郑梓程,彩虹,2015

毛毡布,尺寸可变

本科阶段,他叛逆地想远离绘画,那时候还没有实验艺术系,他和同学便成立了一个“天台实验小组”,做一些先锋实验,装置、影像,还有出版物。

“瞎折腾了之后发现,自己还是逃离不了绘画,还是考了油画系的研究生。毕业工作以后,人慢慢沉稳下来,开始慢慢关注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关系,才把目光投去了周遭。”郑梓程觉得自己在艺术里的这些年,是慢慢把目光从远方收回来的过程,一点点变得具体,直到30岁,读博以后,直接范围缩小到自己家族的历史。

郑梓程工作室

艺术家以外,郑梓程也是一名高校的艺术老师,和我远程连线时,他正在江西一个小城,带着学生们写生。他的创作也是集中式的,每天当然要动动笔,写东西、随手勾勒些什么,然后寒暑假集中创作。

郑梓程在跳蚤市场,50元买来的一袋“废品”
除了画画,他爱好很少,搜集旧物算其中一个,正如他少年时期喜欢历史,他的创作也与此息息相关。

日常,郑梓程喜欢探索各地的跳蚤市场,搜集一些旧物件,工作室里甚至还有一个专门的货柜用来存放。他曾花50元买下一位老人的遗物,里面是他的一生不同时期的照片,还有奖章、证书、车票——在这些物品中,他拼凑出了这位老人的一生,并试图猜测:他是什么样的性格?家庭背景怎样?这一生看上去过得如何?

郑梓程老家,祖屋上刻着先祖迁自何方,郑梓程家族明代早期从福建南湖一带迁至此处。

今年农历年三十,郑梓程回乡随拍的郑氏宗祠
即便画的都是南方的故事,但郑梓程却强调,自己一直很警惕艺术中的所谓“南方性”,“这不是我刻意的选择,虽然我画的是很地域的东西,只是因为这是我家乡,自然而然就出来了。我更想寻找一种’普世’的共性,它可以发生在潮汕,也可以发生在江浙沪、东南亚,甚至欧洲。”

他坦言自己也试图去画北方的雪与松树,但就是画不出,但海的蓝,总会不自觉出现在颜料盘。但这种蓝色,或是关于海的意向出来后,他也开始自问,自己到底要画什么?

“或许就是从潮汕出发,关于乡愁和思念,寻根问祖、离散亲人的思念,又或者是一种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永恒不变的命题。”

广告


艾可画廊
AIKE是一家向世界引荐先锋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以及为海外的新兴艺术家在中国建立声望的当代艺术画廊。AIKE支持着艺术家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并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画廊的展览项目聚焦于实验、观念以及创新的意图并囊括了多样的形式和媒介。
 最新文章